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李曾伯的诗 > 和水竹梅烛韵·谁将花烛聘东风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水竹梅烛韵·谁将花烛聘东风

朝代:宋代诗人:李曾伯时间:2018-01-12
谁将花烛聘东风,与海棠时恨不同。
意已不求真会合,何妨一白对千红。

诗人李曾伯资料

和水竹梅烛韵作者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南渡后寓居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北宋尚书左丞李邦彦之后。李曾伯早年通判濠州,历任军器监主簿、淮西总领、太府少卿等职。淳祐二年,出任淮东制置..... 查看详情>>

李曾伯古诗词作品: 《己酉八桂劝驾》 《用韵答纸衾简云岩》 《贺新郎·丁巳初度自赋》 《春日领僚属游龙隐岩》 《至金泉登聚鹤楼》 《善权奇观·粤从融结此山川》 《壬子夏偶成·心已灰如鬓已皤》 《满江红·自和》 《江陵和费察推九蕊瑞莲韵》 《过兴安塔寺僧以先世诗来偶赋

和水竹梅烛韵·谁将花烛聘东风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水竹梅烛韵·谁将花烛聘东风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落梅风·我在江村里住》 - - 宫大用 - - 我在江村里住。肚皮里饥上来。俺则有油盐和的半盏野菜。食鱼羹稻饭几曾把桌器摆。几曾这般区区将将大惊小怪。
  • 古诗《采桑子·同上》 - - 吴湖帆 - - 海棠花下拚
  • 古诗《小憩琵琶亭呈环中养正》 - - 李彭 - - 超超迈俗郭有道,育孤事嫠如古人。莫言壁立贫至骨,鸡黍自是延嘉宾。
  • 古诗《黄昏·满天风雨易黄昏》 - - 田遨 - - 满天风雨易黄昏,深巷人家早闭门。明日出门天霁否?楼头小立望烟痕。
  • 古诗《和顶山前韵·小山摇落故凄凉》 - - 孙应时 - - 小山摇落故凄凉,想象登临野兴长。万里晴空初雁入,一年好景又橙黄。极须痛饮偿秋节,生怕疏钟报夕阳。搔首故园归未得,荒篱寒菊为谁香。
  • 古诗《杜鹃·天涯漂泊叹无依》 - - 萧梦霞 - - 天涯漂泊叹无依,长逐东风到处飞。九死痴魂悬帝阙,一生苦口劝人归。岘山烟雨年年恨,蜀国沧桑事事非。犹有深冤消未得,泪花如血溅征衣。
  • 古诗《石闾道院·空山小住又经旬》 - - 陈廷敬 - - 空山小住又经旬,草屋孤村无四邻。咫尺夕阳连暮雨,三叉古路少行人。牛阑岭上收常蚤,虎迹泥中见又新。寂寞不嫌樵牧者,来时一别一伤神。
  • 古诗《定西番·执胡琴者九人》 - - 张先 - - 捍拨紫槽金衬,双秀萼,两回鸾。齐学汉宫妆样,竞蝉娟。三十六弦蝉闹,小弦蜂作团。听尽昭君幽怨,莫重弹。
  • 古诗《重过广济寺·灯火微茫照大千》 - - 裴涛 - - 灯火微茫照大千,三生往矣事如烟。一花一叶收难尽,寄此听钟二十年。
  • 古诗《忆远曲·扬子津头风色起》 - - 高启 - - 扬子津头风色起,郎帆一开三百里。江桥水栅多酒垆,女儿解歌山鹧鸪。武昌西上巴陵道,闻郎处处经过好。樱桃熟时郎不归,客中谁为缝春衣。陌头空问琵琶卜,欲归不归在郎足。郎心重利轻风波,在家日少行路多。妾今能使乌头白,不能使郎休作客。...
  • 古诗《登玉清·绝顶横临日》 - - 卢照邻 - - 绝顶横临日,孤峰半倚天。裴回拜真老,万里见风烟。
  • 古诗《吴波亭·吴波亭下系扁舟》 - - 吴潜 - - 吴波亭下系扁舟,轻雨轻烟又麦秋。乌兔衔将日月去,江山管定古今愁。
  • 古诗《从武帝平闽中诗》 - - 傅亮 - - 鞠旅扬城,大搜徐方。旅旌首路,元戎启行。弭楫洪河,总辔崇芒。
  • 古诗《杂感·谁遣兰亭感至今》 - - 顾印愚 - - 谁遣兰亭感至今,后之揽者倦登临。华胥一梦畴先觉,夷甫诸人笑不禁。昨日杯觞今日地,别时踪迹见时心。若为办逐元真子,白鹭烟波往莫寻。
  • 古诗《既旱得雨连日不小住》 - - 林希逸 - - 旱馀得雨又伤多,尘世因饥百种魔。便使有方能辟谷,我虽独乐奈人何。
  • 古诗《送其行·郎君龙性亦难驯》 - - 汪荣宝 - - 郎君龙性亦难驯,一夕扁舟逐钓纶。丛菊更添离席泪,秾花虚梦故山春。病馀庄舄愁吟越,老去杨雄耻剧秦。独愧折腰犹未已,还君此画一酸辛。
  • 古诗《诉衷情·春游和仲殊韵》 - - 丁澎 - - 谁家绮阁傍芳洲。渌水绕门流。罗衣暗香微度,归到小红楼。金钿落,翠鬟浮。折花游。一回含笑。半晌沉吟,几步回头。
  • 古诗《送袁度这挈家之任》 - - 敖陶孙 - - 神龙不池拘,威凤非笼驯。自我交袁君,愁见地上人。一官固儿嬉,君视真埃尘。去如下鞲鹰,来即释峤云。相从复几时,孰老西湖春。门前乌桕花,颇怪乌来频。问知八九雏,翅短青尚新。感君携孥行,道路嗟良勤。念子春秋学,当重博士茵,胡为簿馀干,折腰五斗陈。祭河先恶沲,小大则有伦。细意事失墨...
  • 古诗《春步岳园·将军墓域在杭州》 - - 董嗣杲 - - 将军墓域在杭州,如此家园入梦游。 谁惜再传无嗣续,至今匙钥属官收。
  • 古诗《赠仆射侍中刘相公挽词》 - - 梅尧臣 - - 叹此微末迹,见公三十年。 贵为天子相,能择大夫贤。 东第门阑在,南州陇隧延。 立碑思叔子,堕泪岘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