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释广闻的诗 > 偈颂·天平地平原文及翻译赏析

偈颂·天平地平

朝代:宋代诗人:释广闻时间:2023-04-05
天平地平,河满井满。
临济口门窄,德山棒头短。
铁蒺藜,黄金弹。
直下来也,急著眼看。

诗人释广闻资料

偈颂·天平地平作者释广闻

释广闻,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初谒印铁牛。追随少室睦、无际派甚久。后谒浙翁琰于天童、双径,师之。理宗绍定元年,住庆元府显应山净慈禅寺。移住香山..... 查看详情>>

释广闻古诗词作品: 《上秋壑贾丞相》 《化楞严会香烛》 《偈颂·用东山暗号》 《无闻·老胡密语已乖张》 《偈颂·极小同大》 《鱼篮相赞·风吹两鬓萧萧起》 《端常副寺请自赞》 《达磨赞·对梁王突出全机》 《偈颂·说心说性》 《妙峰和尚赞·见之目明

偈颂·天平地平原文及翻译赏析

偈颂·天平地平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再题和阗玉镂九鹌鹑小屏》 - - 弘历 - - 良工追琢制精球,义自长沙策里求。三至叮咛附五业,六端矩度示千秋。九方久也未宜忽,鹌喻安焉要在谋。讵此清防资悦目,返躬敢不切先忧。
  • 古诗《重九前夜大风雨广生用前韵见招再和》 - - 钱澄之 - - 旅夜愁侵客卧迟,更堪风雨搅床时。却怜池漫花欹岸,预识门开树压篱。蜡屐拟寻临水店,芳樽还趁傲霜枝。喜无败兴催租吏,折柬行行幼妇辞。
  • 古诗《避寇入银山·草草穿银峡》 - - 贯休 - - 草草穿银峡,崎岖路未谙。傍山为店戍,永日绕溪潭。烧地生芚蕨,人家煮伪蚕。翻如归旧隐,步步入烟岚。
  • 古诗《次韵顾别驾江门夜泊》 - - 陈献章 - - 云卷晴波千里白,帆收落日半江明。遥看烟际楼台迥,不受人间鼓角惊。碧玉偶逢须著眼,黄花已过更挥觥。眼中别驾如君少,倾到尊前接后生。
  • 古诗《思吴江歌·秋风起兮佳景时》 - - 张翰 - - 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安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
  • 古诗《四景图·世事惟高枕》 - - 谢榛 - - 世事惟高枕,窗含万壑秋。片云飞广漠,白鸟恋沧洲。
  • 古诗《次金筱庄太守自题小影韵》 - - 陈式金 - - 云已出山难入岫,况更初服说深林。先生所愿先输我,松底撚须晚始吟。
  • 古诗《龙江秋泊·淡荡高秋暑气清》 - - 刘云鹄 - - 淡荡高秋暑气清,停桡恰际晚潮平。风来远树云无影,舟过前江岸有声。霜冷独嫌酒力薄,更深偏觉袷衣轻。悠悠夜思多无赖,卧看渔灯梦不成。
  • 古诗《苏仙公·世传苏氏子》 - - 林同 - - 世传苏氏子,白日去登仙。念母留空匮,敲时即得钱。
  • 古诗《醉歌·赋就归来一酒徒》 - - 谢与思 - - 赋就归来一酒徒,白云秋色总堪呼。那能饱尽长安米,老向君王乞鉴湖。
  • 古诗《赠洪觉山方时素归福山》 - - 湛若水 - - 行行复行行,行行入星源。到岸不用船,拍手飞青天。归来闭关坐,默成在无言。无言天至教,四时以行焉。
  • 古诗《刁景纯得假还丹阳》 - - 刘攽 - - 晨霜落川水,行子自相趣。帝城桂为薪,斗米胜白玉。丈人乘老犹爱书,十年厌直承明庐。汉廷三最得予告,此行亦是思鲈鱼。沙头打鼓朝发船,捩柂已见江湖天。落帆京口望北固,此溪此山如宛然。壮年封侯岂不好,金朱祇令夸者道。闻公东冈长万杉,采芝何似商山老。...
  • 古诗《交趾和友人·香罗着体叠雪轻》 - - 解缙 - - 香罗着体叠雪轻,赐出彤庭忆圣君。午夜薇垣清梦里,漏声犹似日边闻。
  • 古诗《赠潘子明·栎园归去赋閒居》 - - 李云龙 - - 栎园归去赋閒居,修竹长楸共结庐。芳草不知三径处,白云常护一床书。桥通白板行携鹤,门近青溪卧看鱼。借问柴桑陶处士,几回花下过篮舆。
  • 古诗《读吴昌硕老人缶庐诗题句》 - - 陈三立 - - 未坠广陵散,孤追正始音。名为三绝掩,老有一灯深。肺腑铭文字,灵仙影枕衾。夜楼昏海雨,警我瘦蛟吟。
  • 古诗《登台·几回送目上层台》 - - 黎贞 - - 几回送目上层台,强把幽怀借酒开。归路茫茫杳南北,晚烟连树接蓬莱。
  • 古诗《池上·晚瞩西池上》 - - 宋祁 - - 晚瞩西池上,池清暑气微。云烟互明灭,蒲荇两因依。戏鰋来无定,眠凫久自飞。纷吾刀笔虑,逢此憺忘归。
  • 古诗《送四明周广文之襄藩纪善》 - - 王世贞 - - 冠盖钱塘雅自雄,青衫憔悴出江东。曾陪谢监观沧海,更向襄王对大风。荐草功名微禄外,曳裾心事倦游中。怪来枚叔耽梁苑,应为人间眼未工。
  • 古诗《挽词·子令人空毁》 - - 李之仪 - - 子令人空毁,孙贤我故钦。成家信如玉,传世果非金。不作寻常去,方知积累深。天花长满裓,应悟本来心。
  • 古诗《送柴廷玉静得》 - - 方回 - - 烂柯峰下碧溪云,元自龟山一派分。 罗仲素初同此脉,朱元晦始张吾军。 傥知柴氏潜心学,未数徐魁径畈文。 近喜识荆静得老,名家知道更多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