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任希夷的诗 > 后省紫薇花·清晓开轩俯凤池原文及翻译赏析

后省紫薇花·清晓开轩俯凤池

朝代:宋代诗人:任希夷时间:2023-04-06
清晓开轩俯凤池,小山经雨石增辉。
琉璃叶底珊瑚干,立出池边是紫薇。

诗人任希夷资料

后省紫薇花·清晓开轩俯凤池作者任希夷

任希夷,字伯起,其先眉州人。四世祖伯雨为谏议大夫,其后仕闽,因家邵武。希夷少刻意问学,为文精苦。登淳熙三年进士第,调建宁府浦城簿。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史弥远柄国久,执政皆具员..... 查看详情>>

任希夷古诗词作品: 《南朝故迹惟天禧凤凰台鹿苑郗氏窟为最久》 《杨柳·袅袅吴兴柳满城》 《太乙宫迎驾·侵夕犹烦雨洒尘》 《宴玉津园江楼》 《德寿宫即事·慈福脩龄八十春》 《绿萼梅·萼绿华堂艮岳东》 《郊坛斋宫·玉津宏建中兴初》 《聚景园宴集》 《明堂庆成·合宫三岁缛仪收》 《明堂庆成·紫宸朝罢御端门

后省紫薇花·清晓开轩俯凤池原文及翻译赏析

后省紫薇花·清晓开轩俯凤池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为钱曙川孝廉题所藏令兄茶山司寇画卷系临王麓台笔麓台则彷元季四大家者也》 - - 赵翼 - - 国朝绘事擅山水,前有麓台后茶山。麓台得元四家法,曾合众长写青孱。茶山彷之作此卷,儤直偶趁西清閒。枯毫焦墨妙游戏,著色不用浅绛斑。麻皮皴纹矾头石,一重一掩相回环。有时健笔力扛鼎,忽然岚霏云气澹入无痕间。微茫雅宜山前景,远人无目水不湾。披图恍见痴黄迂倪辈,尽入一手超荆关...
  • 古诗《自题长松来禽图》 - - 金鉴才 - - 据高怀远志,把酒读松风。木落河声壮,天长夕照红。
  • 古诗《偶作寄朗之·历想为官日》 - - 白居易 - -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斗醲乾酿酒,誇妙细吟诗。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岐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雀罗谁问...
  • 古诗《句·谢豹花开桑叶齐》 - - 谢翱 - - 谢豹花开桑叶齐,戴胜芊生药草肥,九锁山人归未归。
  • 古诗《寄赵秉彝·从军苦乐不难明》 - - 许有壬 - - 从军苦乐不难明,肯使毛锥负此生。铁骑蹴云秋校猎,油幢敲雨夜论兵。发应瘴疠催全白,诗为江山助益清。诏下凯还今有日,阿绵闻已候门迎。
  • 古诗《问剑·铸尔亦何为》 - - 石宝 - - 铸尔亦何为,琴书得并随。中原多巧
  • 古诗《将赋四明临别感赋》 - - 邓濂 - - 凄绝西风酒一樽,黄垆旧侣渺何存。淡烟乔木唐人宅,秋水幽花楚客魂。湿鼓沉云声不起,断碑卧雨字多昏。年来我亦伤孤露,并向山阳笛里论。
  • 古诗《升降用靖安·有来穆穆》 - - 郊庙朝会歌辞 - - 有来穆穆,临此方丘。其行风动,其止霆收。躬事匪懈,丰盛洁羞。百昌咸殖,允矣神休。
  • 古诗《用前韵戏公显》 - - 张纲 - - 初试梅妆惬寿阳,藁砧山上夜何长。式微未尽闺中怨,束晰那辞补一章。
  • 古诗《题流觞图·东晋群贤事已荒》 - - 王柏 - - 东晋群贤事已荒,却于纸上见清狂。茂林脩竹今何在,一段风流付夕阳。
  • 古诗《成化癸夘冬至》 - - 程敏政 - - 车从纷驰出乱山,月明灯影有无间。松林侧过全欹帽,马首低回半脱镮。隔路几人呼伴侣,随班十载愧容颜。孤城尚有淹留地,旧榻残灯正候关。
  • 古诗《句·梵容分古像》 - - 释惠崇 - - 梵容分古像,唐语入新经。
  • 古诗《鲁国图诗·秋风岳下城》 - - 谢翱 - - 秋风岳下城,海客见图新。树入舞雩里,水来浮磬滨。东封馀辇路,西狩问虞人。被发逢夫子,狂歌作放民。
  • 古诗《宿感慈僧舍》 - - 周密 - - 刻刻数残更,依依梦未成。不堪孤客耳,当此万蛩声。霜叶矜秋色,风林碎月明。旅怀多自感,景物况关情。
  • 古诗《岁暮怀人诗》 - - 张鸿 - - 翩翩丹峤凤,婉婉入尘世。匿彩宁本意,沈机自中岁。蒿目陆沉祸,默画澄清计。龙蛇会腾踔,击楫从子济。
  • 古诗《雨中花令·闻说海棠开尽了》 - - 程垓 - - 闻说海棠开尽了。怎生得夜来一笑。颦绿枝头,落红点里,问有愁多少。小园闭门春悄悄。禁不得瘦腰如袅。豆蔻浓时,酴醿香处,试把菱花照。
  • 古诗《蜗牛·分岐头角出于天》 - - 徐集孙 - - 分岐头角出于天,盘泊委蛇巧并缘。 到了升高翻坠失,徒然阴地肆垂涎。
  • 古诗《愚溪·草圣木奴安在哉》 - - 刘克庄 - - 草圣木奴安在哉,荒榛无处认池台。 伤心惟有溪头月,曾识仪曹半面来。
  • 古诗《集周公处连句诗》 - - 庾信 - - 市朝一朝变。兰艾本同焚。故人相借问。平生如所闻。
  • 古诗《寻桃花岭潘三姑台》 - - 顾况 - - 桃花岭上觉天低,人上青山马隔溪。 行到三姑学仙处,还如刘阮二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