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赵抃的诗 > 柳轩·动入和风静惹烟原文及翻译赏析

柳轩·动入和风静惹烟

朝代:宋代诗人:赵抃时间:2019-09-11
动入和风静惹烟,翠条疏处露池莲。
林中尽是能吟物,春有黄鹂夏有蝉。

诗人赵抃资料

柳轩·动入和风静惹烟作者赵抃

赵抃(1008年-1084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人。北宋名臣。景祐元年,赵抃登进士第,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州。至和元年(1054年),召为殿中侍御史。其后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 查看详情>>

赵抃古诗词作品: 《和彦涂田曹见寄》 《次韵程给事寄法云禅师重喜》 《故吴丞相充挽诗》 《送讲僧怀俨徙居天柱》 《送程给事守越州》 《次韵程给事书院浣纱石》 《和荣学士长濆关所寄》 《退居十咏·负郭田》 《和范都官行后九日奉寄》 《题周敦颐濂溪书堂

柳轩·动入和风静惹烟原文及翻译赏析

柳轩·动入和风静惹烟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怀耶律文正公》 - - 刘大观 - - 鞠躬尽瘁一生休,百韵诗成双泪流。我自医巫山下过,只闻啼鸟夜啾啾。
  • 古诗《题潘氏壁·昨日正当三月三》 - - 宋禧 - - 昨日正当三月三,今宵水北共清酣。几年不到知悬榻,上已初过喜盍簪。兵后放歌谁尚在,灯前痛饮我何堪。君家兄弟情如旧,头白相看得笑谈。
  • 古诗《九月初一日·满城风雨夜初长》 - - 方回 - - 满城风雨夜初长,晓径衣单野圃荒。秋著此寒欺老我,诗将何句待重阳。山容竞爽穿疏树,菊意高骞迓早霜。人事日非物良是,悲来谁办铁为肠。
  • 古诗《漫兴·莫愁愁不至》 - - 洪朋 - - 莫愁愁不至,排闷闷还来。谁会登临意,东风莫见猜。
  • 古诗《释迦头·香苞曾说蜜波罗》 - - 陈肇兴 - - 香苞曾说蜜波罗,珍重芳名唤释迦。一粒须弥通大化,三生慧业證阿难。花从净土拈来结,种自祇园乞得多。莫道前身原是佛,木奴狡狯胜维摩。
  • 古诗《早发安阳桥·风吹残月远天西》 - - 仝轨 - - 风吹残月远天西,细草平铺望欲迷。万柳压城城不见,长烟漠漠乱乌啼。
  • 古诗《浣花女·江头女儿双髻丫》 - - 陆游 - - 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当户夜织声咿哑,地炉豆䕸煎土茶。长成嫁与东西家,柴门相对不上车。青裙竹笥何所嗟,插髻灿灿牵牛花。城中妖姝脸如霞,争嫁官人慕高华。青骊一出天之涯,年年伤春抱琵琶。...
  • 古诗《谢金方伯历·扣门惊睡云霞晓》 - - 陈献章 - - 扣门惊睡云霞晓,洗手开缄日月新。莫笑土床空耐冷,薇垣又借一番春。
  • 古诗《送邹均敷·清秋欲尽促归心》 - - 王立道 - - 清秋欲尽促归心,海日苍苍晓隔林。回首长安应未远,蓬莱宫阙五云深。
  • 古诗《挽山都督·新承节钺镇边藩》 - - 陈琏 - - 新承节钺镇边藩,曾见风云护将坛。报国精忠明似日,征蛮勋业重于山。柳营星落天光淡,桂岭魂归月色寒。此际龙江陈祖奠,歌残楚些泪斑斑。
  • 古诗《出郊·难得晴如许》 - - 赵汝绩 - - 难得晴如许,春游第一番。鸟啼花底树,云裹面前山。马跃平沙地,帆投落日村。戏呼渔子问,吾与汝谁闲。
  • 古诗《渔家傲·宣武坊前清酒美》 - - 洪亮吉 - - 宣武坊前清酒美。多钱约客谁来会。日午辟窗人似海。孤剑在。万金难买心无愧。毕竟浮名犹可待。少年莫学呈身锐。鼎鼎百年君误再。棺已盖。几时赎取从头悔。
  • 古诗《登大梁上方寺铁塔绝顶》 - - 李海观 - - 浮图百尺矗秋光,螺道盘空俯大荒。九曲洪波来碧落,两行高柳入苍茫。宋宫艮岳埋淤土,周府雕垣照夕阳。惟有城南岑蔚处,吹台犹自说梁王。
  • 古诗《寒林七贤·苦寒如此欲何之》 - - 周昂 - - 苦寒如此欲何之,雪帽风裘意自奇。纵有清诗三百首,未应肯得党家儿。
  • 古诗《出关偶题·一曲长歌浙水寒》 - - 周弼 - - 一曲长歌浙水寒,绨袍空往又空还。咸阳若有山东志,莫放萝秦又出关。
  • 古诗《沐浴启圣僧舍与赵德麟邂逅》 - - 苏轼 - - 南山北阙两非真,东颍西湖迹已陈。 季子来归初可喜,老聃新沐定非人。 酒清不醉休休暖,睡稳如禅息息匀。 自笑尘劳馀一念,明年同泛越溪春。
  • 古诗《大都遇平江龙兴寺僧闲上》 - - 赵孟頫 - - 闻说龙兴寺,多年未款扉。 风林发松籁,雨砌长苔衣。 殿古灯光定,房深磬韵微。 秋风动归兴,一锡向空飞。
  • 古诗《吴农谣·吴农竭力耕王田》 - - 杨维桢 - - 吴农竭力耕王田,王赋已供常饿眠。 邓通董贤何为者,一生长用水衡钱。
  • 古诗《题邵大行薰亭》 - - 陈衎 - - 一片苍山落案前,亭亭孤塔影婵娟。 林花乍落犹含露,池水新生即有烟。 蝶趁侍儿登佛阁,鹤随门客上渔船。 清光尽贮轩庭内,独榻抛书抱石眠。
  • 古诗《四望亭·高亭群峰首》 - - 朱景玄 - - 高亭群峰首,四面俯晴川。 每见晨光晓,阶前万井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