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乾隆的诗 > 静宜园·雨香馆原文及翻译赏析

静宜园·雨香馆

朝代:清代诗人:乾隆时间:2023-04-07
出云峰更秀,酿雨地斯灵。
景写一空白,膏苏万陇青。
悦心惟乐岁,养志奉慈宁。
何必刘宾客,端称以德馨。

诗人乾隆资料

静宜园·雨香馆作者乾隆

乾隆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雍正皇帝第四个儿子,母亲孝圣宪皇后钮..... 查看详情>>

乾隆古诗词作品: 《惠山园·墨妙轩》 《舟过万寿寺·露虫声里岸旋移》 《题纳翠楼·楼名纳翠岂虚言》 《丰泽园演耕·岁举何须习》 《景明楼赏荷·层构巍临内外湖》 《祈谷斋居·微霰虽飘望密零》 《赐直》 《文徵明松阴听瀑图》 《是日宴间复成六韵》 《玉冠峰·一峰高下叠

静宜园·雨香馆原文及翻译赏析

静宜园·雨香馆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为退谷画巫山图并题》 - - 黎简 - - 作此巫山十二图,与君相对足清娱。山头独坐谁家客,赋手兰台宋大夫。
  • 古诗《醉石·我醒石不醒》 - - 伍瑞隆 - - 我醒石不醒,我醉石自醉。不学石上禅,得此石上趣。
  • 古诗《临终偈·不到清泉白石边》 - - 刘尧夫 - - 不到清泉白石边,却来城市走喧喧。夜来一派银潢水,泻向琼台玉槛前。
  • 古诗《常山卧雪亭·卧雪常山馆》 - - 方豪 - - 卧雪常山馆,孤吟气转雄。若逢洛阳令,闭户不相通。
  • 古诗《题二妃庙·黄陵庙前春已空》 - - 李群玉 - - 黄陵庙前春已空,子规啼血滴松风。不知精爽归何处,疑是行云秋色中。
  • 古诗《水龙吟·杨花用东坡韵》 - - 黄懿娴 - - 更番急雨催花,柔魂悄共愁红坠。萧条倦旅,寻春无迹。漫萦幽思,困惹眠萍,快游蓬海,绿窗虚闭。怅天涯绕遍,归来月夜,又花外鹃声起。岁岁芳草空老,怅西崦夕阳难缀。徘徊欲驻,离情初载,因风已碎。入梦疑圆,穿帘似雪,懒随流水。剩盈盈几点,琳腴闲傍,化词入泪。...
  • 古诗《豫章南浦亭泊舟》 - - 范成大 - - 绣槛临沧渚,牙樯插暮沙。浦云沉断雁,江雨入昏鸦。野旷天何近,春寒岁未华。来朝风一席,随处且浮家。
  • 古诗《满江红·令门人和》 - - 李道纯 - - 采药归来,这鼎器乾金铸写。那些儿道理,全凭主者。先把根尘都扫尽,从前熟处休沾惹。问行工进火事如何,凭般若。五雷车,青龙扯。烧山符,心铸写。更涤虑洗心,灵泉浇洒。九转功成丹道毕,一灵真性还虚也。那赤条条地法王身,无可把。...
  • 古诗《次韵仲至·能道意中事》 - - 韩淲 - - 能道意中事,诗来看复嗟。春风殊作恶,春雪固能佳。引玉下梅萼,输金上柳芽。睡翁山水县,隔竹定敲茶。
  • 古诗《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 - - 苏轼 - - 鲛绡剪碎玉簪轻,檀晕妆成雪月明。肯伴老人春一醉,悬知欲落更多情。
  • 古诗《咏史·主父希世者》 - - 刘敞 - - 主父希世者,画策妙纵横。指麾一言用,震动诸侯惊。日暮临远涂,中道方倒行。不忍藜藿食,意从五鼎烹。宁知鹿门翁,白首长躬耕。天下非所保,功名安足营。
  • 古诗《游栖霞·吾与空门友》 - - 周文璞 - - 吾与空门友,相扶历芳甸。天机久深妙,梵本亦贯穿。徐驰得幽欣,济胜惬孤愿。宿芽发轻苞,寒卉抱短艳。鹿走风生林,僧归云入殿。寺从齐梁来,诸彦题品遍。安知千岁后,未叹陵谷变。...
  • 古诗《西直门外即事》 - - 乾隆 - - 露重晓烟微,菁葱遍近畿。骋眸林叶张,惬意麦苗肥。锦蝶随花乱,黄鹂选树飞。凉风驱急雨,忽湿侍臣衣。
  • 古诗《读郑所南先生集》 - - 黄节 - - 琴绝风高意早灰,先生厌世尚徘徊。已无片土栽兰蕙,瑟瑟河山更可哀。
  • 古诗《题抱琴图·童子携琴过野桥》 - - 史谨 - - 童子携琴过野桥,松阴夹路草萧萧。知君不是花奴手,未必侯门肯见招。
  • 古诗《桂殇·肇锡嘉名自木公》 - - 钱谦益 - - 肇锡嘉名自木公,悬弧便拟付彤弓。桂宫迢递丹枝剪,姓氏长留在月中。
  • 古诗《喜东亭弟滇归见过》 - - 查慎行 - - 艰辛怜远别,欢喜报初归。万事付弹指,一门多拂衣。侵晨移尔艇,触热扣吾扉。相对成三老,人间此会稀。
  • 古诗《胡卿才时思亭》 - - 释德洪 - - 祇今冢木上云雨,想见音容无恙时。竟作怀归恋云舍,空馀泪眼看风枝。功名未洗终天恨,岁月难忘罔极悲。已觉夜林无触鹿,但看几砚出灵芝。
  • 古诗《致政鲁奉议挽诗》 - - 汪藻 - - 泽国今耆旧,于君见典刑。居乡乘款段,生子得宁馨。綵服供春酌,银章慰暮龄。谁知云雾里,忽失少微星。
  • 古诗《送房处士闲游》 - - 李群玉 - - 采药陶贞白,寻山许远游。刀圭藏妙用,岩洞契冥搜。 花月三江水,琴尊一叶舟。羡君随野鹤,长揖稻粱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