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范纯仁的诗 > 和李康侯屯田见寄韵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李康侯屯田见寄韵

朝代:宋代诗人:范纯仁时间:2023-04-05
仕途三黜信多难,名迹常忧不自完。
幸赖圣恩宽罪戾,敢辞閒地尽盘桓。
孟生坠甑何能顾,贡禹尘冠岂复弹。
俸入虽贫家世事,釜鱼前世已称丹。

诗人范纯仁资料

和李康侯屯田见寄韵作者范纯仁

范纯仁(1027-1101),字尧夫,谥忠宣。 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天圣五年六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 查看详情>>

范纯仁古诗词作品: 《南园独酌·累日怀贤痗寸心》 《挽词·寒风咽笳鼓》 《偶成·横笛佳人用意深》 《八月十六日张伯常见访赏月》 《和刘公舒相访》 《寄曼叔·他年尝苦见君难》 《洛花已开报潞公》 《和李徽之正议》 《司马温公挽词》 《效宫词体上文太师十绝

和李康侯屯田见寄韵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李康侯屯田见寄韵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罗两峰画丁敬身像》 - - 袁枚 - - 古极龙泓像,描来影欲飞。看碑伸鹤颈,拄杖坐苔矶。世外隐君子,人间大布衣。似寻科斗字,仓颉庙中归。
  • 古诗《偶成·日日空山一卷书》 - - 释函可 - - 日日空山一卷书,行吟孤坐外无馀。清风寺里僧来到,说道明朝是岁除。
  • 古诗《诉衷情令·试周郎》 - - 贺铸 - - 乔家深闭郁金堂。朝镜事梅妆。云鬟翠钿浮动,微步拥钗梁。情尚秘,色犹庄。递瞻相。弄丝调管,时误新声,翻试周郎。
  • 古诗《闻冯太仆至·风流冯太仆》 - - 裘琏 - - 风流冯太仆,棹雪过盐川。老健轻行役,羁愁入旧年。占星能重县,计日却迟船。闻道徵君柳,萧条不似前。
  • 古诗《题范蠡扁舟图》 - - 龚敩 - - 战胜归来万虑轻,不将身世累浮名。五湖尽有閒风月,两国今无旧甲兵。远祸高飞鸿鹄羽,忘机深结鹭鸥盟。春风拂柳吴江上,莫为西施一动情。
  • 古诗《秋园酌谢子·我舅为生祖》 - - 王廷陈 - - 我舅为生祖,生名较我嘉。忘年称小友,累世属通家。王谢贤非乏,园庐路不遐。逼衰偏笃旧,数见惜年华。
  • 古诗《咏画·秋》 - - 徐渭 - - 何处住高人,低茅水上贴。江阔杳难寻,过客指红叶。
  • 古诗《即事·世事浑无补》 - - 杨巍 - - 世事浑无补,归心祗昼眠。飞来何处雨,一洗汉山川。海宇丰登日,宰臣罢去年。单于犹未歇,谁为勒燕然。
  • 古诗《初正沙亭作·天寒长雨汁》 - - 屈大均 - - 天寒长雨汁,岁旦尚阴阴。朔吹犹依树,春声已弄禽。家贫难卖力,世变易惊心。霸府开何处,徒劳望气深。
  • 古诗《白石道者栖于洪岩以石为粮先朝敬爱之赐予之物甚盛一日主僧持来郡斋因获恭览叹仰之馀偶成拙句》 - - 吴芾 - - 道人厌尘纷,万乘挽不住。愧我未得归,见之愈增慕。奎画俨若新,真容宛如故。旧隐虽寂寥,山灵尚可护。
  • 古诗《洪都感怀·元季逐群鹿》 - - 彭孙贻 - - 元季逐群鹿,拔剑击亡胡。陈王忽左顾,目已无洪都。虎斗势未决,天地震鄱湖。危哉豫章郡,几作几上屠。并驱一龙死,射鲛血模糊。万户鸡犬存,百战熊罴枯。从此长江潮,安流下西吴。巍巍忠臣庙,功烈表画图。山河人代改,凭吊独踌躇。...
  • 古诗《奔牛梅花开最晚因读墨本坡翁和杨公济梅花诗信笔四绝句》 - - 张侃 - - 二年孤负观花眼,少见江南第一枝。细读坡公当日句,恍如玉立耿疏篱。
  • 古诗《摊破浣溪纱·晓起》 - - 董以宁 - - 晓拥香篝意惘然。祇因芳梦记难全。起向药栏浑独立,倩谁圆。倭堕髻垂遮领字,水沉香透结衣船。閒整新妆还自顾,惜娟娟。 
  • 古诗《浣溪沙·难以深忧纳浅卮》 - - 饶宗颐 - - 难以深忧纳浅卮。无凭嫩约忆年时。倩谁为唱惜红衣。北郭杨低空解舞,西风蝉老说相思。数行征雁与云垂。
  • 古诗《沙边·晚雨涨平堤》 - - 张斛 - - 晚雨涨平堤,沙边独杖藜。长风催雁北,众水避潮西。楚客相逢少,吴天入望低。故园无路到,春草自萋萋。
  • 古诗《种莲·分得清浔白玉芽》 - - 李新 - - 分得清浔白玉芽,旋抽绿柄信欹斜。 当时荡浆耶豀女,可是无情笑隔花。
  • 古诗《蚕麦大熟·衢信中央两尽头》 - - 杨万里 - - 衢信中央两尽头,蚕麰今岁十分收。 穗初黄後枝无绿,不但麦秋桑亦秋。
  • 古诗《古意·人生亦自有羁栖》 - - 李开先 - - 人生亦自有羁栖,不但城头乌夜啼。 三匝飞鸣无定所,一枝何有上林期。
  • 古诗《风雨早朝》 - - 高启 - - 漏屋鸡鸣起湿烟,蹇驴难借强朝天。 却思春水江南岸,闲听篷声卧钓船。
  • 古诗《龙池乐章·西京凤邸跃龙泉》 - - 苏颋 - - 西京凤邸跃龙泉,佳气休光镇在天。轩后雾图今已得,秦王水剑昔常传。恩鱼不入昆明钓,瑞鹤长如太液仙。愿侍巡游同旧里,更闻箫鼓济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