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李之仪的诗 > 浣溪沙·再和原文及翻译赏析

浣溪沙·再和

朝代:宋代诗人:李之仪时间:2023-04-05
依旧琅玕不染尘。
霜风吹断笑时春。
一簪华发为谁新。
白雪幽兰犹有韵,鹊桥星渚可无人。
金莲移处任尘昏。

诗人李之仪资料

浣溪沙·再和作者李之仪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 查看详情>>

李之仪古诗词作品: 《五月旦日·睡馀落莫肘难支》 《书龚彦本庄壁二绝》 《学书十绝·万里无云天一色》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荷叶龟·翠盖相扶两不攲》 《好事近·相见两无言》 《山居夏日·金锁笼窗日》 《简刘君秉·刘郎本是风尘外》 《次韵君俞瑞香》 《蝶恋花·为爱梅花如粉面

浣溪沙·再和原文及翻译赏析

浣溪沙·再和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次抱川客舍诗韵》 - - 成石璘 - - 守令分忧重,徒知院馆营。斯人善绥抚,此邑乐生成。下马门庭静,凭轩水石清。修治诚不易,去后察民情。
  • 古诗《新正重华宫茶宴廷臣及内廷翰林用八徵耄念之宝联句复得诗二律》 - - 弘历 - - 古稀庆典未教行,登八如前太矫情。制宝仍勤庶徵念,联篇惟冀众规呈。较于卫武年犹少,比似周宁铭以诚。机鉴豆觞资日用,丝纶况此系王贞。
  • 古诗《西湖酌别便欲过草堂因冗未果小诗二章奉寄稍凉当买舟相晤也》 - - 郯韶 - - 五月西湖载酒游,芰荷香里雨初收。黄蜂飞近花边坐,白鸟来依柳下舟。佩服尽从唐制度,笑谈不减晋风流。幽期莫更歌招隐,拟趁西风桂子秋。
  • 古诗《题含粹斋·近西得阴早》 - - 乾隆 - - 近西得阴早,信步为乘凉。遂造三间屋,坐来九夏长。堪因玩周孔,那拟傲羲皇。乳燕新雏引,风前自颉颃。
  • 古诗《琴罢歌邵子诗》 - - 吴与弼 - - 羁思乡心近若何,吾伊声罢听云和。美兹明月清风夜,细唱阳春白雪歌。
  • 古诗《偿薛肇明秀才桤木》 - - 王安石 - - 濯锦江边木有桤,小园封植伫华滋。地偏或免桓魋伐,岁晚聊同庾信移。
  • 古诗《闻蛙·青灯背壁夜微茫》 - - 文徵明 - - 青灯背壁夜微茫,閤閤群蛙正绕堂。细雨黄昏贫鼓吹,谁家青草旧池塘。年来水旱真难卜,我已公私付两忘。寄语繁声休强聒,吴城明日是端阳。
  • 古诗《奔牛道中大雪》 - - 赵执信 - - 北风吹船船欲裂,万里寒门吼飞雪。空濛江国气惨悽,宛转河流冰断绝。避地南来惜病身,图于煖日渐相亲。严寒随我不相舍,猬缩虫号恼杀人。
  • 古诗《可笑口号·可笑儿孙亦满眼》 - - 文同 - - 可笑儿孙亦满眼,朝朝庭下立参差。谓言饱读诗书去,憔悴如翁亦好为。
  • 古诗《忆前年今日·前年今日拜宸旒》 - - 吴与弼 - - 前年今日拜宸旒,天语亲承锡命优。几度忸怩疏薄质,洪钧浩荡若为酬。
  • 古诗《和庆云祥公韵》 - - 史鉴 - - 窗外栖禽薄暝烟,吴僧相对佛灯前。南能化后曹溪竭,何处人间复有禅。
  • 古诗《雨后鱼溪·但有开襟处》 - - 戴亨 - - 但有开襟处,相将兴不阑。路从渔父得,山许野人看。素尚虽难遂,幽寻亦自欢。乾坤容我放,未肯信衰残。
  • 古诗《和吕纪常奉使契丹》 - - 毕仲游 - - 雪压胡沙老上庭,春华虽减使华增。且看意气并人物,未说文章与吏能。靴淀早行围晓月,滹沱还渡坼春冰。红牙新下都司诰,异日应须五色绫。
  • 古诗《志喜·溪邑儿因旱久劳》 - - 林希逸 - - 溪邑儿因旱久劳,正愁无处问如何。童奴忽报行人说,中浣泉南得雨多。
  • 古诗《送王充老归旴江》 - - 王质 - - 风遣轻蒲趣去程,满江秋月碧纷纷。相看断雁情何极,同著征衫袂更分。千里固应俱对月,一樽安得再论文。从今竹枕蓬窗梦,不梦悬刀只梦君。
  • 古诗《寂寂·寂寂闭门坐》 - - 吴锡畴 - - 寂寂闭门坐,身閒心太平。 豆花含雨重,梧叶坐秋鸣。 道路风波恶,山林梦寐清。 少狂无复在,在减是诗情。
  • 古诗《书梁山杨氏亭壁》 - - 李新 - - 骑马英尘本不知,作新轩榭发幽奇。 缬云山色屏千曲,绣地花光春四时。 涤器讵须能赋客,力书自有起家儿。 心肝呕出无空处,一宿相酬不废诗。
  • 古诗《属邑·石窦泠泠注竹谿》 - - 王之道 - - 石窦泠泠注竹谿,谿光浮动软琉璃。 幽人爱玩不忍去,觅句坐惊红日西。
  • 古诗《垂涧藤·涧深连石壁》 - - 梅尧臣 - - 涧深连石壁,石上生长藤。 孤猿来自熟,缘之下复登。 赖无樵人迹,且免束薪蒸。
  • 古诗《海上·南营乍浦北南沙》 - - 顾炎武 - - 南营乍浦北南沙,终古提封属汉家。 万里风烟通日本,一军旗鼓向天涯。 楼船已奉征蛮敕,博望空乘泛海槎。 愁绝王师看不到,寒涛东起日西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