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弘历的诗 > 军装八咏·矛原文及翻译赏析

军装八咏·矛

朝代:清代诗人:弘历时间:2023-04-08
画干凌风直,屈卢立月寒。
沙场恒作伴,应为苦羁单。

诗人弘历资料

军装八咏·矛作者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 查看详情>>

弘历古诗词作品: 《独乐寺·高阁耸云红》 《静室口号·一岁之间偶一来》 《雨·彻夜问云薄》 《春·触目意訢訚》 《金山妙高台和苏轼韵》 《北郊礼成回跸御园即目成咏》 《月山·远岸高低列假山》 《命蠲缓福建各府州县钱粮诗以志事》 《留佳亭·西湖山居额留馀》 《澄虚榭·水榭额澄虚

军装八咏·矛原文及翻译赏析

军装八咏·矛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江儿水·老旦》 - - 高濂 - - 老旦:月坠胭脂冷。风摇翡翠狂。人归何处菱歌唱。银塘暮雨空凝望。儿郎貌比花相像。隔绝白云青嶂。把酒樽前。不觉玉泪临风惆怅。
  • 古诗《次李秀才得鱼字韵》 - - 曾巩 - - 候月已知星好雨,卜年方喜梦维鱼。从今拨置庭中事,最喜西轩睡枕书。
  • 古诗《暮春郊外·行行多胜事》 - - 许谦 - - 行行多胜事,石窦溅流泉。白鸟浮云外,青山落日边。风平花委地,野迥草连天。春事成牢落,人生一梦然。
  • 古诗《金陵怀古·西风聒耳过黄芦》 - - 李孟 - - 西风聒耳过黄芦,万水东流草树枯。蟾阙一年秋色远,鹊桥万里客心孤。青山故国新丰市,芳草王孙旧酒垆。壮志未磨天地阔,剑光耿耿照江湖。
  • 古诗《再题不遮山楼》 - - 乾隆 - - 肩舆西峪趁几閒,振箨秋风顷刻间。今日登楼有佳会,别开生面不遮山。
  • 古诗《临江仙·凤翥鸾飞空燕子》 - - 黄机 - - 凤翥鸾飞空燕子,宝香犹惹流苏。旧欢凄断数行书。终山方种玉,合浦忽还珠。午枕梦圆春寂寂,依然刻雪肌肤。觉来烟雨满平芜。客情殊索莫,肯唤一尊无。
  • 古诗《挽杨增荦联·永怀寂寞人》 - - 陈洛诵 - - 永怀寂寞人,有怜其穷与不朽;意出笔墨外,但使一气转洪钧。
  • 古诗《咏史·不事王侯者》 - - 司马光 - - 不事王侯者,翛然郑子真。开田谷口美,荷锸白渠春。德化移乡曲,声光动搢绅。一时钟鼎贵,磨灭彼何人。
  • 古诗《过樟树岭·上石亭过岭路遥》 - - 朱煌 - - 上石亭过岭路遥,肩舆直上望尧尧。多年樟树今何在,只有长空岭一条。
  • 古诗《鹧鸪天·丁卯元日试笔》 - - 寇梦碧 - - 彩胜红窗飏醉痕,东风剪梦细于尘。银虹乱落湘弦雨,蜜苣轻飘楚峡云。迎月客,送山君。流光著意若催人。砚冰初解瓶梅放,老笔无花也作春。
  • 古诗《香烟·谁将金鸭衔侬息》 - - 徐渭 - - 谁将金鸭衔侬息,我只磁龟待尔灰。软度低窗领风影,浓梳高髻绾云堆。丝游不解黏花落,缕嗅如能惹蝶来。京贾渐疏包亦尽,空馀红印一梢梅。
  • 古诗《协平兄以诗赞予隶书次韵答之》 - - 陈曾寿 - - 学书老矣尚无成,弄笔窗光偶寄情。痴钝岂能凡骨换,衰慵莫悟担夫争。何轻羲献无馀子,钱诡斯冰至小生。千古是非谁论定,忘机早已薄浮名。
  • 古诗《采石夜泊与仰善之夔二侄话别》 - - 杨士奇 - - 暮发金陵浦,前瞻采石矶。渺渺江潮上,娟娟江月辉。昔离忻乍合,明发念将违。嘉卉岂乏观,三春艳芳菲。不如柏与松,凌云起百围。君子坚贞操,敬哉慎其微。
  • 古诗《梨花限韵·三月园林草径荒》 - - 郑金銮 - - 三月园林草径荒,一枝晴雪簇东墙。冰姿差后寒花发,缟素浑如贫女妆。艳惹夜蟾光处白,泪含春雨冷时香。空庭寂寞无人迹,引得游蜂阵阵忙。
  • 古诗《劝农口号·十劝农家各力田》 - - 许及之 - - 十劝农家各力田,长官无补近三年。民淳讼简因藏拙,谢汝分宜父老贤。
  • 古诗《满江红·悲愤填膺》 - - 饶芝祥 - - 悲愤填膺,向谁洒一腔热血。正仓卒变起红巾,金瓯瓦裂。铁骑朝冲津海雾,铜驼夜泣燕山月。奈白云南望有慈亲,头如雪。身世感,徒呜咽。君父耻,无终绝。算烟尘苍莽,几人奇节。脚里麻鞋冰雪骤,眼中羽檄昕宵别。望定盟早慰两宫心,还金阙。 ...
  • 古诗《唐多令·灯燄似凝脂》 - - 庄棫 - - 灯燄似凝脂。红心草恐非。幂烟煤一样迷离。照得空庭都四彻,原不藉蜡成堆。影隔便难知。光留许众窥。也曾看镜里蛾眉。窗外北风冰正冱,只微火转凄其。
  • 古诗《七绝·玉屑一天来燕市》 - - 叶云峰 - - 玉屑一天来燕市,慈云千里拂蓬门。他年小草向阳日,湛湛深思溯自孙。
  • 古诗《石湖·蚤知吴下多奇士》 - - 敖陶孙 - - 蚤知吴下多奇士,身许先生嫡子行。他日略容追李杜,斯文何敢望班扬。向来流水孤三奏,此去飞霞乞一翔。牛铎调宫吾岂敢,嘘濡万一借声光。
  • 古诗《春词绝句·都城春富百花披》 - - 秦观 - - 都城春富百花披,长忆人归驻马时。 浅色御黄应好在,为谁还发去年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