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孔平仲的诗 > 和项元师见遗柳书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项元师见遗柳书

朝代:宋代诗人:孔平仲时间:2023-04-06
古今诸柳孰为强,矫矫针悬术最良。
自富诗才堪继恽,兼深儒学有如芳。
当时屡献箴规益,末世惟传翰墨光。
石刻见贻真雅赐,峥嵘笔力有馀刚。

诗人孔平仲资料

和项元师见遗柳书作者孔平仲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其兄孔文仲、孔武仲。治平二年(1065)进士,初授分宁县主簿。熙宁三年后,历任密州教授、秘书省校书郎、衢州军事推官、秘书省著作郎和虔州骑都尉。..... 查看详情>>

孔平仲古诗词作品: 《雨中·江南梅已熟》 《叶晦之送蔷薇栽仍贻诗因以韵和》 《寄题萧丈止亭》 《席上劝王八饮》 《晦之病酒因书以戒之》 《谈道亭睡觉而成》 《据案小睡·春气已回人困顿》 《食梨·东方早寒雪霜挚》 《承芸叟寄示新词一篇以此寄谢扬子云书亦有色乎此亦书之色也》 《送马朝请使广西

和项元师见遗柳书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项元师见遗柳书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画·惊沙百丈捲龙堆》 - - 蒋士铨 - - 惊沙百丈捲龙堆,黑发从军老未回。愁见孤坟芳草合,春光不到李陵台。
  • 古诗《三君咏·树挺崔宗之》 - - 蒋士铨 - - 树挺崔宗之,山凝袈叔则。入含粉署香,出倚朱轓轼。大雅斯不群,安安见端直。吾家公辅器,于此觇风力。
  • 古诗《次尹大司成诗韵。效其体》 - - 郑道传 - - 龙起云从虎啸风,万民皆睹曰升红。两间充塞皆生意,自是薰莸器不同。
  • 古诗《游圣像寺作·野寺始独到》 - - 俞允文 - - 野寺始独到,新晴欣夏凉。芳飙青丛丛,竹阴覆房廊。寒棕剪高翠,过雨桐花香。川梁通焕景,林殿疏夕阳。耳目暂清暇,都将尘垢忘。何时来永栖,放迹无何乡。
  • 古诗《田家·社南村酒白如饧》 - - 张耒 - - 社南村酒白如饧,邻翁宰牛邻媪烹。插花野妇抱儿至,曳杖老翁扶背行。淋漓醉饱不知夜,裸股掣肘时欢争。去年百金易斗粟,丰岁一饮君无轻。
  • 古诗《诸君用东坡玉堂观郭熙画诗韵题江山王君平远楼黄子京携至求同作》 - - 陈文蔚 - - 有客有客心地閒,楼外青林林外山。风烟出没美无度,依约图画有无间。眼随白鸟去边远,一声渔唱江村晚。此时谁会倚栏心,云出不知何处巘。岁寒松柏饱风霜,肯逐桃李争春阳。安得共卧百尺楼,为挹江濑吞山光。当年影过八砖日,坡仙想像频搔发。无言细玩郭熙画,应思老去寻泉石。...
  • 古诗《七夕生花联·帝女合欢》 - - 许祥光 - - 帝女合欢,水仙含笑;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 古诗《古意·赠欢百合根》 - - 屈大均 - - 赠欢百合根,根比
  • 古诗《月夜叹·万古关山曲》 - - 王廷陈 - - 万古关山曲,仍传笛里风。中宵报烽火,残魄倚张弓。
  • 古诗《偷声木兰花·春雪》 - - 徐釚 - - 春阴晕墨阑干透。飞絮撒盐萦白昼。宝兽笼香。妆罢梅花縆额黄。帘前竹压阶难扫。鸳瓦铺明乾鹊噪。红日初生。碧水潜消解宿酲。 
  • 古诗《忆祖姑母·严亲幼稚赖提携》 - - 夏伊兰 - - 严亲幼稚赖提携,两代深情一脉遗。骨肉已归三尺土,恩勤犹记十年时。人天渺渺神何在,笑语依依愿已亏。几度绣窗劳剪鬌,伶俜忆昔苦无知。
  • 古诗《采珠词·合浦秋清水不波》 - - 屈大均 - - 合浦秋清水不波,月中珠蚌晒珠多。光含白露生琼海,色似明霞接绛河。
  • 古诗《露坐和白沙》 - - 王夫之 - - 不辨香何际,回塘有芰荷。风来巳良久,月上见微波。草气从凉净,星光在宇多。韶英吾识汝,枯竹有鸾歌。
  • 古诗《高粱·高颗大穗有光华》 - - 张玉纶 - - 高颗大穗有光华,万垄参差斗晚霞。贡向东都充玉食,岂惟有米号桃花。
  • 古诗《生查子·秋夜》 - - 李雯 - - 风动碧琅玕,翠户生寒浅。斗账宿鸳鸯,绣被双鸾偃。独自拥双鬓,不觉银缸暗。明月下梧桐,玉漏迟金剪。
  • 古诗《又和八窗叔见寄》 - - 李曾伯 - - 寂寞寒枝问栖燕,柳疏梧老影熹微。 炊烟冷落犁荒垅,篷雨廉纤缆断矶。 拟阅旧书成懒癖,旋篘新酒解愁围。 家人不惯田园趣,刚道天寒盍早归。
  • 古诗《减字木兰花·花》 - - 苏轼 - -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纤手里。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 温香熟美。醉慢云鬟垂两耳。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
  • 古诗《秀野轩图》 - - 金琮 - - 高士闲门日日开,远山如发水如苔。 几时蜕却尘中鞅,布袜青鞋屡往来。
  • 古诗《早春巴陵道中》 - - 罗隐 - - 远雪亭亭望未销,岳阳春浅似相饶。短芦冒土初生笋,高柳偷风已弄条。波泛洞庭猵獭健,谷连荆楚鬼神妖。中流菱唱泊何处,一只画船兰作桡。
  • 古诗《赠宣大师》 - - 李益 - - 一国沙弥独解诗,人人道胜惠林师。先皇诏下征还日,今上龙飞入内时。看月忆来松寺宿,寻花思作杏溪期。因论佛地求心地,只说常吟是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