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周密的诗 > 浣溪沙·题紫清道院原文及翻译赏析

浣溪沙·题紫清道院

朝代:宋代诗人:周密时间:2023-04-06
竹色苔香小院深。
蒲团茶鼎掩山扃。
松风吹净世间尘。
静养金芽文武火,时调玉轸短长清。
石床闲卧看秋云。

诗人周密资料

浣溪沙·题紫清道院作者周密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蘋洲、萧斋,晚年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先人因随高宗南渡,落籍吴兴(今浙江湖州),置业于弁山南。一说其祖后自吴兴迁杭州,周..... 查看详情>>

周密古诗词作品: 《题惠崇并禽图》 《闻蛩·莓苔经积雨》 《陇头水·陇阪萦九折》 《齐天乐蝉·槐薰忽送清商怨》 《瑞鹤仙·翠屏围昼锦》 《齐天乐·次二隐寄梅》 《游灵岩馆娃宫》 《一枝春·碧淡春姿》 《隐居·深杜衡门谢往还》 《小沧浪亭·绕屋双流碧玉交

浣溪沙·题紫清道院原文及翻译赏析

浣溪沙·题紫清道院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金陵杂咏·谁遣君王作饿夫》 - - 蒋士铨 - - 谁遣君王作饿夫,桑门无处乞伊蒲。青丝白马童谣验,不杀牺牲解战无。
  • 古诗《案中三咏·绿瓷砚滴子》 - - 李奎报 - - 幺么一青童,致玉作肌理。曲膝貌甚恭,分明眉目鼻。竞日无倦容,提瓶供滴水。我本好吟哦,作诗日千纸。砚涸呼倦仆,倦仆佯聋耳。千唤犹不应,喉嗄乃始已。自汝在傍边,使我砚日泚。何以报尔恩,慎持无碎弃。 ...
  • 古诗《予有古鼎茂之赏而赋焉和之》 - - 钟惺 - - 土花压火光,谁辨鼎湖液。虽已灭炉锤,隐然见心力。情文无所苟,弥想人心质。神理惊幽昧,魑魅不能立。今人耳目玩,古人充饮食。意惟不近人,予益与之习。
  • 古诗《喜某使君枉驾》 - - 屈大均 - - 檐前乾鹊噪,知有客人来。鞍马惊穷巷,壶觞恋小台。草含烟色暗,花映雪光开。不是狂山简,那能酩酊回。
  • 古诗《杂咏·灯火阑珊饮不成》 - - 田雯 - - 灯火阑珊饮不成,梅花老屋自多情。休嫌除夕风光浅,邻舍喧闻爆竹声。
  • 古诗《西园·绿阴红雨大江头》 - - 陆深 - - 绿阴红雨大江头,远有三山近十洲。花外画轮莲叶棹,夜深灯火上西楼。
  • 古诗《游湖漫兴醉中走笔呈孟博孙公》 - - 王洪 - - 红莲白莲开满湖,小娃唱歌閒且都。故人相会能几度,美酒何妨倾百壶。双拳藏阄握松子,万钱赌胜赛摴蒱。暮归酩酊白马上,谁识山翁非酒徒。
  • 古诗《木兰花·春入横塘摇浅浪》 - - 牛峤 - - 春入横塘摇浅浪,花落小园空惆怅。此情谁信为狂夫,恨翠愁红流枕上。小玉窗前嗔燕语,红泪滴穿金线缕。雁归不见报郎归,织成锦字封过与。
  • 古诗《寄赵子将·又见东风绿柳丝》 - - 王祎 - - 又见东风绿柳丝,客怀长是怨春期。休文腰瘦成何事,未必风流只为诗。
  • 古诗《冬至院中斋宿酬朱可大文学诗问用韵》 - - 于慎行 - - 琐院森沈接苑墙,斋居寒夜集冠裳。风回画烛香初散,月上花砖漏转长。阙下卿云将烂漫,歌中白雪早飞扬。凭君为献甘泉赋,诘旦銮舆出未央。
  • 古诗《晚登至德上方偶书短篇呈山主云公》 - - 强至 - - 城市隔半舍,好山宁在深。乱云归别坞,落日照疏林。能解外缘缚,始坚安住心。冠裳方我诱,漫作爱山吟。
  • 古诗《读三国志·左角蛮攻触》 - - 薛季宣 - - 左角蛮攻触,南柯檀伐槐。徘谐记名字,人物委尘埃。锦里昔曾到,樊川今此来。遗风不可见,观古意悠哉。
  • 古诗《岛上本事·海外更无海》 - - 洪繻 - - 海外更无海,山中复有山。鹿麋千岁角,松树万年斑。
  • 古诗《清樾堂夜坐》 - - 安希范 - - 密树清残暑,空庭夜色閒。吟风蝉韵断,惊月鸟飞还。不惜歌金缕,宁辞倒玉山。横参犹恋赏,竹露湿潺湲。
  • 古诗《客寄天台月桂子》 - - 刘敞 - - 天上仙人月里栽,无端飘逐海风来。可能种作千寻树,岁看高花烂漫开。
  • 古诗《寓言·父母子所养》 - - 王安石 - - 父母子所养,子肥父母充。欲富搉其子,惜哉术之穷。霸者擅一方,窘彼足自丰。四海皆吾家,奈何不知农。
  • 古诗《李德充再赋九日期字韵诗辄亦复作》 - - 晁说之 - - 多才公子莫凄凄,九日不嘲风雨期。 清酒玉腴浮杯底,黄花金蕊粲铃儿。 百年歌吹骖鸾地,万里旌幢鸣凤枝。 前後杨刘是宾客,声名孰敢与争垂。
  • 古诗《未登科·向来多士首何方》 - - 项安世 - - 向来多士首何方,此学巍然道有光。 付与能方子程子,莫教章蔡更专场。
  • 古诗《有感·十年归把钓鱼竿》 - - 方回 - - 十年归把钓鱼竿,万变惟凭冷眼看。 白发相寻点鬼簿,紫金焉得返魂丹。 渐惊老旧遗民尽,欲问承平往事难。 秋日未须畏残暑,浙江潮退即天寒。
  • 古诗《过京索先生坟》 - - 贾岛 - - 京索先生三尺坟,秋风漠漠吐寒云。 从来有恨君多哭,今日何人更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