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张简的诗 > 和铁厓小临海·海静不扬波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铁厓小临海·海静不扬波

朝代:明代诗人:张简时间:2017-07-21
海静不扬波,仙人鞚鹤过。
灵峰七十二,何处月明多。

诗人张简资料

和铁厓小临海作者张简

张简(约公元1367年前后在世)字仲简,自称云丘道人,又号白羊山樵,江苏吴县人。初师张伯雨为道士,隐居鸿山。明洪武年间,应召修《元史》。诗淡雅,有陶、韦风。著有《云丘道人集》。..... 查看详情>>

张简古诗词作品: 《和铁厓小临海·龙子丹砂鬛》 《初夏偶成》 《鬻石篇·山中学仙人》 《题云林竹》 《玉笙引·我尝蹑轻鸿》 《天津桥月夜·行阙独崔嵬》 《和铁厓小临海·海门棹驭出》 《寄灵石张尊师》 《和铁崖小临海》 《次韵范景逸立春日病中之作

和铁厓小临海·海静不扬波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铁厓小临海·海静不扬波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妙达轩·几间朴屋精蓝侧》 - - 弘历 - - 几间朴屋精蓝侧,妙达堪因悟大通。祇有现前惭愧在,恐防人即唤行宫。
  • 古诗《大栎·坐看翠盖长孙枝》 - - 游一清 - - 坐看翠盖长孙枝,绿过纱窗到酒卮。风雨乍疑醒梦后,笙簧洗耳听莺时。朝暾欲上先凝睇,夜色初阑正拄颐。可是无心成有伴,他年欲赏定谁知。
  • 古诗《浣溪沙·初夏》 - - 杨基 - - 几卷斜封出旧窠。藕丝柔梗上新荷。衣裳轻薄试单罗。烟淡淡中青草合,雨丝丝里绿阴多。园林佳处是清和。
  • 古诗《落叶·捲捲从何起》 - - 赵蕃 - - 捲捲从何起,多因为晚风。飘飘久不下,还复反荒丛。
  • 古诗《减字浣溪沙·雁后霜前百不堪》 - - 况周颐 - - 雁后霜前百不堪。飘镫何意得深论。赁庐天与近花庵。只为移情来海上,便须连句仿城南。人天慧业好同参。
  • 古诗《侵晓渡关岭·之字山程卐字楼》 - - 洪亮吉 - - 之字山程卐字楼,昨宵刚值月当头。一声鸡唱出门去,小市夜灯犹未收。
  • 古诗《中秋无月诸从同戴公纶过酌》 - - 李孙宸 - - 飘泊经年意,秋来两鬓残。那期今夜酒,得共故园欢。明没星河失,朦胧桂影寒。清光还可待,秉烛话更阑。
  • 古诗《次韵黄泽饮酒见寄》 - - 陈献章 - - 拚饮如何更问人,樽前不见李元宾。晨朝有酒晨朝醉,莫待黄昏老却春。
  • 古诗《次韵答邵户部文敬前后得》 - - 李东阳 - - 葛巾芒屦坐题诗,秪欠江边一钓丝。药检旧囊书欲遍,梦回春枕事多遗。人情更与新年别,草色宁知要路私。独在捲帘深处望,西山无数雨晴时。
  • 古诗《三和·义不作进学解》 - - 项安世 - - 义不作进学解,分应有坐客寒。自省开斯未信,何言颛禄须干。
  • 古诗《桃花扇传奇题词》 - - 多隆阿 - - 滚滚长江铁锁开,吴姬越女下歌台。春灯可是中兴乐,召得干戈遍地来。
  • 古诗《偈·吾心似秋月》 - - 释梵言 - -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浩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 古诗《哭欧阳三弟叔敬沈湘》 - - 王夫之 - - 通眉旧是玉楼仙,昌谷春消野竹烟。誓倒奚囊传好句,人间差有外兄贤。
  • 古诗《送医家孟宗良汉卿》 - - 杨万里 - - 医家者流多卢人,亦如许靖浪得名。有眼何曾识内经,有手何曾赦方兄。一丸足可杀一命,却道良医逢死病。荆溪此辈端不稀,向来吾儿命如丝。孟君谈笑能起死,吾儿更生一弹指。我今挂帆上江西,君来送我别荆溪。赠别只有七字诗,千万珍重慰相思。它年荆溪说神医,非吾孟君更阿谁,仓公华佗何必...
  • 古诗《宫词·五云宫阙郁岧峣》 - - 周彦质 - - 五云宫阙郁岧峣,尤称濛濛瑞雪飘。中使到来东上阁,传宣初放紫宸朝。
  • 古诗《还朝·湖山政俗殊》 - - 廖行之 - - 湖山政俗殊,疆理罕凭藉。 壤赋无定书,民田互欺诈。 所急井田均,争心讵难化。 入告今其时,公行毋俟驾。
  • 古诗《次韵邓慎思见寄》 - - 孔武仲 - - 暂寄潇湘百尺船,谁论灶冷突无烟。 城阴潦积朝慵出,枕底波鸣夜废眠。 潭府更看花似锦,洞庭将泛水如天。 相期尽校蓬山藏,不秖东流酹酒仙。
  • 古诗《春日田园·春来非是爱吟诗》 - - 陈舜道 - -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漫兴时。 无事花边繙兔册,有时桑下课牛翳。 乍随父老看秧去,还共儿童斗草嬉。 偶物兴怀浑不奈,春来非是爱吟诗。
  • 古诗《宿龙回·大熟虚成喜》 - - 杨万里 - - 大熟虚成喜,微生亦可嗟。 禾头已生耳,雨脚尚如麻。 顷者宫收米,精於玊绝瑕。 四山云又合,柰尔老农家。
  • 古诗《石首县雨中系舟戏作短歌》 - - 陆游 - - 庚寅去吴西适楚,秋晚孤舟泊江渚。 荒林月黑虎欲行,古道人稀鬼相语。 鬼语亦如人语悲,楚国繁华非昔时。 章华台前小家住,茆屋雨漏秋风吹。 悲哉秦人真虎狼,欺侮六国囚侯王。 亦知兴废古来有,但恨不见秦先亡。 开窗酹汝一杯酒,等为亡国秦更丑。 骊山冢破已千年,至今过者无伤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