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乾隆的诗 > 皇长子挽词·书斋近隔一溪横原文及翻译赏析

皇长子挽词·书斋近隔一溪横

朝代:清代诗人:乾隆时间:2023-04-05
书斋近隔一溪横,长杳芸窗佔毕声。
痛绝春风廞马去,真成今日送儿行。

诗人乾隆资料

皇长子挽词·书斋近隔一溪横作者乾隆

乾隆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母亲孝圣宪皇后钮..... 查看详情>>

乾隆古诗词作品: 《惠山园·墨妙轩》 《舟过万寿寺·露虫声里岸旋移》 《题纳翠楼·楼名纳翠岂虚言》 《丰泽园演耕·岁举何须习》 《景明楼赏荷·层构巍临内外湖》 《祈谷斋居·微霰虽飘望密零》 《赐直》 《文徵明松阴听瀑图》 《是日宴间复成六韵》 《玉冠峰·一峰高下叠

皇长子挽词·书斋近隔一溪横原文及翻译赏析

皇长子挽词·书斋近隔一溪横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和荆公贾生·古人名位心原淡》 - - 严复 - - 古人名位心原淡,绛灌何能沮贾生。赋鵩深情人不解,祗言未得作公卿。
  • 古诗《送呈丈澹川·为别亦何遽》 - - 杨试昕 - - 为别亦何遽,残秋细雨天。那能十日住,已见一帆悬。落叶满前渡,归禽下晚烟。看君负奇气,杖策入幽燕。
  • 古诗《送陈治中勿斋》 - - 何梦桂 - - 箳篂三载诵贤侯,折柳邮亭菊又秋。无翼解随云北去,有心长注海东流。千崖雨意留行旆,七里滩头送去舟。早为苍生题福笔,尚回麾节顾沧洲。
  • 古诗《海珠寺·谁布黄金海上回》 - - 吕飞熊 - - 谁布黄金海上回,望中楼阁俨蓬莱。波涛万里吹天转,画角孤城动地来。水落鱼梁时抱石,夜深蜃气暂成台。乘流会有清酤好,贪看江云懒纪杯。
  • 古诗《吕梁洪·惊涛触石雪潺潺》 - - 孙蕡 - - 惊涛触石雪潺潺,五月河风尚作寒。问讯南来荆楚客,官船几日到淮安。
  • 古诗《答吴和梅百咏》 - - 刘克庄 - - □□空疏不拟传,安知腾播累诸贤。即今同社几千首,当日孤山止一联。眼饱诳他忍饥腹,句寒耸我□吟肩。未知谁是苏司业,肯向梅边送酒钱。
  • 古诗《五老·老女》 - - 宋伯仁 - - 著破箱中欲嫁衣,翠颦何止只忧葵。春来偷摘斑斑发,泪湿菱花只自知。
  • 古诗《过吕梁洪·吕梁遗禹迹》 - - 李时行 - - 吕梁遗禹迹,怪石尚崔嵬。不雨飞晴瀑,无风响夜雷。逆流看砥柱,济险赖群才。何事劳劳客,冲波日往来。
  • 古诗《春晴出行·积阴终肯放和晴》 - - 卢青山 - - 积阴终肯放和晴,嫩叶摇光泼翠云。燕与春风争快捷,天来塘水共清明。先生踽踽寻欢地,布谷关关喝道声。久立花边看孤影,夕阳斜倚树头身。
  • 古诗《庆亲堂和湖南运使程大卿韵》 - - 华镇 - - 轮奂非谋己,标题庆有亲。盈庖欣釜粟,照座得言纶。集富称觞客,宽容戏綵人。遥知映阶砌,丹桂及芳春。
  • 古诗《二曾祠瓣香楼联》 - - 许振祎 - - 功高百辟,心在一丘,侧写前贤,其气象得诸山水以外;暮卷归云,朝临飞鸟,谁来骋坐,可慷慨而无文字之鸣。
  • 古诗《惜分飞·杨妃茶花》 - - 高濂 - - 沉醉东风花不语。斗帐香销金缕。酒色能多许。剩将残醉枝头吐。铅华占得杨家女。挽不住春归去。莫伤心事,总为胭脂误。马嵬山下香凝土。
  • 古诗《蓼花池·清浅蓼花池》 - - 伍瑞隆 - - 清浅蓼花池,花开遍池里。一片池上秋,落尽池中水。
  • 古诗《子夜歌·卿家日湖东》 - - 屈大均 - - 卿家日湖东,定家月湖西。送侬打两桨,先为到慈溪。
  • 古诗《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翩翩飞蓬征》 - - 陆云 - - 翩翩飞蓬征。郁郁寒木荣。游止固殊性。浮沉岂一情。隆爱结在昔。信誓贯三灵。秉心金石固。岂从时俗倾。美目逝不顾。纤腰徒盈盈。何用结中欵。仰指北辰星。
  • 古诗《王升之绝句以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为韵因次其韵》 - - 刘跂 - - 端居得韵语,不作凉秋悲。快若弹丸转,知是王家诗。
  • 古诗《送童子敬赴省·满望飞腾几许年》 - - 姚勉 - - 满望飞腾几许年,一闻充赋喜如颠。 金经炉冶锋方锐,木饱风霜节始坚。 此去稳登云里路,定知荣冠籍中仙。 近闻上蔡鸬洲合,一似前年锦水连。
  • 古诗《次韵詹仲信梅花》 - - 苏泂 - - 莫教一片复随波,月底风前许细哦。 花与吾人本无负,吾人自负此花多。
  • 古诗《待制赵公伯泳哀诗·赵氏源流自副枢》 - - 刘克庄 - - 赵氏源流自副枢,至公清节亢门闾。 绪门犹接淳熙际,亲擢何惭庆历初。 班马定为廉吏传,韩欧无责谏臣书。 可怜衮斧忠邪学,仅向甘泉扈属车。
  • 古诗《婕妤·君恩忽断绝》 - - 徐彦伯 - - 君恩忽断绝,妾思终未央。巾栉不可见,枕席空馀香。 窗暗网罗白,阶秋苔藓黄。应门寂已闭,流涕向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