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方岳的诗 > 敬亭道中·小谢曾临郡原文及翻译赏析

敬亭道中·小谢曾临郡

朝代:宋代诗人:方岳时间:2017-12-04
小谢曾临郡,山应自识诗。
空余春草梦,无复敬亭碑。
暝色如相觅,秋云不受吹。
买鱼寻宿处,烟水有茅茨。

诗人方岳资料

敬亭道中·小谢曾临郡作者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字元善,号秋崖,又号菊田。徽州祁门(今属安徽)人,一说台州宁海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 查看详情>>

方岳古诗词作品: 《三禽言·不如归》 《清明日舟次吴门》 《山中·溪村杨柳好藏鸦》 《山行·住世间须出世间》 《次韵山居·孤亭危受众峰朝》 《次韵叶兄云崖》 《瓜洲晚渡·天地中间一叶舟》 《次韵程兄投赠》 《守邵阳·吾道一而已》 《道中即事·春泥滑滑欲溅裾

敬亭道中·小谢曾临郡原文及翻译赏析

敬亭道中·小谢曾临郡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凌波仙子·十郎上》 - - 汤显祖 - - 十郎上:河鼓初諠太液池。九华灯里动星辉。绳河暗度寻源使。还及瓜期。
  • 古诗《曾氏北园·十年不折江南春》 - - 邹浩 - - 十年不折江南春,亭下双梅是故人。凭仗开时属青翼,已判飞雪满悬鹑。
  • 古诗《题荆山同年诗册》 - - 刘绎 - - 诗真原本性情真,开卷如亲对故人。谁料十年风景别,不堪重与话前因。
  • 古诗《相重诗·驱马清渭滨》 - - 无名氏 - - 驱马清渭滨,飞镳犯夕尘。川波张远盖,山日下遥轮。柳叶眉行尽,桃花骑转新。
  • 古诗《风入松·蜀州雅集听天放楼主人抚琴赋此归之》 - - 王蛰堪 - - 谁翻古调唤清听,婉妙别箫笙。霜弦拈挑依徊处,作千转漫遣消凝。寒渚渔樵曾话,高山流水堪盟。虞山旧脉许新承,秋尽草还生。神魂小逐云中鹤,动孤吟冷却茶觥。苍鬓无言已醉,青衫有泪先零。...
  • 古诗《林德敷·圣后乘元化》 - - 郑善夫 - - 圣后乘元化,江湖思致身。君居财赋地,况作庙堂臣。勋业时堪就,鲈莼兴莫新。何当逐狐鼠,同看帝城春。
  • 古诗《咏孩子·嘉客会初筵》 - - 严维 - - 嘉客会初筵,宜时魄再圆。众皆含笑戏,谁不点颐怜。绣被花堪摘,罗绷色欲妍。将雏有旧曲,还入武城弦。
  • 古诗《浣溪沙·去岁称觞近玉颜》 - - 汪东 - - 去岁称觞近玉颜。今年飞梦阻千山。蕊珠宫阙有无间。不信便成生死别,祗怜长觉笑啼难。一镫挑尽夜漫漫。
  • 古诗《菩萨蛮·朔朔风吹散三更雪》 - - 纳兰性德 - - 朔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 古诗《三闾庙·汨罗沈自昔》 - - 陈子升 - - 汨罗沈自昔,安问后人怜。古庙临湘水,秋兰薰楚天。巫歌村社鼓,客至洞庭船。惭愧生斯世,长沙泪洒然。
  • 古诗《挽陈其美联·矢志殄元凶》 - - 丁克涛 - - 矢志殄元凶,决心毅力,孰如公者;昨宵惊噩耗,素车白马,宁堪我乎。
  • 古诗《送印禅师赴雪窦》 - - 周孚 - - 师子峰高压白云,当时此老最尖新。百年旧事谁昭洗,今日南来又蜀人。
  • 古诗《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 - 裴迪 - - 恨不逢君出荷蓑,青松白屋更无他。陶令五男曾不有,蒋生三径枉相过。芙蓉曲沼春流满,薜荔成帷晚霭多。闻说桃源好迷客,不如高卧眄庭柯。
  • 古诗《送樊秀才召倪先生》 - - 彭汝砺 - - 群言分散寄遗经,天乞吾侪照未明。犹惜是非迷后世,旁求规矩遗诸生。骐驎始信能千里,雕鹗终须看一鸣。杖屦从容问孤迹,为言心寄海边城。
  • 古诗《意在亭·绿水古今流不尽》 - - 李俊民 - - 绿水古今流不尽,好山前后势相连。适来荷蒉者谁子,应笑有心哉此贤。
  • 古诗《李公择山房·碧落仙官侍玉除》 - - 孔武仲 - - 碧落仙官侍玉除,至今遗迹在匡庐。 当时兄弟俱年少,他日归荣比二疏。 松篁入路水溅溅,自是庐山小洞天。 尽道秀才心好静,谁知风骨是真仙。
  • 古诗《闻百舌·圆吭百舌语千般》 - - 郑刚中 - - 圆吭百舌语千般,岂是春来不耐闲。 为见幽人无与语,故来相对作闲关。
  • 古诗《劝农香山》 - - 丁逢 - - 宿云留润欲侵衣,草长山腰路溅泥。 映屋画图花远近,接畦湍濑水高低。 人趋南亩生涯乐,春入东灾土脉齐。 说与老农还自笑,近来辛苦惯扶犁。
  • 古诗《原隰荑绿柳》 - - 温庭筠 - - 迥野韶光早,晴川柳满堤。拂尘生嫩绿,披雪见柔荑。 碧玉牙犹短,黄金缕未齐。腰肢弄寒吹,眉意入春闺。 预恐狂夫折,迎牵逸客迷。新莺将出谷,应借一枝栖。
  • 古诗《寻少室张山人闻与偃师周明府同入都》 - - 岑参 - - 中峰炼金客,昨日游人间。叶县凫共去,葛陂龙暂还。 春云凑深水,秋雨悬空山。寂寂清溪上,空余丹灶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