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刘因的诗 > 金太子允恭墨竹·手泽明昌秘阁收原文及翻译赏析

金太子允恭墨竹·手泽明昌秘阁收

朝代:元代诗人:刘因时间:2023-04-05
手泽明昌秘阁收,当年缇袭为谁留?
露盘流尽金人泪,应恨翔鸾不解愁。

诗人刘因资料

金太子允恭墨竹作者刘因

刘因(1249年-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元雄州容城人,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刘因父祖皆为金朝人,故他自视为亡金遗血,元灭南宋,他屡作哀宋之文,思想感情与元蒙一直格格不入。至元十九年,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 查看详情>>

刘因古诗词作品: 《和咏三良·江山错如绣》 《寒食道中·簪花楚楚归宁女》 《庚辰元日·曾记西湖酒一卮》 《明河秋夕图·明河澹澹纵复横》 《醉梨·白雪春香洗未残》 《宿洪崖观·云山不受壮心降》 《南乡子·张彦通寿》 《吴山夜雪图·江南无寒岁》 《海南鸟·越鸟群飞朔漠滨》 《书堂旅夜·少小抱孤苦

金太子允恭墨竹·手泽明昌秘阁收原文及翻译赏析

金太子允恭墨竹·手泽明昌秘阁收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勘透·荣华勘透总为空》 - - 陈振家 - - 荣华勘透总为空,巢许严光心境同。藉草暖于刘秀榻,栖山清过未央宫。纷争扰扰沽名者,闲放昏昏嗜睡翁。抱璞难逢青眼客,不如归隐万山中。
  • 古诗《历劫吟·龙蛇入梦鵩哀鸣》 - - 张洵佳 - - 龙蛇入梦鵩哀鸣,劫火烧残大厦倾。从此生机惊断绝,阖门老幼尽吞声。
  • 古诗《春霁·檐声向晓初断》 - - 张佛绣 - - 檐声向晓初断,一半春过梦中。花笑林梢旭日,鸠鸣屋角东风。溪光暖漾清浅,草色晴连远空。昼永烟消宝鸭,閒情聊寄焦桐。
  • 古诗《九秋杂咏·秋籁》 - - 成鹫 - - 落叶树边屋,树边人独行。远风一萧瑟,林响自鏦铮。入耳吾将老,无心鸟不惊。从来知此意,南郭古先生。
  • 古诗《东偏小室去日最远每为逃暑之地戏作五字》 - - 陆游 - - 肃肃檐阴转,泠泠笕水鸣。高墉日气远,方簟午风清。渴爱餐浆美,慵便葛屦轻。新秋忽在眼,结束问山程。
  • 古诗《途中有感漫纪》 - - 陈天资 - - 披雾蒙烟散晓行,萧萧疋马引双旌。老僧扫榻日当午,笑破机关三两声。
  • 古诗《闻汝行敏之京不及往饯赋此以送》 - - 史鉴 - - 偶接家书喜复惊,故人今作上都行。吴山浙水非吾土,蓟树燕云费客程。投老每伤千里别,向风难致一杯情。铨衡今是王司马,应念头颅白渐生。
  • 古诗《句·一松五凤雏》 - - 袁仲素 - - 一松五凤雏。
  • 古诗《命董邦达图葛洪山因题句》 - - 乾隆 - - 稚川仙迹本无定,志乘何须辨假真。却笑个中誇老手,翻成居上后来人。
  • 古诗《太平州十咏亭》 - - 李觏 - - 客游无日暂开颜,姑孰溪边偶得閒。风景直疑图画出,古今都似梦魂间。桓温罪逆休重问,谢傅英灵已不还。深美谪仙遗世务,酒船椎鼓浪如山。
  • 古诗《谢李息斋惠墨竹》 - - 贡奎 - - 湖州墨竹苏州诗,李侯二美能兼之。长安尘中忽到眼,坐我六月江南时。幽人江南结林屋,紫碧森森万竿玉。清风激昂此君语,六月寒生不知暑。只今见画思故乡,博山日永凝清香。人生万事真适意,相对悠然希坐忘。...
  • 古诗《菩萨蛮·翠翘金雀双鸂鶒》 - - 谢觐虞 - - 翠翘金雀双鸂鶒。博山鹊尾沉香烈。斜柱抱云和。熏笼长夜何。开帘惊鹖旦。起视明星烂。多露割眸酸。云车风马喧。
  • 古诗《洛阳道中·闭关逢令节》 - - 叶春及 - - 闭关逢令节,行役度良宵。种秫难疗病,为官易折腰。岭低西鹳月,桥落万安潮。寄语淮南桂,深山欲共招。
  • 古诗《寄雪窦希叟》 - - 释惟一 - - 舌本澜翻千丈雪,眼青锦镜一壶冰。瞎驴种草有如此,灭却凌霄正续灯。
  • 古诗《南乡子·帘幕晚如烟》 - - 程颂万 - - 帘幕晚如烟。今夜西南月下弦。别是黄昏深院宇,恹恹。惆怅销魂各一天。小字写娟娟。砑损缭绫半幅笺。豆蔻十三楼十二,翩翩。醉向花前唤小怜。 
  • 古诗《西江月·萤火迷离引路》 - - 茅盾 - - 萤火迷离引路,蚊雷嘈杂开场。鼓吹两部闹池塘。谩骂诡辩撒谎。白骨成精多诈,红旗之阵堂堂。九天九地扫欃枪。站出来者好样。
  • 古诗《戏题无常钟二绝》 - - 范成大 - - 著衫脱裤两浮休,切莫随渠认路头。 三尺蒲牢关底事,寻声接响大悠悠。
  • 古诗《东溪·行到东溪看水时》 - - 梅尧臣 - -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 古诗《酬僧·吾师既续惠休才》 - - 吴融 - - 吾师既续惠休才,况值高秋万象开。吟处远峰横落照,定中黄叶下青苔。双林不见金兰久,丹楚空翻组绣来。闻说近郊寒尚绿,登临应待一追陪。
  • 古诗《听竹枝赠李侍御》 - - 白居易 - - 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 暂听遣君犹怅望,长闻教我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