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黎民表的诗 > 和中阁山人守岁·寒雨转霏霏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中阁山人守岁·寒雨转霏霏

朝代:明代诗人:黎民表时间:2023-04-07
寒雨转霏霏,更长灯烛微。
风尘孤剑在,江海十年归。
短计惟收秫,清时屡食薇。
相看春色好,花竹满林扉。

诗人黎民表资料

和中阁山人守岁作者黎民表

黎民表(公元1515-1581年)字惟敬、号瑶石、罗浮山樵、瑶石山人,广东从化韶峒人。嘉靖十三年(1534)中举人,累官河南布政参议。万历七年(1579)致仕。好读书,善诗词,喜作画,居广州粤秀山麓清泉精舍,与弟友唱和。..... 查看详情>>

黎民表古诗词作品: 《寻葛洪东山庵故址》 《五日同盛仲交屠田叔小饮各以事散去明日复会于双塔寺》 《过天宁寺僧宝檀方丈》 《楼居新成·岭峤冰霜岁少逢》 《奉命至西山坟园》 《秋雨夜过公实》 《送别张羽王·岁晏难为远别心》 《送何乔仲赴阙》 《旅邸葺小斋作》 《薛卞二参军邀游五仙观

和中阁山人守岁·寒雨转霏霏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中阁山人守岁·寒雨转霏霏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梨·比桃清绝比梅妍》 - - 弘历 - - 比桃清绝比梅妍,风送嫣香户牖传。寂寞云鬟不堪整,恼人天气暮春天。
  • 古诗《颂古·堂堂白日上刀梯》 - - 释道行 - - 堂堂白日上刀梯,任是昆崙眼亦迷。多谢门前案山子,春来秋去泄天机。
  • 古诗《重阳·白云红叶动关愁》 - - 励廷仪 - - 白云红叶动关愁,聊把清尊当卧游。烂醉莫题明日事,黄花虽好是穷秋。
  • 古诗《临江仙·落红》 - - 崔荣江 - - 柳眼诧红飞雨,蝶心嗔绿沾衣。一嗔一诧憾情微。我心犹缱绻,斯意已翩飞。谁个不曾怜惜,奈何屡屡相催。便落泥尘作红堆。此身拼一劫,来日复芳菲。
  • 古诗《夏日漫兴·镇日劳劳费送迎》 - - 凌义渠 - - 镇日劳劳费送迎,梦馀尘土未全清。一般看到中天月,裁觉江南分外明。
  • 古诗《江雨·秋江水涸木兰横》 - - 吴绮 - - 秋江水涸木兰横,齿齿沙中自有声。多谢始兴连夜雨,寒潮添尺送人行。
  • 古诗《舟中坐读鸢飞鱼跃》 - - 王遂 - - 欲晦又明天外山,水边鸥鸟去复还。流行尽是鬼神迹,妙处不在鸢鸟间。
  • 古诗《行乐图·舞干七日苗民格》 - - 成鹫 - - 舞干七日苗民格,何以文翁化蜀时。月下群苗自歌舞,抱关檄文也相宜。
  • 古诗《小浮玉桥·一拳残石水中央》 - - 王世贞 - - 一拳残石水中央,醉艇纵横也不妨。唤作吴兴一浮玉,从教人笑夜郎王。
  • 古诗《望江南·江南好,草绿寄奴城》 - - 刘琬怀 - - 江南好,草绿寄奴城。沽酒客来双屐滑,打鱼人去一舟轻。浮玉望中明。
  • 古诗《月岩·光非照境境非存》 - - 释广闻 - - 光非照境境非存,恁么曾来二十年。话到乖崖峭壁处,令人特地忆南泉。
  • 古诗《新秋·秋花如静女》 - - 耿介 - - 秋花如静女,不作时世妆。秋禽如山僧,萧然立斜阳。我心偶无事,轴帘卧方床。清风竹间来,两腋生新凉。小睡了无梦,讵问蝶与庄。
  • 古诗《暮春寄北·百里莺啼春事空》 - - 林朝崧 - - 百里莺啼春事空,楼台罨画绿阴中。有情柳眼含疏雨,无力桃鬟舞晓风。书逐锦鳞来砚北,梦为粉蝶去墙东。人间只是长相忆,争似银蟾守桂丛。
  • 古诗《八月七日与吴沈二道人同过书坞时山堂初成》 - - 周南 - - 暋阳收晶荧,清舫度林彙。坡陀认槿篱,屋角初涂墍。入门露荫竹,走鞭土为沸。橘栾尚涉涩,菊柄已幽毅。少纾趺坐筋,渐出穹隙味。疎丛石贞瘦,密樾尘髣髴。成余独往愿,劳我慈亲费。亲年合几何,倏已近喜畏。我发白满把,晚食迟下胃。一岁能几来,每来时自慰。不雨已经旬,长道熠饥蜚。竹檐出山...
  • 古诗《兵间有歌舞者》 - - 仇远 - - 边城未定苦无谋,年少金多绝不忧。 野战已酣红帕首,涂歌犹醉锦缠头。 蛾贪银烛那知死,月恋金尊不照愁。 亦欲避秦高隐去,桃花源上觅渔舟。
  • 古诗《得家信·桂隐闻知得雨来》 - - 张镃 - - 桂隐闻知得雨来,榴花应对竹光开。 归家早见南湖月,饮水犹胜举酒杯。
  • 古诗《涟漪洞·五门高除势摩天》 - - 姚辟 - - 五门高除势摩天,洞底清冷泻碧涟。 苹藻鱼游知暮雨,薜萝人去锁寒烟。 山樱已熟垂朱实,岩竹新抽露玉鞭。 只恐游人归马急,野僧何惜白云眠。
  • 古诗《出省·五更束带听朝鸡》 - - 陆游 - - 五更束带听朝鸡,出省还家日已西。 酒市雨余青旆重,河桥风爽紫骝嘶。 久惭旅饭糜仓粟,常忆新橙捣脍齑。 万事似棋聊尔耳,年来著数不胜低。
  • 古诗《芭蕉园·雨后芭蕉苑》 - - 陈沂 - - 雨后芭蕉苑,春深杨柳宫。 倚云悬碧盖,萦雾闭雕栊。 辇路回天上,歌台出水中。 久无人笑语,沙畔忽惊鸿。
  • 古诗《清流关·广宁门外二千程》 - - 钱载 - - 广宁门外二千程,齐鲁河淮坦迤行。 突据冈峦高垒险,全收吴楚大江横。 南唐入宋沿州堞,西日回风度使旌。 老我重题秣陵柳,不知犹似昔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