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钱澄之的诗 > 惠山秦氏园遇主人以新翁索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惠山秦氏园遇主人以新翁索诗

朝代:明代诗人:钱澄之时间:2023-04-08
秦氏园林风物清,最怜绕院引泉行。
平池淼淼来无际,曲涧淙淙去有声。
游女过桥思避客,主人窥竹早知名。
眼前诗料如何写,好待溪窗枕上成。

诗人钱澄之资料

惠山秦氏园遇主人以新翁索诗作者钱澄之

生卒:1612-1693。介绍:清安徽桐城人,原名秉镫,字饮光。明诸生。入清隐居不出,自称田间老人,与顾炎武、钱谦益、方以智、徐乾学兄弟等都有往来。学问长于经学,尤精于《诗》。文章颇..... 查看详情>>

钱澄之古诗词作品: 《哭仲兄湘之翁》 《麦园·先子逝矣》 《忆龙眠·零落山中伴》 《玉川门里有山径绝险可达万松坪是无可师手开看三叠泉孙鲁山再为剪刈诗以志之》 《客新城邀建阳王帅先饮郊外桂树下》 《与史趾祥别二十八年矣临发武水趾祥忽至悲喜之馀遽尔分手短述言怀》 《命子诗·惟王之国》 《过舍侄河上居》 《京口舟次寄刘臣向》 《九日策杖溪边废阁

惠山秦氏园遇主人以新翁索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惠山秦氏园遇主人以新翁索诗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呈清州倅·总是临民第一流》 - - 金九容 - - 总是临民第一流,高风壮节气横秋。自嫌流落仍无分,未共僧窗秉烛游。
  • 古诗《阳台梦·代闺人答谢》 - - 汪懋麟 - - 鸧鹒含冤栖杨柳。啼残妒妇声声丑。小蛮樊素属才人,怪他偏曰否。千金妆自解,薄换娉婷行酒。但教双拜谢怜才,百事从君有。
  • 古诗《传经院壁画松》 - - 郑谷 - - 危根瘦尽耸孤峰,珍重江僧好笔踪。得向游人多处画,却胜涧底作真松。
  • 古诗《李生器所恃·防病须防未病时》 - - 许衡 - - 防病须防未病时,病临休恃药能医。寸疮溃处全身死,一息差来五脏危。禁盗莫如先禁博,存毛未必胜存皮。万般补养终成伪,只有操心是要规。
  • 古诗《山家·陡绝忽夷旷》 - - 陈毓秀 - - 陡绝忽夷旷,山农占几家。远峰青露髻,晚稻白开花。沙软牛羊卧,溪深鹅鸭哗。亭能宽著我,坐此揽烟霞。
  • 古诗《节庵送钟山书院祭肉赋谢》 - - 林旭 - - 无由陪祭从门生,逮贱分尝感盛情。一一斯文斯道寄,有神尚冀锡聪明。
  • 古诗《请告·劙了柔桑种薄田》 - - 汪琬 - - 劙了柔桑种薄田,好骑觠角日周旋。槿篱深处柴门迮,不要安车特地悬。
  • 古诗《登天竺灵隐寺上方》 - - 赵湘 - - 寺高傅绝顶,一到即忘机。夜月逢僧早,秋云出树微。磬边岩狖过,窗外海雕飞。欲下莓苔磴,题名却惜归。
  • 古诗《蝶恋花·芳草天涯离别久》 - - 冯幵 - - 芳草天涯离别久。襟上愁痕,点检新兼旧。春色已看浓似酒。却教人在春前瘦。天末春青都上柳。著意低回,消息寻常有。绿意红情携满袖。玉箫声里斜阳后。
  • 古诗《师夔令尹作树石图以寄其友黄君复纪别时之景也阅而有赋二绝》 - - 林弼 - - 画图诗句两清新,远向邮筒寄故人。惆怅宿云双墨桧,碧纱零落满埃尘。
  • 古诗《江行·焦岩眠食地》 - - 陈三立 - - 焦岩眠食地,残梦带江声。云物成孤注,藤萝换嫩晴。魂应归蜀道,吟忆对吴烹。隔浪陈居土,蹉跎望古情。
  • 古诗《山行赠仁甫》 - - 严嵩 - - 万峰云度壑,孤寺雨鸣溪。马渡溪前水,疑怜锦障泥。
  • 古诗《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照眼猩猩茜草红》 - - 纪昀 - - 照眼猩猩茜草红,无人染色付良工。年年驿使驰飞骑,只疗秋塍八蜡虫。
  • 古诗《哭敬美弟·一口空龈两鬓星》 - - 王世贞 - - 一口空龈两鬓星,可能知己不凋零。那堪此夜山阳笛,吹到原头病鹡鸰。
  • 古诗《惜蛾·栩栩微虫亦可哀》 - - 刘绎 - - 栩栩微虫亦可哀,拼将性命等飞灰。移灯劝尔姑休息,莫再轻身蹈火来。
  • 古诗《原武按堤·堤防兴作几时休》 - - 郭祥正 - - 堤防兴作几时休,自笑羸骖不少留。身与春风来郑国,心随汴水到扬州。无功便合归耕去,有命宁烦枉道求。白日西沉更回首,问人何处是重楼。
  • 古诗《倦极·倦极得凉意自适》 - - 赵文 - - 倦极得凉意自适,芒席何必殊桃笙。啼鸟一声扇堕地,我睡已足非渠惊。
  • 古诗《偶成·金沙溪上柳条齐》 - - 复初恢公 - - 金沙溪上柳条齐,白鸟群飞落照低。 十里荷花红胜锦,好山都在画桥西。
  • 古诗《和翰林吴舍人兄弟西斋》 - - 顾况 - - 君家诚易知,易知复难同。新裁尺一诏,早入明光宫。 西斋何其高,上与星汉通。永怀洞庭石,春色相玲珑。 久怀巴峡泉,夜落君丝桐。信是怡神所,迢迢蔑华嵩。 鸟飞晴云灭,叠嶂盘虚空。君家诚易知,易知意难穷。...
  • 古诗《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 - 杜甫 - -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