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子兰的诗 > 华严寺望樊川·万木叶初红原文及翻译赏析

华严寺望樊川·万木叶初红

朝代:唐代诗人:子兰时间:2017-05-26
万木叶初红,人家树色中。疏钟摇雨脚,秋水浸云容。
雪碛回寒雁,村灯促夜舂。旧山归未得,生计欲何从。

诗人子兰资料

华严寺望樊川作者子兰

子兰,唐末京都长安僧。生卒年及姓氏籍贯均不详,大约公元896年前后在世。他曾于唐昭宗时担任宫廷文章供奉,颇受信任。能诗善文,诗尤有名。其诗多为抒发感怀,直指时政之作。诗风高阔雄健,沉郁悲壮。今存..... 查看详情>>

子兰古诗词作品: 《夜直·大内隔重墙》 《悲长安·何事天时祸未回》 《饮马长城窟·游客长城下》 《诫贪·多求待心足》 《寄乾陵杨侍郎》 《赠行脚僧·世界曾行遍》 《太平坊寻裴郎中故宅》 《晚景·池荷衰飒菊芬芳》 《秋日思旧山·咸言上国繁华》 《晚景·池荷衰飒菊芬芳

华严寺望樊川·万木叶初红原文及翻译赏析

华严寺望樊川·万木叶初红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咏悔·清俸叨分卌万钱》 - - 江湜 - - 清俸叨分卌万钱,当时何不买闲田。一官此日看人饱,处处村庄大有年。
  • 古诗《丙戌除夜泊舟》 - - 徐瑞 - - 出山归隐计无成,舟泊菰丛胶断冰。记取东湖风雪夜,青荧一点隔林灯。
  • 古诗《赠黟县星学舒碧云》 - - 方回 - - 原夫官赋省题诗,何乃甘心改业为。场屋久忘涂注乙,星辰閒测斗牛箕。细看肖貌殊清彻,徐玩挥毫亦怪奇。闻道天文脩晋志,淳风会有立朝时。
  • 古诗《送承制刘兼济知原州》 - - 宋祁 - - 假节分州郡,抡才出将门。还提射声旅,并破护羌屯。尺诏方临遣,新书得细论。旃酋陪猎帐,戍校接欢樽。后伍鞬櫜密,前驱鼓吹喧。陇笳梅落怨,边阵月残奔。赤白犹传警,先零久负恩。行期雪家耻,三捷奏天阍。...
  • 古诗《荣寿·既与遐龄更与封》 - - 庄昶 - - 既与遐龄更与封,白头堂上坐春风。平生教子粗酬尽,此日青天盖已公。万古恩随黄纸下,千年功在此杯中。一官须了无涯分,老母年光尚未穷。
  • 古诗《菩萨鬘·桃花扇底桃花面》 - - 樊增祥 - - 桃花扇底桃花面。缦堂南畔曾相见。何处觅侯嬴。蹙修陈定生。前身红拂是。又与红绡似。合向手中持。小名香坠儿。
  • 古诗《嘲元中丞·莺里花前选孟光》 - - 段成式 - - 莺里花前选孟光,东山逋客酒初狂。素蛾毕竟难防备,烧得河车莫遣尝。
  • 古诗《中秋夜戏邀南村故人帖》 - - 陈振家 - - 云净天清桂子开,请君携月过溪来。拟挐星斗为糕点,再注银河入酒杯。会有山林随宴舞,更招岩籁载歌陪。倘然仍觉兴难尽,同赴蟾宫走一回。
  • 古诗《画兰·舶趠风下东吴舟》 - - 吴镇 - - 舶趠风下东吴舟,抔土移入漳泉秋。初疑紫莛攒翠凤,恍如绿绶萦青虬。猗猗九畹易消歇,奕奕百亩多淹留。轩窗相逢与一笑,交结三友成风流。
  • 古诗《金陵杂题·水榭新诗是戒香》 - - 钱谦益 - - 水榭新诗是戒香,横陈嚼蜡见清凉。五陵年少多情思,错比横刀浪子肠。
  • 古诗《甓社湖二章·北湾树色散霏霏》 - - 姚燮 - - 北湾树色散霏霏,南溆平山动翠微。下水上天云日满,万青一白鹭鹚飞。密防下泄资江闸,饱看行帆让石矶。安得明珠如月大,来从草木布光辉。
  • 古诗《李成寒林平野图》 - - 乾隆 - - 枯柯错出老松枝,漠漠寒皋欲雪时。忆向龙泉经一再,台怀此景每逢之。
  • 古诗《发贵阳留别大中丞杨公》 - - 查慎行 - - 纷纷桃李艳公门,驽钝如余尚服辕。明镜何私颜欲换,清谈无用虱空扪。人来江左名惭项,诗和舂陵格纪元。束缚倘酬知己分,敢随流俗说衔恩。
  • 古诗《白华园送客口号·残梦微茫逐水流》 - - 屈大均 - - 残梦微茫逐水流,送君帆席影沉浮。他时倘忆罗阳月,应有音书到石楼。
  • 古诗《临江关·我辈行觞乐》 - - 刘咸荥 - - 我辈行觞乐,饥民哭向天。蟹螯秋正好,鸿雁梦孤悬。日月闲中影,风雷劫后仙。桃源如可住,长作在山泉。
  • 古诗《与毛会侯·耆英洛社旧登坛》 - - 方登峄 - - 耆英洛社旧登坛,四十归来早罢官。赴召有谁谗贾谊,输租今已累儿宽。休嫌华发功名薄,毕竟青山岁月难。诗酒柴桑堪闭户,文章千古不凋残。
  • 古诗《高补之十月旦生朝一绝》 - - 郑刚中 - - 明光鉴赋为终篇,政恐前身是汉贤。 何似高门挂弧矢,汉家此日恰新年。
  • 古诗《孙思邈·药品用昆虫》 - - 刘克庄 - - 药品用昆虫,遂亏全活功。 至今仙未得,只在蜀山中。
  • 古诗《赠僧·尽日行方到》 - - 薛能 - - 尽日行方到,何年独此林。客归惟鹤伴,人少似师心。 坐石落松子,禅床摇竹阴。山灵怕惊定,不遣夜猿吟。
  • 古诗《秋夜独坐》 - - 王维 - -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