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姚合的诗 > 寄杜师义·出处难相见原文及翻译赏析

寄杜师义·出处难相见

朝代:唐代诗人:姚合时间:2017-05-03
出处难相见,同城似异乡。点兵寻户籍,烧药试仙方。
事校千般别,心还一种忙。黄金如化得,相寄亦何妨。

诗人姚合资料

寄杜师义作者姚合

姚合(约779-约855),中国唐代著名诗人。陕州(今河南陕县)人,祖籍吴兴。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授武功主簿。历任监察御史,金、杭二州刺史、刑部郎中、给事中等职,终秘书少监。世称姚武功,其诗派称武功体。姚合在..... 查看详情>>

姚合古诗词作品: 《送卢二弟茂才罢举游洛谒新相》 《武功县中作·县去帝城远》 《武功县中作·门外青山路》 《敬宗皇帝挽词》 《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 《石濑·散漫复潺湲》 《寄无可上人·十二门中寺》 《送王嗣之典仪城》 《寄送卢拱秘书游魏州》 《腊日猎·健夫结束执旌旗

寄杜师义·出处难相见原文及翻译赏析

寄杜师义·出处难相见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雯水师像·如意指挥去》 - - 毛奇龄 - - 如意指挥去,天花满空山。当年参石雨,曾坐天花间。
  • 古诗《叶法善掘地得古曲几上十八字歌》 - - 唐鬼怪诗 - - 岁年永悲,羽翼殆归。哀哉罹殃苦,令我不得飞。
  • 古诗《客中夏夜即事》 - - 陈藻 - - 上缀珠玑为屋盖,旁堆翡翠作屏风。醉翁不见身贫贱,卧向凉飙清露中。
  • 古诗《游清凉寺·策杖及山麓》 - - 陈法 - - 策杖及山麓,已觉心清凉。登顿出高阁,凭栏俯江光。天风左右来,飘摇吹我裳。竹树散清影,茗碗有余香。何当执热时,披襟此翱翔。
  • 古诗《题杜友绍画梅》 - - 洪繻 - - 孤山有梦即家乡,鹤骨虬枝雪月傍。我比林逋疏更懒,爱君疏影当闻香。
  • 古诗《纪事诗·野色苍茫隔柳堤》 - - 张英 - - 野色苍茫隔柳堤,名山多在帝城西。青郊缓引黄金勒,白马轻翻碧玉蹄。
  • 古诗《清明喘息·飞白双钩又不分》 - - 钱谦益 - - 飞白双钩又不分,丹铅甲乙正纷纷。针锋小字巾箱本,狼藉僮奴满陌焚。
  • 古诗《纪梦·夜梦走西陆》 - - 李梦阳 - - 夜梦走西陆,半天落金城。天门两壁开,见之骇心情。大江横其西,落日悬金盆。日流江波涌,霞彩照乾坤。我问此何方,云是涌金门。挥手上云楼,邂逅钱世恩。把袂凌天梯,笑倒黄金樽。袖出石室诀,饮我金茎露。人区沓难托,东指蓬莱路。梦醒不见君,空江暝烟雾。...
  • 古诗《山行·禽声戛玉琤如堕》 - - 陈宓 - - 禽声戛玉琤如堕,蝶翅新妆粉欲飞。山静物闲无一事,却嫌钓叟下鱼矶。
  • 古诗《甘州·题赵渔亭诗集》 - - 蒋春霖 - - 恨西风吹澹白鸥心,吟诗鬓毛斑。任霜枝啼碧,舍南有竹,蠹粉空乾。猛折芙蓉江上,老去觉春宽。百尺珊瑚冷,烟雾渔竿。长记五陵豪事,唤银筝催客,玉铗光寒。泻龙头春酒,咳唾乱珠盘。又万感沧溟变石,问桃华流水几人闲。还搔首,向松门外,愁看秋山。...
  • 古诗《旧友陈基六相遇于新竹吟坛口占绝句见赠。即用原韵口占两绝以报》 - - 许南英 - - 陶公解组官书晋,和民韬光璞抱荆。时地限人毋自苦,故山猿鹤有同行!
  • 古诗《和陶诗·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 - 李贤 - - 古人英华发,良由和顺积。果能蹑前踪,未必今匪昔。安得九霄上,矫然奋六翮。宗社孰扶持,忍使中原隔。试观春秋人,尚报东门役。而我处畎亩,坐阅岁华易。蓄志嗟莫申,此意向谁析。孔明去云久,空怜庙前柏。...
  • 古诗《雨后鱼溪·昨苦泥途滑》 - - 戴亨 - - 昨苦泥途滑,今来霁景分。诗情随笠屐,林壑绝埃氛。白石蒸残雨,青天补漏云。往还行径熟,鸥鸟久为群。
  • 古诗《画古木幽篁》 - - 丁鹤年 - - 碧海珊瑚树,清湘翡翠毛。无因将寄远,日暮寸心劳。
  • 古诗《惜分钗·柔肠腻。横波细》 - - 程颂万 - - 柔肠腻。横波细。一眶秋水盈盈泪。盼天边。月儿圆。记得初三,弓样眉尖。纤。纤。千金意。双蛾翠。倾城得似延年妹。病婵娟。最堪怜。孤负莺花,二月春天。恹。恹。 
  • 古诗《曹娥庙·曹娥庙前秋草来》 - - 潘阆 - - 曹娥庙前秋草来,曹娥庙里秋月明。扁舟一夜炯无寐,近听潮声似器声。
  • 古诗《次韵李汉老参政重阳前游泉州东湖》 - - 曹勋 - - 郊亭十里绕风漪,一鉴光涵万象微。 胜址几年因事废,遗芳今日识公归。 凤山前直供晨翠,鲸海旁连涨夕晖。 少并江湖鱼钓乐,绿蓑青笠鳜鱼肥。
  • 古诗《杂诗·流泉隋石壁》 - - 曹勋 - - 流泉隋石壁,清韵传幽林。 讵知水石韵,可契琴筑音。 支筇听之久,凉风吹衣襟。 更待月下来,同我清夜吟。
  • 古诗《丁卯元日·北关南荡霁华开》 - - 刘克庄 - - 北关南荡霁华开,辇御端门肆眚回。 野老相逢谈圣德,散斋蔬素到燔柴。
  • 古诗《采菱图·苕溪秋高水初落》 - - 杜琼 - - 苕溪秋高水初落,菱花已老菱生角。 红裙绿髻谁家人,小艇如梭不停泊。 三三两两共采菱,纤纤十指寒如冰。 不怕指寒并刺损,只恐归家无斗升。 湖州人家风俗美,男解耕田女丝枲。 采菱郎是采桑人,又与家中助生理。 落日青山敛暮烟,湖波十里镜中天。 清歌一曲循归路,不似耶溪唱采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