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萧德藻的诗 > 句·著语能奇怪原文及翻译赏析

句·著语能奇怪

朝代:宋代诗人:萧德藻时间:2023-04-06
著语能奇怪,呼天与倡酬。

诗人萧德藻资料

句·著语能奇怪作者萧德藻

萧德藻,南宋诗人。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闽清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初任尤川县丞,后为湖北参议,再调湖州乌程令。因爱当地山水之美,遂移家乌程,住县中屏山,其地有千岩之胜,所以自号千岩老人..... 查看详情>>

萧德藻古诗词作品: 《樵夫·一担乾柴古渡头》 《句·秋阳直为田家计》 《句·乾坤生长我》 《句·眼冷寒梢明数点》 《吕公洞·复此经过三十年》 《次韵傅惟肖·竹根蟋蟀太多事》 《古梅·湘妃危立冻蛟背》 《登岳阳楼·荒村三月不肉味》 《樵夫·一担干柴古渡头》 《樵夫·一担乾柴古渡头

句·著语能奇怪原文及翻译赏析

句·著语能奇怪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重阳·他乡岁岁重阳过》 - - 赵显命 - - 他乡岁岁重阳过,长在尘途积牒间。少日风流落乌帽,百年形役凋朱颜。黄花不发亦何意,红妓虽多还厌看。客夜寒灯愁独卧,数声归雁正嘶酸。
  • 古诗《一剪梅·旦贴上》 - - 梅鼎祚 - - 旦贴上:胪传三殿日华重。满眼英雄。谁识英雄。贴:花明十里晓烟笼。满眼春风。谁领春风。
  • 古诗《挽张百熙联·自当代河间才学仪徵经术而还》 - - 杨宣猷 - - 自当代河间才学仪徵经术而还,必有达人,可以为文矣;值同乡台官罢职枢臣去位之际,系惟先生,知机其神乎。
  • 古诗《寄题仲姊龙眠山房》 - - 张英 - - 郭外名山近,新闻选一丘。垂帘花屿晚,洗砚碧潭幽。竹杪泉声落,松颠阁影浮。诸甥能色养,奉母数来游。
  • 古诗《归国谣·残烛》 - - 蒋春霖 - - 残烛。光乱画屏金屈戌。起来双脸红玉。酒情春睡足。月过杏花斜屋。燕梁何处宿。夜寒微雨飘竹。晓阴窗影绿。
  • 古诗《美人·美人隔秋水》 - - 苏泂 - - 美人隔秋水,别我今何时。晨兴念良觌,路远莫致之。安得双翅翰,飞去东南陲。矢心菖蒲花,白首以为期。
  • 古诗《寄题相州荣归堂》 - - 欧阳修 - - 白首三朝社稷臣,壶浆夹道拥如云。金貂争看真丞相,竹马犹迎旧使君。岂止轩裳誇故里,已将钟鼎勒元勋。不须授简樽前客,好学平津自有文。
  • 古诗《西湖戏作·晴雨分山色》 - - 玄烨 - - 晴雨分山色,临流启壮观。楼台横水面,梵塔插云端。忽讶松间竹,当誇岩下兰。风光被草木,无处不成欢。
  • 古诗《就藏上人乞花木栽草堂前戏效少陵体》 - - 李锴 - - 海棠更倚断坪西,带雨凌风一向低。莫止留连众香国,也应点染浣花溪。
  • 古诗《过陈康懿公墓》 - - 周宣 - - 四圣垂衣日,明公万里城。贞元还泰运,星斗避高名。江汉归龙夜,风林战叶声。独来询往事,悽怆尽平生。
  • 古诗《独漉篇·洪水汤汤》 - - 何瑭 - - 洪水汤汤,神禹既导。槩云自天,谁宅四隩。
  • 古诗《己巳元旦早朝》 - - 方孔炤 - - 紫阁金茎露向晨,钟声催出日重轮。青龙扇匝迎丰岁,白兽尊开待直臣。阊阖风生三部乐,玲珑仪转九州春。职方将上舆图考,不羡甘泉献赋人。
  • 古诗《秋霖大作兼疾风竟日感赋》 - - 卢龙云 - - 山下城如斗,千家共结庐。风生潮怒后,雨挟海波馀。谷口奔成潦,溪声溜决渠。临流三五户,犹恐复为鱼。
  • 古诗《渡浙江·维冬候小雪》 - - 徐庸 - - 维冬候小雪,月满潮信高。吴胥辖神□,助此风与涛。我行为名利,乘此江上艘。轻生不自戒,性命如鸿毛。薄暮抵富阳,心悸神己劳。呼童具有果,旋复倾酒醪。一举三叹息,焉能至酕醄。贫若在家乐,何必长慒慒。...
  • 古诗《步唤云丙戌生辰原韵》 - - 吴金水 - - 迢递琼楼碧落参,冰弦常使白云惭。月边蝶梦三生淡,尘外莲花六月酣。沤沫已知他日劫,书痕还看旧时蟫。清才料是天难掩,自制新词欲出蓝。
  • 古诗《壬子元旦·祥烟瑞蔼接氲氤》 - - 刘绎 - - 祥烟瑞蔼接氲氤,正喜新晴映晓雯。润泽涵濡刚雨水,光华开霁见星云。三春晖早兰先馥,四季花匀桂已芬。海宇升平河顺轨,惟将清晏颂仁君。
  • 古诗《浪淘沙慢·早春偕钱筱南登滕王阁》 - - 黄燮清 - - 看江上,惊涛练卷,万里寒色。兴废都成往劫,登临况是倦客。恨水远山遥乡树隔。带落照点点帆樯,共乱鸦飞去渐如墨。天在浪花中白。望极。闷怀未许消释。算今古儿女英雄恨,并作潮和汐。但雾沈香梦,烟埋陈迹。问谁不朽,歌舞场,几辈才人游历。高处有浮云千叠。蛟龙气抚剑叹息。倚残醉苍...
  • 古诗《寿五一弟·年年六月二十一》 - - 廖行之 - - 年年六月二十一,举酒华堂祝诞辰。 此意肯为身快乐,须知所喜寿慈亲。
  • 古诗《栖禅暮归书所见·春着湖烟腻》 - - 唐庚 - - 春着湖烟腻,晴摇野水光。 草青仍过雨,山紫更斜阳。
  • 古诗《题杂书卷六言·若稽古至三万》 - - 刘克庄 - - 若稽古至三万,道德经亦五千。 俗学见皮肤止,圣处非口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