首页 > 清代诗人 > 白云仙人的诗 > 海宝草·十年学仙术原文及翻译赏析

海宝草·十年学仙术

朝代:清代诗人:白云仙人时间:2021-05-10
十年学仙术,灵草少知音。
白禄堪为匮,海宝善软金。
生在沙岗上,常得道家钦。
朱内抽真汞,花红根自深。

诗人白云仙人资料

海宝草·十年学仙术作者白云仙人

白云仙人,西川成都府人。明皇奔蜀时为威仪道士,住上皇观。后周览山川,寄居馀杭之天柱观。元和十二年八月卒。诗十首。 查看详情>>

白云仙人古诗词作品: 《龙泉草·万物萌芽在春前》 《灵草歌·宝峰草》 《金灯草·此草味教辛》 《大通草·大通花红叶似青》 《灵草歌·合穗草》 《显志草·显志实堪誇》 《灵草歌·白鹤草》 《灵草歌·金鸾草》 《万通草·大道依仙踪》 《灵草歌·秘曰

海宝草·十年学仙术原文及翻译赏析

海宝草·十年学仙术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正月晦日偶尔成咏》 - - 弘历 - - 春来春去此相仍,忽尔六旬更五增。望道敢云造岸极,敕几祇励履冰兢。雕龙祭獭诚奚益,扢雅扬风亦底称。践阼岁如夫子矣,自惟不惑又何曾。
  • 古诗《趋杭夜泊湖口》 - - 张琦 - - 诗骨峥嵘肯独眠,不禁湖雨乱喧船。山低水影疑无地,海远鸡声若在天。残夜断云迎缺月,昔年荒径入新烟。探囊手测金深浅,不彀扬州买鹤钱。
  • 古诗《喜周木泾工部复至滇》 - - 杨慎 - - 吴门滇徼两心期,河草江梅一岁时。朗月肯教玄度共,碧云知为惠休移。好音起夜忘衰病,喜气先春回暖姿。华顶温泉俱旧约,似留仙赏待新诗。
  • 古诗《北邙行·北邙山下悲风急》 - - 赵迪 - - 北邙山下悲风急,魂车辚辚男女泣。浮生富贵能几何,请君听此薤露歌。居贫艰难葬独苦,在富光辉人送多。山前翁仲笑相语,贵贱应须土中去。新坟峨峨土犹湿,日暮狐狸作人立。白杨萧萧人已归,伫看坟前长荆棘。...
  • 古诗《感事·龙虎风云大地秋》 - - 柳亚子 - - 龙虎风云大地秋,酸儒自判此生休。功名自昔羞屠狗,人物于今笑沐猴。痛笑贾生愁赋鵩,飘零王粲漫依刘。不如归去分湖好,烟水能容一钓舟。
  • 古诗《渑池道中·奋身秦馆志难移》 - - 杨爵 - - 奋身秦馆志难移,共羡相如智勇奇。四十万人同日死,徒藏楚宝欲何为。
  • 古诗《混沙泉·曾闻宰相筑新堤》 - - 晏璧 - - 曾闻宰相筑新堤,泉石清佳似瀼西。亦有元戎乘小队,时时问柳到幽栖。
  • 古诗《出无锡望慧山作》 - - 洪繻 - - 峨峨九龙峰,千古以锡名。无锡天下宁,有锡天下兵。今方无锡时,四海何交争。出山矾水浊,在山锡水清。泉池分上下,水味别淄渑。
  • 古诗《偶成·僧来索我诗》 - - 王渐逵 - - 僧来索我诗,诗在青林杪。夜深独鹤归,一声江月小。
  • 古诗《题何君画像·久擅三高誉》 - - 毛奇龄 - - 久擅三高誉,曾闻第五名。冰壶携处晓,山石坐来清。
  • 古诗《董子祠·汉日江都相》 - - 朱彝尊 - - 汉日江都相,荒祠旧水滨。玉杯存俎豆,青简重天人。夕鸟窥园下,秋花裛露新。凄凉不遇赋,千载一沾巾。
  • 古诗《菊篱·种菊东篱下》 - - 王汝玉 - - 种菊东篱下,芳丛经雨生。膏粱不可食,日夕待餐䕟。
  • 古诗《题武夷所校丹经后》 - - 韩淲 - - 武夷山翁今已仙,此书留与学长年。丹砂夜就龙虎鼎,后之读者心应然。
  • 古诗《和者既多花已成实矣复作》 - - 韩驹 - - 人间异物费元功,水与银河一线通。谁掷两杯浮浅绿,忽逢丫髻插残红。漫誇造物偏江北,疑有遗民聚海东。天子不收祥瑞奏,坐忧芳质朽泥中。
  • 古诗《李道夫·犹记一麾出》 - - 韩驹 - - 犹记一麾出,敢论三顾频。馀生过飞鸟,幻事捏空巾。学道无疑怖,忧时有主臣。买舟苕霅去,我亦号玄真。
  • 古诗《烛影摇红·二月二十二日,送素君柩葬菱溪,舟中望寄园,凄然欲涕》 - - 谢觐虞 - - 破晓溪烟,为谁催发临风橹。岸花红日不胜情,才照人眉妩。过眼华年迅羽。换瑶棺颓波东注。芳魂应恋,水墨家园,白头臣甫。画角江天,乱烽休警啼鹃苦。殡宫萋草不成春,死忆王孙路。如雪麻衣欲暮。抵河梁凄其争诉。人天长恨,便化圆冰,夜深伴汝。 ...
  • 古诗《芍药诗·牡丹落尽正凄凉》 - - 王禹偁 - - 牡丹落尽正凄凉,红药开时醉一场。 羽客暗传尸解术,仙家重爇返魂香。 蜂寻檀口论前事,露湿红英试晓妆。 曾忝掖垣真旧物,多情应认紫微郎。
  • 古诗《竹枝词·牡丹开时花满阑》 - - 顾元臣 - - 牡丹开时花满阑,芍药开时春已残。 等过三春今半夏,重楼日日倚阑干。
  • 古诗《下第还乡》 - - 许邦才 - - 莺花愁旅客,风雨逼清明。 向晓担空笈,萧然出凤城。
  • 古诗《洛北村居》 - - 韦庄 - - 十亩松篁百亩田,归来方属大兵年。岩边石室低临水,云外岚峰半入天。鸟势去投金谷树,钟声遥出上阳烟。无人说得中兴事,独倚斜晖忆仲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