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王安石的诗 > 禁直·翠木交阴覆两檐原文及翻译赏析

禁直·翠木交阴覆两檐

朝代:宋代诗人:王安石时间:2023-04-06
翠木交阴覆两檐,夜天如水碧湉湉。
帝城风月看常好,人世悲哀老自添。

诗人王安石资料

禁直·翠木交阴覆两檐作者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 查看详情>>

王安石古诗词作品: 《悼慧休·休公遂不起》 《赴任楚州·昆仑一支流向东》 《和王微之登高斋》 《寄纯甫·塞上无花草》 《金山·数重楼枕层层石》 《奉使道中寄育王山长老常坦》 《道人北山来》 《示宝觉·火暖窗明粥一盂》 《县舍西亭·主人将去菊初栽》 《耿天骘惠梨次韵奉酬

禁直·翠木交阴覆两檐原文及翻译赏析

禁直·翠木交阴覆两檐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送韩湘岩同年令江左》 - - 蒋士铨 - - 再绾当官绶,经过父老迎。擅场推老手,利物见平生。花树齐东县,春江白下城。高怀宜自信,莫与俗人争。
  • 古诗《早发富庄驿·戴星催早骑》 - - 史夔 - - 戴星催早骑,冲淖渡前村。饭犊月当户,卖浆人启门。轻阴秀禾耳,积水坏篱根。地僻无官长,桑麻可细论。
  • 古诗《还家杂述·垂老依然共鹿车》 - - 沈曾植 - - 垂老依然共鹿车,都人伊姞见何如。洪崖会有神仙分,术橘相将画徙居。
  • 古诗《隐居杂兴·旧买青山共结邻》 - - 薛亹 - - 旧买青山共结邻,小庭惟爱月华新。鸡鸣茅舍孤村晓,草绿郊原十里春。琴操梅花偏有兴,心涵流水净无尘。眼前富贵浮云薄,我喜林泉酒味醇。
  • 古诗《拜年人·小年踯躅随群队》 - - 苏泂 - - 小年踯躅随群队,长大悲伤怕物华。爇罢天香来影室,不行人事便归家。
  • 古诗《黄菊·丛菊疏疏著短篱》 - - 史铸 - - 丛菊疏疏著短篱,重阳前后始盈枝。托根占得中央色,不比凡花儿女姿。
  • 古诗《和冲卿晚秋过金明池》 - - 韩维 - - 闻君西郊行,正值秋风晚。清霜卷枯荷,碧玉莹池面。浮空结脩梁,涌波抗华殿。云烟渺净色,览望一萧散。缅思暮春际,都人盛嬉燕。连帷错绣绮,方车骛金钿。填填鼓钟响,耳目厌哗眩。乃令尘嚣辞,而有清旷恋。达人冥至理,喧寂无异观。偶然秉化往,何适非汗漫。吾知禦寇游,所乐在观变。...
  • 古诗《浔阳曲·门对九江水》 - - 区大相 - - 门对九江水,送郎只一处。莫作九派流,寻郎无处所。
  • 古诗《点绛唇·丙子夏日村墅》 - - 曹尔堪 - - 长昼方炎,画梁归喘寻泥燕。桔槔声断,露稻幽香遍。倚树当风,欲比闲云倦。苹花院,小池波浅。绿上窗纱半。
  • 古诗《吾乡城外北室宛转皆亭园自北门外南彻浮桥最为游春胜地因清明念之赋此》 - - 郑刚中 - - 短墙疏竹小园亭,记得东风婺女城。久酝菖蒲催祓禊,半肥梅子待清明。桥边沙印骄骢迹,水外花藏醉客声。年少不知身解老,曾将豪气与春争。
  • 古诗《晓行口占·山行五日仆云痡》 - - 钱大昕 - - 山行五日仆云痡,历遍嵚㟢得坦途。底识主人厌平衍,几番回望翠模糊。
  • 古诗《读史述·李文姬》 - - 魏学洢 - - 文姬巾帼流,乃是女智囊。三子返闾里,怵然暗悲伤。鸢肩阚如虎,六尺危朝霜。十年酒家佣,一朝归故乡。姊弟相向哭,行道泪滂滂。
  • 古诗《岁尽怀归·残腊归无计》 - - 何准道 - - 残腊归无计,冲寒望去舟。远帆随雁影,疏雨入乡愁。省已惭无术,于人敢后尤。乞怜终不韵,惟有盼吴钩。
  • 古诗《江北纪行·六合观》 - - 张吉 - - 神龙奋迅挟风雷,汹汹鲸波一叱开。万国班声海应沸,太平天子自燕来。
  • 古诗《偈·心镜明》 - - 义存 - - 心镜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万像森罗影现中,一性圆光非内外。
  • 古诗《德藏寺和嘉兴徐郡守题壁》 - - 林光 - - 佛子阶除处处幽,一凉如水入深秋。林花欲放堪浇酒,身事无端更倚楼。青草蒙茸随雨化,白云缥缈自天游。蒲团试问安禅老,可识人间半点愁。
  • 古诗《元夕·天街夜鼓彻云霄》 - - 葛天民 - - 天街夜鼓彻云霄,一望星河影动摇。佳节无如元夕盛,老怀不似少年豪。红尘巷陌青丝鞚,明月楼台紫玉箫。谁料南坡招野叟,诗肩相对两峰高。
  • 古诗《避兵遣怀·阊阖乾坤大》 - - 周紫芝 - - 阊阖乾坤大,封疆四百州。蒙尘二圣哲,伐叛六春秋。地入强胡阔,官封悍将优。奉天哀诏下,感泣万方愁。
  • 古诗《遗山论诗又有南北之见复作此正之》 - - 李希圣 - - 邺下曹刘气不驯,江东诸谢擅清新。风云变后兼儿女,温李原来是北人。
  • 古诗《春草谣·春草不解行》 - - 顾况 - - 春草不解行,随人上东城。 正月二月色绵绵,千里万里伤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