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张镃的诗 > 偈·钟一击耳根塞原文及翻译赏析

偈·钟一击耳根塞

朝代:宋代诗人:张镃时间:2017-12-14
钟一击,耳根塞,赤肉团边去个贼。
有人问我解何宗,瞬若多神面门黑。

诗人张镃资料

偈·钟一击耳根塞作者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人,寓居临安,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 查看详情>>

张镃古诗词作品: 《芦山长老慧举见访约游其临平庵居自号云邱草》 《自咏·事业新来别》 《行次德清·浮图立处觅天低》 《夜述·客去情宜独》 《杂兴·善人所至处》 《夜坐因观杨伯虎和春字韵诗偶成五绝再寄》 《夜兴·老火顿扫迹》 《听莺亭·不向他园去》 《帅属·三年林曲喜谈丛》 《入园闻鹤唳

偈·钟一击耳根塞原文及翻译赏析

偈·钟一击耳根塞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村晏·田舍岁云阑》 - - 阮大铖 - - 田舍岁云阑,镃基满户间。湿烟低绕屋,寒日薄笼山。汲井气常暖,喧村鼓不閒。夜深念僮仆,输税返柴关。
  • 古诗《邢州初度·迢递关山木叶稀》 - - 宋琬 - - 迢递关山木叶稀,故园又负钓鱼矶。明河射角夜将半,秋露如珠客未归。蟋蟀多愁啼复咽,寒萤无力倦还飞。谁知八月乘槎者,犹着单衫越布衣。
  • 古诗《留别宝莲静室》 - - 钱澄之 - - 宝莲精舍倚山开,曳杖寻师破暑来。午夜梵音回客梦,半生心事付炉灰。未妨虎穴频游戏,已入鸥群莫漫猜。万壑千岩无住著,不知何地觅天台。
  • 古诗《秋晚·竹竿坡面老别驾》 - - 陆游 - - 竹竿坡面老别驾,饭颗山头瘦拾遗。自古诗人例如此,放翁穷死未须悲。
  • 古诗《感时·翻天覆地慨而慷》 - - 裴涛 - - 翻天覆地慨而慷,镰斧犹能泛夜光。当日割开新世界,如今世界复昏黄。
  • 古诗《卢沟桥抗战纪事》 - - 王冷斋 - - 投笔军前尽荷枪,莘莘学子武维扬。丹心碧血同千古,是好男儿总国殇。
  • 古诗《元素僻在草野群盗纵横久不得问新作鼎来喜次其韵》 - - 周紫芝 - - 兵气缠沧海,斜阳入暮林。魂伤春落絮,泪湿晚啼禽。只有衣成结,浑无发受簪。残生已飘泊,老日更侵寻。
  • 古诗《菩萨蛮·桐月》 - - 吴茝 - - 一钩新月凉如许。娟娟飞上梧桐树。客思怕惊秋。箫声何处楼。筛风浑不定。络纬鸣金井。和露凭阑干。夜深么凤寒。
  • 古诗《挽吕郎中·秋雨凄凄草树疏》 - - 沈棨 - - 秋雨凄凄草树疏,茂陵无复见相如。紫泥漫有新颁诏,青管空遗旧著书。别墅云閒棋局静,沧江月冷钓船虚。白杨高冢孤村路,薤露歌残恨有馀。
  • 古诗《星岩·蓬壶仙径》 - - 刘克治 - - 碧坛丹洞路仍通,采药泠然亦御风。真箓草成天一笑,群仙冉冉下云中。
  • 古诗《绣川道中·伏波莫作贾胡留》 - - 楼钥 - - 伏波莫作贾胡留,雨意垂垂未肯休。不惮征衫有微湿,只愁平地又横流。行人自厌冲泥苦,野老方当得意秋。倦仆如何致千里,登天徒笑传鸣鸠。
  • 古诗《贺新郎·燕》 - - 范诗银 - - 难为衔泥赋。燕声消,炊烟断影,雕梁浮土。曾剪东风斜辉里,又剪晨辉相许。浮花剪,花沉生处。望断柳烟烟断水,叹风凉阵阵无还语。肠辘辘,是新谱。滴檐层挂潇潇雨。问还休,晴帘谁卷,缺穹谁补?强展雏绒天偏暮,偏又雨豪如注。怎成看,丝丝缕缕。奋举云端裁馐馔,几迟归粒粒倾心数。七八颗,两三...
  • 古诗《博阳山·敷阳古岫锁岧峣》 - - 彭孙贻 - - 敷阳古岫锁岧峣,禹迹千秋镇泬寥。西面斗分垂右掖,北支山脉尽南条。天穷地力无荒壤,水应江流又上潮。今日贫乡生计薄,野夫犹自羡渔樵。
  • 古诗《酴醾小壶色香俱绝灯下戏题》 - - 周紫芝 - - 芳条秀色净如霜,折得残枝近笔床。月冷灯青花欲睡,可怜虚度此时香。
  • 古诗《和景泉塾师游园韵》 - - 袁世凯 - - 池上吟成一倚栏,老梅晴雪不知寒。年来了却和羹事,自向山厨捡食单。
  • 古诗《梅花百咏·怀中黄敕墨犹新》 - - 方蒙仲 - - 怀中黄敕墨犹新,曾尾群贤步玉津。惆怅看花成昨梦,大输今岁赏梅人。
  • 古诗《皂角林·皂角林边杀气新》 - - 释行海 - - 皂角林边杀气新,凄凉偏感北征人。我来认作将军树,汲静当年打女真。
  • 古诗《缘识·白云风散聚天香》 - - 赵光义 - - 白云风散聚天香,霞彩高明道味长。 银汉影沈星乍没,又看红日起扶桑。
  • 古诗《和师厚郊居示里中诸君》 - - 黄庭坚 - - 篱边黄菊关心事,窗外青山不世情。 江橘千头供岁计,秋蛙一部洗朝酲。 归鸿往燕竞时节,宿草新坟多友生。 身後功名空自重,眼前樽酒未宜轻。
  • 古诗《出游遇雨而返·柴门方出雨霏霏》 - - 陆游 - - 柴门方出雨霏霏,未到湖边促驾归。 深炷炉香掩屏卧,谁知不为湿春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