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胡士莹的诗 > 纪念杜甫二绝·民间疾苦诗千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纪念杜甫二绝·民间疾苦诗千首

朝代:现代诗人:胡士莹时间:2019-03-08
民间疾苦诗千首,旷代天教挺此才。
报国艰难趋凤阙,麻鞋破袖贼中来。

诗人胡士莹资料

纪念杜甫二绝作者胡士莹

胡士莹,字宛春,室名霜红簃。平湖人。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范围主要为说唱文学、戏曲、小说三个方面,而以话本小说的研究成就最大。中华书局出版的《话本小说概论》,是他的代表作。善书法,亦能画,又..... 查看详情>>

胡士莹古诗词作品: 《夜飞鹊·红栏印江水》 《徐村即景·积肥修筑庆丰穰》 《挽诗·从此人天隔》 《无题·画楼西畔桂堂东》 《曲玉管·雁尾书新》 《木兰花令·故园花事垂垂浅》 《无题·雨打湘灵五十弦》 《敬渊以悼亡诗五十篇见示爰题其后》 《玉京秋·秋梦阔》 《采桑子·烛花惯傍愁鸾泣

纪念杜甫二绝·民间疾苦诗千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纪念杜甫二绝·民间疾苦诗千首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送永州李使君》 - - 金九容 - - 二水风流是永州,髯郎持节赋清游。少年昔日曾肠断,安得从君共倚楼。
  • 古诗《题司马温公史草》 - - 郑元祐 - - 典午渡江后,盗臣接迹起。由其创业初,所事不以理。温公成通鉴,善恶悉就纪。心画既严正,形见在藁纸。藁盖人所忽,敬慎不少弛。固宜公之心,天地同终始。
  • 古诗《比邻单行人招饮述官粤时龙脊之战赋赠》 - - 田雯 - - 白版三间屋,同君僦舍时。短墙闻击缶,独树怪题诗。小部凉州曲,寒钟太乙祠。巷南与巷北,舍尔复何之。
  • 古诗《溯春词六章·美人双玉玦》 - - 姚燮 - - 美人双玉玦,素女九张机。相望帘栊密,潜听笑语稀。晨星窥鹊梦,秋月冻荷衣。扫阁寻残舄,苔花上襻肥。
  • 古诗《中秋喜晴·连晨苦雨怅淹留》 - - 查慎行 - - 连晨苦雨怅淹留,地近梁园客勌游。梦里无花谁劝酒,天边得月且登楼。城围老柳吹笳夕,露洒寒螀击柝秋。却记去年今夜会,满堂丝竹醉湖州。
  • 古诗《读宋元人诗集》 - - 傅子馀 - - 急流岂有回头地,宁夏无功句漫新。台上休提沙似雪,道旁行见柳成薪。谁为幕下知音者,独作灯前刻意人。诗类长公豪健处,不因汗马误吟身。
  • 古诗《句·昔时说易希程氏》 - - 赵必橦 - - 昔时说易希程氏,今日传经愧伏生。
  • 古诗《书绅二法辞·心如常满杯》 - - 晁迥 - - 心如常满杯,所以明知足。心似不燃火,所以明无欲。二法可行持,书绅聊自勖。
  • 古诗《水芙蓉·万里名花蜀上分》 - - 贝琼 - - 万里名花蜀上分,澄红浑似锦江濆。夜承仙掌三清露,春剪巫山一片云。未许王家誇少妇,还从卓氏妒文君。所思欲寄知何处,雁断天南日色醺。
  • 古诗《随牒光州留别广陵诸公》 - - 欧大任 - - 吏隐淮南爱薜萝,居閒宾客日相过。云蒸讲论淹中久,星聚衣冠许下多。病后尊犹倾北海,别来人或忆西河。不须握管推能赋,五十功名鬓易皤。
  • 古诗《胡生行·广陵胡生少且孤》 - - 王廷陈 - - 广陵胡生少且孤,十五已作奔窜徒。踪迹彷佛不可诘,向人长跪乞为奴。苦遭恶少相窘迫,饮令行酒乘前驱。片语不投怒詈起,鞭笞竟百臀无肤。季布髡钳不辞辱,范雎折摺仍见拘。夜半群奴解其缚,生也遂得踰垣逋。顷来江上始一见,造次能将书自荐。畏途倚藉即交亲,杯酒酣歌忘贫贱。乍喜仍愁若...
  • 古诗《立秋二绝·折枝楸叶起园瓜》 - - 范成大 - - 折枝楸叶起园瓜,赤小如珠咽井花。洗濯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
  • 古诗《天宫寺僧寅叔恭藏宋王元之诗因次韵》 - - 朱德润 - - 隔屋长松覆满斋,童年竹马记频来。讲堂经罢僧修史,京国人归袖惹埃。古佛岁深花蠹铁,长廊春净雨生苔。尘缘未结东林社,禅榻留茶日暮回。
  • 古诗《宋九青给谏将联诗社诗以商之》 - - 郭之奇 - - 移风真首务,观世本文心。历探情声始,返思得失林。欲求人尽我,不令古无今。一往同孤尚,千秋讵可禁。
  • 古诗《美人览镜·对影照微红》 - - 吴绮 - - 对影照微红,含愁锁双翠。却怪镜中人,如何亦垂泪。
  • 古诗《送汝弼赴潭倅》 - - 徐积 - - 不作长沙行,湖湘少斯客。洁身不可污,好义是所积。口不出巧言,面不为邪色。谁可谋定交,斯人不可失。
  • 古诗《小溪·岩断沙冲水刮摩》 - - 钱大昕 - - 岩断沙冲水刮摩,如拳如卵又如梭。只疑石丈痴顽甚,也有胸中磊块多。
  • 古诗《哭亡友·遗物犹存不忍提》 - - 薛青萍 - - 遗物犹存不忍提,骨灰何日返汾西。天长地久无穷恨,化作春风杜宇啼。
  • 古诗《罗汉行道峰》 - - 陈岩 - - 碧眼禅师锡振空,石头无路不相通。俯看尘世三千界,总在空花起灭中。
  • 古诗《金陵禁林有感》 - - 潘阆 - - 六代繁华难重问,此时兴废动吟情。空流一带秦淮水,朝暮惟闻鸣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