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朝诗人 > 李奎报的诗 > 六无奈何·无奈芳草何原文及翻译赏析

六无奈何·无奈芳草何

朝代:金朝诗人:李奎报时间:2023-04-08
无奈芳草何,王孙怨未过。
踏歌偏感慨,斗戏竞喧哗。
翠毯兼烟暖,青裙夹道斜。
趁春如未赏,何处诧繁华。

诗人李奎报资料

六无奈何·无奈芳草何作者李奎报

李奎报,字春卿,号白云山人。本贯黄骊。朝鲜高丽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上层两班家庭出身。一生性喜诗、酒、琴,晚年自称三嗜好先生。..... 查看详情>>

李奎报古诗词作品: 《六无奈何·无奈绿杨何》 《呈安和寺宗室王禅师》 《咏菊·不凭春力仗秋光》 《与玄上人游寿量寺。记所见》 《起居郎房应乔》 《醉中走笔。赠李清卿》 《入岛作·旧读离骚悼楚臣》 《分行驿。次板上韵。忆旧》 《咏雪·飘空尚作先来霰》 《次韵李侍郎眉叟寄权博士敬仲责辟谷

六无奈何·无奈芳草何原文及翻译赏析

六无奈何·无奈芳草何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泊·动止姑从众》 - - 钟惺 - - 动止姑从众,安危未敢言。居人归有处,旅泊近何门。寒日能红树,凄风欲白村。野稀舟幸接,击柝共相存。
  • 古诗《南柯子·镜里看花发》 - - 顾贞观 - - 镜里看花发,门前听马嘶。杏梁何事有单栖。不见天涯芳信几回疑。
  • 古诗《无题·花影玲珑满绣床》 - - 宋无 - - 花影玲珑满绣床,自调绿绮背红窗。惆怅佳期学弦线,七条哀怨不成双。
  • 古诗《观陈世云奕戏笔》 - - 陈是集 - - 欲问橘中叟,于今一见之。深根移远所,固蒂向天涯。念尔神凝处,宁知柯烂迟。祇馀传睡着,吾反为其师。
  • 古诗《闻啼鸟·禽啼声嘤嘤》 - - 韩淲 - - 禽啼声嘤嘤,泉流音琤琤。微风摇青林,何其烟轻明。寻芳浑无花,春深尚含情。浮生无浪悲,谁知山中清。
  • 古诗《集沪上酒楼·栖迟海角盛朋徒》 - - 陈三立 - - 栖迟海角盛朋徒,小聚还如下食乌。莫问乱离轻性命,祗馀饱死羡侏儒。穿霄鸿雁将归思,登俎鱼虾话旧都。隔坐道人兼涕笑,学仙且战一时无。
  • 古诗《观弈图为杨左丞题》 - - 张昱 - - 局中胜负几回新,画在丹青亦损神。莫把等闲消岁月,旁观都是下棋人。
  • 古诗《天星轮上·天河恻恻接尘凡》 - - 伯昏子 - - 天河恻恻接尘凡,琼岛烘云恨自衔。鹭影浮苍翻叠浪,楼丛隔翠滴重岩。烟霞绮韵金迷岸,碧海孤心石出帆。懒去临流伤白发,愁来对雨濯青衫。
  • 古诗《沪上闲居·飒飒秋风海上来》 - - 熊盛元 - - 飒飒秋风海上来,桐阴梦觉琐窗开。诸天静寂孤鸿唳,盈幅清愁未剪裁。
  • 古诗《依韵和景仁寄河中公仪龙图》 - - 王圭 - - 锦江回日应迢递,闻道秋来已到城。南省深沉春又锁,东楼怅望雨中情。河声欲转吞鼙鼓,山色初明照旆旌。别后新诗有多少,钟嵘那得为君评。
  • 古诗《晓·列宿回元朝北极》 - - 成彦雄 - - 列宿回元朝北极,爽神晞露滴楼台。佳人卷箔临阶砌,笑指庭花昨夜开。
  • 古诗《贺陶澍50寿联》 - - 潘曾沂 - - 能文翰林,能言御史,能任封疆赞翊圣化,有真经济才,公论出朝士口;为国筹运,为民兴利,为我乡里表彰贤达,得大光明寿,妙法现宰官身。
  • 古诗《送诗僧泽天全归天竺》 - - 刘鹗 - - 渊深知有本,纯一更无机。偶共浮云出,还同明月归。草生频入梦,花落不沾衣。天竺山前路,苍苔雨欲微。
  • 古诗《咏列子·禦寇卧郑都》 - - 刘攽 - - 禦寇卧郑都,子阳归之粟。固辞得无受,妻子怨窘束。君非自知我,人事故反覆。俛仰未及终,类傌首邦族。始知至人心,避荣乃避辱。如何当路子,扰扰事干禄。
  • 古诗《励志诗·鸿鹄高飞》 - - 区大相 - - 鸿鹄高飞,必用羽仪。如何中路,弃我如遗。非彼弃我,我实荒斯。迁善改过,来犹可追。
  • 古诗《张使君招饮舟中作》 - - 胡应麟 - - 五马喧传瀫水傍,含杯犹记旧高阳。自呼南郭幽人至,相对西台御史狂。地挟双流萦画舸,天垂千障落胡床。接䍦颠倒休辞醉,同是当年白面郎。
  • 古诗《蝶恋花·题玉立盦小影》 - - 程颂万 - - 滴滴露珠和粉罩。簟冷窗明,影浸芙蓉小。巷曲钿车声歇了。语音犹欠郎怀抱。海角天涯魂梦绕。泪眼秋枯,比似银湾少。特地一衫新绣好。黯愁眉淡无人扫。
  • 古诗《郑六亭先生同游法华寺》 - - 谢金銮 - - 避炎无计作逃奔,日日邀人款寺门。世事竟须从佛化,古人幸得到今论。断虹残雨南湖院,粥鼓茶香梦蝶园。赖有郑虔歌当泣,灯前霁月上修垣。
  • 古诗《蝶恋花·一桁垂杨丝到地》 - - 黄祝蕖 - - 一桁垂杨丝到地。交映花枝,斜拂帘丁字。沈火微薰银叶腻。凤鞋半绣成犹未。是病是慵还是醉。料得无人,解识渠心事。有约簸钱邻女戏。梳头强起扶残睡。
  • 古诗《赴鞫御史闻·词源远远蜀江流》 - - 苏颂 - - 词源远远蜀江流,风韵琅琅舜庙球。 拟策进归中御府,文章传过带方州。 未归纶阁时称滞,再换铜符政并优。 叹惜钟王行草笔,却随诸吏写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