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秦诗人 > 诗经的诗 > 蓼莪·蓼蓼者莪原文及翻译赏析

蓼莪·蓼蓼者莪

朝代:先秦诗人:诗经时间:2023-04-06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诗人诗经资料

蓼莪·蓼蓼者莪作者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 查看详情>>

诗经古诗词作品: 《黄鸟·交交黄鸟》 《皇矣》 《樛木》 《绿衣》 《抑·抑抑威仪》 《东门之池·东门之池》 《白华·白华菅兮》 《墓门》 《日月·日居月诸》 《殷武·挞彼殷武

蓼莪·蓼蓼者莪原文及翻译赏析

蓼莪·蓼蓼者莪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乍晴·檐声方雨坐》 - - 李穑 - - 檐声方雨坐,窗影又晴吟。纵是寻常事,能移方寸心。池蛙喧乍止,野鹘去难寻。摸写纷纷处,谁知正始音。
  • 古诗《如梦令·雨过几枝红倦》 - - 徐灿 - - 雨过几枝红倦。寂寂琐窗西畔。半梦半醒时,谁向绣衾低唤。魂断。魂断,花也为人长叹。
  • 古诗《癸丑狱中作·拒狼进虎亦何忙》 - - 宁调元 - - 拒狼进虎亦何忙,奔走十年此下场。吉网罗钳新伎俩,牛头马面旧跳梁。烂羊满地都如梦,纸虎横空任暂狂。今日凭窗一凝睇,水光山色剧凄凉。
  • 古诗《腊月殊有春意》 - - 张耒 - - 一夜长风无片云,晓来风动似初春。应知春近催桃李,更有轻寒不著人。
  • 古诗《小孤二绝句·瑶池缥缈是吾家》 - - 李流谦 - - 瑶池缥缈是吾家,尝忆清觞覆九霞。雾鬓风鬟天下饰,可须人世俗铅华。
  • 古诗《残梅·暗香消歇粉妆残》 - - 杨公远 - - 暗香消歇粉妆残,点点虚庭碧藓间。却怪贫家新富贵,地茵纯用鹿胎斑。
  • 古诗《临江仙·题画》 - - 吕小薇 - - 昼暖日长人渐静,玉纤团扇轻轻。蕉心未展似侬心,摇愁愁不去,庭院碧阴阴。好梦分明醒后忆,梦醒方悟情深。炉烟飞散又重凝,两般都寂寞,一样杳难寻。
  • 古诗《忆江南·建南好》 - - 张慎仪 - - 建南好,别有一乾坤。凉霰不妨花馣馤,严飙翻助草精神。冬意略如春。
  • 古诗《兰亭四威仪·卧》 - - 释普济 - - 卧,流觞九曲,青源白家香熟。三杯席地幕天,不辨东西南北。
  • 古诗《减字木兰花·有怀泺源胜概楼旧游》 - - 刘敏中 - - 江山胜概。天与飞楼供眼界。上得楼头。销尽人间万古愁。十年京国。两鬓黄尘归未得。卷地泉声。辜负凭阑带月听。
  • 古诗《送严太守永浚知西安》 - - 王鏊 - - 五马初分竹使符,西安风物尚西都。三秦子弟为编户,四塞河山入版图。楚国梓材元自有,周家风化未全芜。旱灾已息流移复,为访当年郑白渠。
  • 古诗《题谭画山水送谭七舍人兄》 - - 朱彝尊 - - 大漠霜流碛草枯,郫筒芦酒急须沽。云中西去黄河曲,未必山川似画图。
  • 古诗《山中秋日怀友》 - - 释文珦 - - 庭树凉飙入,西山爽气多。独行清涧曲,閒咏紫芝歌。野馔甘黄独,山衣足薜萝。幽人同此好,何事不相过。
  • 古诗《重登观澜阁·落落云崖古木》 - - 霍与瑕 - - 落落云崖古木,锵锵铁涧寒流。多少孤桐浮磬,重华原未曾收。
  • 古诗《夏游杜园·野兴从君发》 - - 区大枢 - - 野兴从君发,名园仲夏过。洞深经日小,岭近积云多。酒气来兰蕙,箫声出芰荷。最怜招隐地,倚杖即岩阿。
  • 古诗《红绣毬·玲珑煖玉更施朱》 - - 孙元衡 - - 玲珑煖玉更施朱,锦绣成团缀几株。绛雪即今零落尽,馀枝犹是小珊瑚。
  • 古诗《白洋河道中》 - - 毛奇龄 - - 灯火春宵尽,鞦韆上已过。马头残照里,又渡白洋河。
  • 古诗《有感·世道已趋末》 - - 詹初 - - 世道已趋末,人心觉更殊。 逐逐在势利,权势竞吹嘘。 忠言翻为怨,成风在谄谀。 谄谀势立至,势去还踌躇。 小人夸得志,君子思归欤。 不忍同世濁,深山高结庐。 闭门守吾拙,势利安可居。 势利一时荣,时过祸反予。 不如守贫贱,履道常坦如。 所以介然志,三公不易诸。...
  • 古诗《灵芝寺·一色琉璃碧簟横》 - - 张镃 - - 一色琉璃碧簟横,更无觞豆引飞蝇。 从渠日气如汤烈,不碍盆中数尺冰。
  • 古诗《寄蒋季庄》 - - 王淹 - - 桃花水起问行舟,时不能留迹自留。 何有声名呼子慎,傥能饥渴念之罘。 前车或和中涂废,古井难持短绠求。 闻说下帷书已就,愿从繁露识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