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王翰(明)的诗 > 和王清源教谕寒夜杂咏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王清源教谕寒夜杂咏

朝代:明代诗人:王翰(明)时间:2020-08-04
筋力年来减,穷愁客里增。
夜风摇棨戟,霜气压觚棱。
砌冻花粘甓,窗虚纸照冰。
哦诗清不寐,明发寄良朋。

诗人王翰(明)资料

和王清源教谕寒夜杂咏作者王翰(明)

王翰,明初钧州(今禹州)人,字进举。元末,隐居中条山。明初,为周王长史。周王素有异志,翰数次劝谏,周王不予采纳,翰便断指佯狂去。后周王败,翰未获罪,起用为翰林编修。不久,降职任廉州教授,时值羌人起事,城陷而..... 查看详情>>

王翰(明)古诗词作品: 《题瞿德皋奉亲读书处》 《碧流桥·山下寒泉胜醴甘》 《和悼亡·梦觉西窗泪暗流》 《丹山归隐·洞天深入结茅茨》 《送解克铭周仲玉吴所宗赴京》 《暮秋梁园言怀呈体方伯振二诗伯》 《山居即事·饷田分野饭》 《江上醉归·江边日日醉》 《和德安允恭韵》 《双瓜图二首为瞿长史赋

和王清源教谕寒夜杂咏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王清源教谕寒夜杂咏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华岳下题西王母庙》 - - 李商隐 - - 神仙有分岂关情,八马虚随落日行。莫恨名姬中夜没,君王犹自不长生。
  • 古诗《送人归罗浮·君家住近朱明口》 - - 郑学醇 - - 君家住近朱明口,借问寒梅着花否。送君归去卧梅花,一曲狂歌一樽酒。
  • 古诗《暮春悼先太史》 - - 沈凤华 - - 寂莫当年歌舞台,把杯人去漫徘徊。可怜荒却三条径,烂漫春花只自开。
  • 古诗《寿凝院呈山主志师》 - - 葛密 - - 一径直岩隈,亭轩四面开。涛头转山急,雨脚满江来。怪石生云气,修篁待凤材。他年白莲社,应许继宗雷。
  • 古诗《句·话尽春愁双紫燕》 - - 胡仔 - - 话尽春愁双紫燕,唤回午梦一黄鹂。
  • 古诗《东园春感·落花风不定》 - - 谢榛 - - 落花风不定,终日乱芳尘。昔醉故园酒,宁知愁暮春。
  • 古诗《并蒂兰步元人谢宗可韵》 - - 安念祖 - - 崇兰好借绿瓷擎,并秀挺荣系我情。君子奇缘成两美,善人神悟喜双清。花开并蒂香无极,韵叶连环巧莫争。入室由来征静契,谢家昆玉尽聪明。
  • 古诗《听邻人琵琶·本是龙门桐》 - - 陈叔达 - - 本是龙门桐,因妍入汉宫。香缘罗袖里,声逐朱弦中。虽有相思韵,翻将入塞同。关山临却月,花蕊散回风。为将金谷引,添令曲未终。
  • 古诗《偈·行年七十老躘踵》 - - 释元静 - - 行年七十老躘踵,眼目精明耳不聋。忽地有人欺负我,一拳打倒过关东。
  • 古诗《宿小寺观主僧升座》 - - 刘克庄 - - 静处尤宜策睡勋,径投禅榻炷炉熏。恰为胡蝶春游美,忽吼华鲸曙色分。僧袒右肩方说法,我聋左耳若无闻。平生不作桑间恋,草草挑包下白云。
  • 古诗《夏五雨不止·宴坐乌皮几》 - - 袁宏道 - - 宴坐乌皮几,昏昏似苦禅。夜烧防水吏,街鼓送神船。野客团茶社,山僧访芋田。尊罍那得满,旋典葛衣钱。
  • 古诗《感旧十咏·和下山》 - - 陈淳 - - 台前一带绕漳溪,台下回环万象齐。就拓宏模须大手,非为谄语病丁畦。
  • 古诗《春日题仲兄冶亭书斋》 - - 陈衍 - - 废池春水生,倒影屏山背。吾兄闭门地,文章假大块。登亭已夕阳,酒面似桃靧。桃红李复缟,书炫夜不晦。枇杷虽未金,黄花散寒菜。对此惜流光,年华去难再。
  • 古诗《诃林怀古同诸公作》 - - 陈恭尹 - - 粤山自北来,西城势宽衍。阛阓百万家,中有梵王殿。雄风固所存,古色不自炫。遥遥三千载,春光递流转。曾是虞翻宅,昔为赵佗甸。九州不一姓,兴废如邮传。如何一塔地,独使卢能擅。须发彼所捐,宝之若旒弁。至今菩提树,根基互相禅。中心半枯朽,万叶犹葱茜。佛法始东来,经纶多纠缠。宗风振自...
  • 古诗《和行金堂峡思云顶》 - - 吕陶 - - 山腰路转多临水,峡口天开又见山。疑是庆云曾结盖,故留仙境在人间。
  • 古诗《宿田舍·饥肠不贮酒》 - - 吕本中 - - 饥肠不贮酒,冻粟自生肤。旅枕三年梦,荒村一事无。不愁风折木,时有火添炉。尚想崔夫子,冬来体更臞。
  • 古诗《江楼秋思·我亦清狂杜牧之》 - - 张采庵 - - 我亦清狂杜牧之,碧山芳草寄相思。古人未必甘低首,贫女何难巧画眉。九月风情秋扇识,百年心事夜灯知。只今倦着西窗下,且伴黄花读楚辞。
  • 古诗《梅花七律·穷腊无花可入诗》 - - 张道洽 - - 穷腊无花可入诗,何人翦玉著南枝。香浮风细月明夜,春在天寒日暮时。玉面亭亭成独立,冰心皎皎竟谁知。眼明数点窗前白,梦见鲁山元紫芝。
  • 古诗《惠诗·红尘垂老得何郎》 - - 陈宓 - - 红尘垂老得何郎,笔力骎骎到马杨。 更拟他年求妙语,青山深趣为君藏。
  • 古诗《题画·落日青山影在沙》 - - 高启 - - 落日青山影在沙,镜湖波净过荷花。 云间树底参差屋,借问谁家是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