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郑清之的诗 > 经佛偈答·生老生来病已深原文及翻译赏析

经佛偈答·生老生来病已深

朝代:宋代诗人:郑清之时间:2018-03-22
生老生来病已深,炙瘢着艾复难禁。
六根四大元无有,何处求师下一针。

诗人郑清之资料

经佛偈答·生老生来病已深作者郑清之

郑清之(1176年-1251年)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人,南宋宰相。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参与拥立宋理宗,历任光禄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等要职,权臣史弥远死后接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卫..... 查看详情>>

郑清之古诗词作品: 《闲中偶成·病觉身名小》 《赐第登楼·病思归心走兔》 《南坡口号·谁将春晚作冬看》 《香山猫食粥》 《再和前韵·遂初雅喜赋天台》 《客有诵袁蒙斋得雨酬倡之什辄赓元韵志喜也呈》 《上清宫·上清日腹正便便》 《赠谈命陈总属》 《冬节忤寒·菊坡笔挽千钧力》 《出市得鳜鱼成六言

经佛偈答·生老生来病已深原文及翻译赏析

经佛偈答·生老生来病已深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陕甘总督勒保奏报雨雪深透情形诗以志慰》 - - 弘历 - - 三春南北省,率已报膏沾。兹接陕甘奏,普叨雨雪兼。寒暄地有异,耕种候无淹。壤瘠民贫处,西瞻句慰拈。
  • 古诗《送僧南归·门外青山翠作堆》 - - 成廷圭 - - 门外青山翠作堆,好怀能为故人开。浮杯不渡清淮水,却过西轩看竹来。
  • 古诗《自喜·自喜传家物》 - - 郑文康 - - 自喜传家物,传家有旧编。当时修谱者,特记孝宗年。
  • 古诗《立夏摘并蒂玉蝶梅子》 - - 彭孙贻 - - 孪生酸措大,同产合欢丛。花前庄叟梦,吹醒楝花风。
  • 古诗《齐天乐·素心兰和敦甫韵》 - - 易顺鼎 - - 湘天万古飞明月,珠光照来波路。影外论交,香中写意,曾共灵均心许。藏愁不住。已销尽幽春,一痕犹露。却笑人间,千红冷暖甚情趣。乾坤几分清气,算无芳占得,全染襟素。恩怨都平,悲欢总澹,花国自成朝暮。仙禅合处。是空色同修,玉昙琼树。夜蹋鱼云,来听瑶瑟语。...
  • 古诗《客中移居·一室迁居数》 - - 许继 - - 一室迁居数,溪山客思中。琴书经晓露,门巷入秋风。解榻非徐稚,开樽有孔融。相携看剑气,贯斗夜如虹。
  • 古诗《叙州弟挽诗·与女为兄弟》 - - 魏了翁 - - 与女为兄弟,前年五十年。并驱骖接革,偕立雁羞肩。此意春融泄,中年俗纠缠。每期身蚤退,白首对床眠。
  • 古诗《乾道元年册皇太子》 - - 郊庙朝会歌辞 - - 我礼备成,我驾言旋。降坐而跸,奏鼓渊渊。国本既定,保佑自天。克昌厥后,何千万年。
  • 古诗《虎迹·白额频频夜到门》 - - 韦庄 - - 白额频频夜到门,水边踪迹渐成群。我今避世栖岩穴,岩穴如何又见君。
  • 古诗《依韵谢圆机送梅绝句》 - - 晁说之 - - 扬州梅发莫依依,曾得何郎一首诗。漫有渡江来小庾,始从今日得佳辞。
  • 古诗《雪中送别姚元白还金陵》 - - 欧大任 - - 寒城一以别,晓骑发卢沟。燕代千山过,关河大传游。鸡声惊叠鼓,雪片乱征裘。去听江南笛,应思倦客愁。
  • 古诗《冬·北风多雪霜》 - - 李新 - - 北风多雪霜,严冬无劲草。独有青青松,岁寒能自保。坐歌凤凰曲,心驰千里道。歌声徒绕梁,谁知此怀抱。
  • 古诗《赠樊秀才·忆昨承恩乞鉴湖》 - - 吴当 - - 忆昨承恩乞鉴湖,几回清梦谒神都。葡萄天马来边徼,粳稻云帆出越吴。旸谷吠晨惊蜀犬,神祠乘夜托城狐。龙钟卧病空筹策,万里云霄羽翮孤。
  • 古诗《李判府五马图》 - - 罗泰 - - 黄堂时并驾,紫陌事驱驰。导从归来晚,傒官控秣时。腾身思渥水,弄景忆瑶池。西上还家日,应辞白玉羁。
  • 古诗《读宋史偶笔》 - - 成鹫 - - 从来吾道本虚公,雒蜀何因有异同。端礼门前书姓氏,原来都在党碑中。
  • 古诗《黔西道中·暗雨黔西路》 - - 林徵韩 - - 暗雨黔西路,凌晨结伴行。马蹄循虎迹,人语杂猿声。旧里余荒井,空山冷废城。不毛嗟此地,禁得几鏖兵。
  • 古诗《鹭·素狎沙鸥水国盟》 - - 徐集孙 - - 素狎沙鸥水国盟,一生踪迹任飘零。 漫夸霜雪精神别,难洗虾鱼气习腥。 点破青山成晓画,飞来红蓼称秋汀。 江湖出入风波里,比着胎仙欠典刑。
  • 古诗《题竹·山磎荦确雾冥冥》 - - 张嵲 - - 山磎荦确雾冥冥,瘦笋初从石罅生。 开图细想经过地,记得南山步晚晴。
  • 古诗《次韵清虚同访李园》 - - 黄庭坚 - - 年来高兴满蓴丝,寒薄春风骀荡时。 稍见燕脂开杏萼,已闻香雪烂梅枝。 老逢乐事心犹壮,病得新诗和更迟。 何日联镳向金谷,拟追仙翼到瑶池。
  • 古诗《明发青塘芦包》 - - 杨万里 - - 青塘无店亦无人,只有青蛙紫蚓声。 芦荻叶深蒲叶浅,荔支花暗练花明。 船行两岸山都动,水入诸村海旋成。 回望越台烟雨外,万峰尽处五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