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查慎行的诗 > 立秋后·带峰傍石布芳筵原文及翻译赏析

立秋后·带峰傍石布芳筵

朝代:清代诗人:查慎行时间:2023-04-06
带峰傍石布芳筵,夹岸铿锵奏管弦。
山水清音消不得,况从天上听钧天。

诗人查慎行资料

立秋后·带峰傍石布芳筵作者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其族叔查继佐为清初文字狱案庄廷鑨明史案首告者之一,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为..... 查看详情>>

查慎行古诗词作品: 《宋门别陈叔毅·全家犹旅食》 《军中行乐词》 《欲游琅邪山寻醉翁亭不果》 《后二日德尹乃来花落矣》 《过田间先生山居相留信宿出示藏山集再赋二诗博和》 《闻鹤亭观察陪白中丞西山行围却寄》 《木兰花慢·送曹升六舍人佐郡新安》 《又五言绝句·投足全无地》 《闻副相揆公正月初六讣音小诗寄哀》 《盆中鸳鸯梅戏次许东垞韵

立秋后·带峰傍石布芳筵原文及翻译赏析

立秋后·带峰傍石布芳筵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奉题幻庵方丈》 - - 李穑 - - 幻庵庭宇净,白发重相寻。苔色难容足,松声可醒心。地灵疑洞府,院静听风琴。情境俱忘了,悠然试一吟。
  • 古诗《杂咏·知己得一人》 - - 蒋士铨 - - 知己得一人,虽死不足伤。己且弗自知,择交谁实臧。人心如槃水,清浊岂有常。鉴物无夜光,疑虑为周防。月中畏影发,愚哉涓蜀梁。
  • 古诗《题幽居图·梅花屋叟东维子》 - - 邵晋涵 - - 梅花屋叟东维子,可是溪山旧主盟。新筑茅亭烟水外,读书才罢便躬耕。
  • 古诗《吴织机·告相公休致疑》 - - 徐元 - - 告相公休致疑。张维是个忠孝儿。不忍朝中多奸细。特来报知。那锄麑是他使来的。外:岸贾埋心没道理。他举私仇必害我。只愁自家相兢持。外邦闻知必笑耻。生:待来朝入见时。孩儿必奏知。必与岸贾辨是非。 ...
  • 古诗《赠棘据诗·体直响正》 - - 阮种 - - 体直响正。源深流清。
  • 古诗《失调名·愿得年年》 - - 李之问 - - 愿得年年,长共我儿解粽。
  • 古诗《仲春夜客航值雪》 - - 释行海 - - 夜航忧雪到桑麻,冬暖春寒感物华。中有五陵年少客,只怜桃杏冻无花。
  • 古诗《次韵李举之立春四绝句》 - - 洪适 - - 东皇先遣雪清尘,一夜山川眼界新。共喜太平今有象,更将歌舞为迎春。
  • 古诗《游龙山·名山久相望》 - - 章康 - - 名山久相望,今日为著屐。到寺第一义,古松互蟠屈。一一龙蛇形,风雷气萧瑟。缨络桧两株,皆数百年物。灯耿青荧荧,像设暗金碧。空廊极徘徊,老屋共崒兀。僧房小槃礴,西原访泉石。于其最幽绝,似可便筑室。因而思古人,多有爱山癖。要之亦何为,一赏事已毕。上方不及登,尚或俟他日。无非会心...
  • 古诗《竹枝·日出三竿春雾消》 - - 刘禹锡 - -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 古诗《辰州绝句·昨日江清可濯缨》 - - 赵蕃 - - 昨日江清可濯缨,今朝潢潦忽能盈。发洪想有山崩处,一雨安能作许生。
  • 古诗《琅峤潮声·南峰双峙海门开》 - - 林梦麟 - - 南峰双峙海门开,昼夜波涛捲地回。雄似平沙奔万马,骤如阔汉殷千雷。鸣樯已见风当劲,吼汕先知雨欲来。常向长松高枕卧,几番残梦为低徊。
  • 古诗《送成季·秋日烘林岩桂花》 - - 韩淲 - - 秋日烘林岩桂花,笋舆应过野人家。青山路口望乌石,绿水渡头行白沙。里社游从情最乐,弟兄团聚兴无涯。重阳天气君归去,剩醉芳尊咏物华。
  • 古诗《南歌子·南国牡丹始开吴六益董苍水过饮薄暮方归》 - - 宋琬 - - 碧沼看鱼媵,雕栏放鼠姑。君来拍手唱乌乌。恰好枝头啼鸟唤提壶。嫩白全羞粉,嫣红半点朱。醉眠堪卧锦氍毹。偏要戴花归倩细君扶。
  • 古诗《十月一日毗陵作》 - - 陈藻 - - 听得常州多彩色,到来市井亦安然。今朝正值焦糟节,车马翩翩上墓田。
  • 古诗《铁塔寺·逝水无情去不囘》 - - 曾极 - - 逝水无情去不囘,黄帘窣地隔风埃。 摩挲铁塔堪流涕,此是行皇思子台。
  • 古诗《江社同赋·月树争枝影共寒》 - - 张蕴 - - 月树争枝影共寒,楂楂飞过屋头山。 五陵年少多春闷,一弹千金落等闲。
  • 古诗《和圣俞喜雪》 - - 韩维 - - 穷冬不雪天子忧,既祷乃降惟神休。 人间半夜天地白,灵泽一洒万汇周。 乃知天人相响影,自古王者重修者。 登贤黜邪朝序清,锄奸戮妖海波静。 群公不劳岁奔走,四时不干雨阳正。
  • 古诗《秋柳诗·何处相逢最有情》 - - 米云卿 - - 何处相逢最有情,平康曲转大堤横。 回眸不忍枝头望,携手真愁树底行。 近泪几丝浑欲断,牵情千缕苦相萦。 自经委谢无穷忆,应悔风花忒煞轻。
  • 古诗《哭泉曲·哭骨骨已灵》 - - 朱应登 - - 哭骨骨已灵,哭泉泉亦见。 幸逢泉下人,不愧泉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