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蔡襄的诗 > 和许寺丞泊钓龙台见寄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许寺丞泊钓龙台见寄

朝代:宋代诗人:蔡襄时间:2023-04-05
钓龙台下舣行桡,猎猎船旗待晚潮。
万里征人应怅望,一川秋色正萧条。
雨云来去山明灭,风浪高低日动摇。
有志四方男子事,莫怀乡国便魂销。

诗人蔡襄资料

和许寺丞泊钓龙台见寄作者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人。北宋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茶学家。天圣八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 查看详情>>

蔡襄古诗词作品: 《人日立春舟行寄福州燕二司封》 《福州宁越门外石桥看西山晚照》 《寄襄城孙主簿》 《梦游洛中·韩王宅里酒千垆》 《漳南十咏·东郊》 《迁阳道中奉寄阳正臣同年》 《永叔示及圣俞酬答因奉和寄圣俞》 《北苑十咏·出东门向北苑路》 《十九日奉慈亲再往吉祥院看花》 《题金山寺·画梁诗板暗流尘

和许寺丞泊钓龙台见寄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许寺丞泊钓龙台见寄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邀笛步·使君原是不凡人》 - - 蒋士铨 - - 使君原是不凡人,岂与王郎论主宾。吹笛抚筝同谲谏,忍教疑贰杀功臣。
  • 古诗《神仗儿·平康大道》 - - 袁于令 - - 平康大道。平康大道。曈曈日耀。旌旗云绕。两行佳人语笑。笑状元年少。潘郎容貌。秾丽处。乐陶陶。秾丽处。乐陶陶并下。
  • 古诗《别虚舟·日照城门君出城》 - - 黎简 - - 日照城门君出城,四更楼月澹新晴。满城云气深谈在,一夜风潮已暗生。
  • 古诗《龙潭野亭陪总戎王将军观渔》 - - 李宪乔 - - 远疆清且整,暇日得从游。座后列千骑,槛前来数鸥。共乘天色霁,时听野人讴。因感前经处,军兴殊未休。
  • 古诗《殿试谢恩次韵》 - - 萨都剌 - - 御柳青青白玉桥,无端春色暖宫袍。蓬莱云气红楼近,阊阖天风紫殿飘。士子拜恩文物盛,舍人赞礼旺声高。小臣虽出江湖远,马上听莺梦早朝。
  • 古诗《平越院中小憩用壁间韵》 - - 张羽 - - 院中高树出城头,石路萦回带水流。几处过山刚到晚,一从为客数逢秋。川源烧没夷酋部,旂帜风高汉戍楼。立马七盘愁望绝,青烟恍惚极齐州。
  • 古诗《丹霞·杰阁晨钟》 - - 成鹫 - - 嵯峨高阁晓钟深,下界闻声不可寻。枕上一醒朝市梦,天边三答海潮音。曲高不入时人耳,韵苦遥传古佛心。一片蒲团半轮月,枯禅何事独沉唫。
  • 古诗《和张时可·一榻萧然文字林》 - - 姜特立 - - 一榻萧然文字林,闭门十日卧春阴。园林寒重莺声寂,风雨时长草色深。坐念治聋违社酒,遥知搜句搅春心。莫愁雁鹜分行进,簿领难埋旷士襟。
  • 古诗《寄士彦佥宪十绝》 - - 刘鹗 - - 萧萧木叶落穷冬,倦客翛然况味同。珍重孤根如铁石,少须明日又东风。
  • 古诗《和时可醇酎·劳生何扰扰》 - - 许景衡 - - 劳生何扰扰,百年今半涂。是身等浮云,南北方自如。青衫忆初仕,与公父子俱。邂逅话畴昔,恍恍一梦馀。
  • 古诗《马嵬八景·北原春意》 - - 张宁 - - 东风吹野草,春意忽依依。烧迹绿初满,樵痕青尚微。雨肥惊发遍,霜重较添稀。为尔增惆怅,飞香欲上衣。
  • 古诗《夏至日翊文携两小娃过镜园赏荔酌在藻轩得十四盐》 - - 邓云霄 - - 荔林红若焰,莫助火云炎。岁觉一阴长,人逢二妙兼。腰纤摇弱柳,歌细逗疏帘。何物能消暑,盘中绛雪甜。
  • 古诗《五台山·东临真定北云中》 - - 顾炎武 - - 东临真定北云中,盘薄幽并一气通。欲得宝符山上是,不须参礼化人宫。
  • 古诗《寄芸叟·年过半百合归去》 - - 孔平仲 - - 年过半百合归去,谨杜衡门深退藏。衰白前途有多少,使君子细更商量。
  • 古诗《重午回文·轻罗扇试新词好》 - - 张羽 - - 轻罗扇试新词好,玉臂双□彩缕长。清簟昼闲人斗草,午风微袅篆炉香。
  • 古诗《虎溪竹·德云住山不住水》 - - 成鹫 - - 德云住山不住水,孤峰绝顶无生理。华亭住水不住山,扁舟覆没波涛閒。东林老僧两不尔,半水半山半城市。茅堂背郭池水边,水清水浊皆栽莲。莲高出泥能几许,梁鹙林鹤交相觑。主人避客如避仇,移居更卜溪水头。溪水泠泠溪树古,树下两翁相对语。曰公乃是东林禅,适来适去非偶然。此溪旧名虎...
  • 古诗《送曹峒峰擢广西宪副》 - - 庞嵩 - - 老翮冲图南,眷集琼海北。虎门扇艚么,聊借干羽格。惭余藐太丘,恶少苦群迫。欃枪落旄头,东阳见生白。
  • 古诗《题徐树人刺史《潍阳靖逆图》》 - - 刘绎 - - 满林风雪扫欃枪,一路铙歌拥马行。笔是刀鈇心是佛,旌旗影里一书生。
  • 古诗《戏谢赵良弼寄薏苡山药》 - - 冯山 - -
  • 古诗《夜泊·夜泊寒沙际》 - - 陈善 - - 夜泊寒沙际,江风起旧愁。 离情惟怕晚,归梦又逢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