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郑孝胥的诗 > 旅顺杂诗·弥天四海尽虚名原文及翻译赏析

旅顺杂诗·弥天四海尽虚名

朝代:清代诗人:郑孝胥时间:2023-04-05
弥天四海尽虚名,西抹东涂让后生。
七十老翁閒抱膝,思量次弟便收京。

诗人郑孝胥资料

旅顺杂诗·弥天四海尽虚名作者郑孝胥

郑孝胥(1860-1938) 字苏龛,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 福建省闽侯县人。清末官僚,伪满洲国总理。改革派政治家,亦伪满洲国建国参与者。工诗,擅书..... 查看详情>>

郑孝胥古诗词作品: 《秋声·墙外红尘自帝京》 《吾分·老死虽吾分》 《杂诗·子房虽助汉》 《十二月初九日渡海》 《海藏楼杂诗·石遗失其偶》 《答多竹山·天坛松盖郁苍苍》 《答陈仁先寄栽菊种诗》 《筱崎求题画兰》 《夜起盆梅正发》 《冯园看牡丹·出郭车声不厌迟

旅顺杂诗·弥天四海尽虚名原文及翻译赏析

旅顺杂诗·弥天四海尽虚名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赠杨景起·少小游场屋》 - - 权万 - - 少小游场屋,开眸便识心。身名三刖玉,家世四知金。一别天星换,重逢鬓雪深。他时亭下路,载酒去相寻。
  • 古诗《浣溪沙·题情》 - - 张仲立 - - 浅束深妆最可怜,明眸玉立更娟娟。撩人多在夜灯前。旖旎海棠初着雨,飘萧江柳乍含烟。倚窗一样受春妍。
  • 古诗《杂诗·一饱百念休》 - - 李若水 - - 一饱百念休,挈席坐朝阳。陶然四肢春,兴与饮酒长。梦蝶鼻声小,扪虱衣缝光。虽非北窗下,亦足傲羲皇。
  • 古诗《题画·微月生西岭》 - - 邵宝 - - 微月生西岭,清光日渐多。直从圆处满,试问夜如何。
  • 古诗《寄李伯承·风尘九折畏途多》 - - 欧大任 - - 风尘九折畏途多,濠上观鱼且自歌。天末故人题尺素,漆园为吏意如何。
  • 古诗《梅庵为龙溪吴逑赋》 - - 梁穗奇 - - 植梅潇洒称庵居,铁干冰花雪里舒。风细暗香来几席,月明疏影上琴书。诗成东阁春晴远,酒醒罗浮晚梦馀。泉石主人贞志操,岁寒心事复谁如。
  • 古诗《鸿禧寺灯下·湖州鸿禧寺》 - - 宋之韩 - - 湖州鸿禧寺,夜静似深山。晚磬月中细,晨钟院外闲。经声连竹径,佛火出花关。禅舍浑无事,灯光动旅颜。
  • 古诗《感遇·病发梳频减》 - - 周霆震 - - 病发梳频减,愁根日夜深。世方迷货色,天未厌风尘。臣分谁忧国,君心本爱民。岁寒馀劲草,洒血赣江滨。
  • 古诗《题双瀑·瀑水箫峰下》 - - 王十朋 - - 瀑水箫峰下,灵源不可寻。倚天双宝剑,点石万星金。势合鲸鲵斗,声联虎豹吟。我来游胜境,洗耳听清音。
  • 古诗《春深过黄亭·碧流未到小池开》 - - 李新 - - 碧流未到小池开,半亩筼筜荫紫苔。迟日暖风留不得,乱红飞去燕衔来。
  • 古诗《寿·碧瓦鳞鳞照宝幢》 - - 释今无 - - 碧瓦鳞鳞照宝幢,银涛四月起珠江。画堂自长冰霜色,借问如今有几双。
  • 古诗《杨柳枝·新秋闲坐偶读前人杨柳枝词爱其音节谐婉姿韵与寻常绝句迥殊爰摭眼前情事谱成四阕》 - - 严既澄 - - 倦暝离魂系不牢,新愁吹梦薄凉霄。扑窗红泪摹春事,小雨催开夹竹桃。
  • 古诗《次韵答徐太守》 - - 江源 - - 重逢幸未鬓成丝,西水楼前驻节时。魏阙风云劳我梦,嘉禾山水尽君诗。催科心苦趍程急,话旧情多解缆迟。自古男儿天下志,不妨吴越日交驰。
  • 古诗《遣兴诗·人间幻出墨胎廉》 - - 王夫之 - - 人间幻出墨胎廉,左右方圆画可兼。莺啭九歌娇屈子,绿肥五柳富陶潜。雪中但窖丰年蟘,汗后全忘隔日痁。百尺竿头须痛劄,泥封汞鼎更添盐。
  • 古诗《长亭怨慢·拈白石韵》 - - 刘炳照 - - 任堤柳飘残轻絮。黯黯销魂,夕阴庭户。蝶惨莺凄,者番春竟去何许。绿波南浦,空目断离亭树。把酒饯春,但怪得,年年如此。薄暮。看云山叠处,砌就乱愁无数。斜阳几度,算拌把青春轻付。纵转瞬春信重来,怎不管落花无主。算百幅鸾笺,难写幽情千缕。 ...
  • 古诗《寄八十五侄》 - - 李处权 - - 把玩新诗病眼开,家风端有谪仙才。只应鱼蟹留人住,肯为溪山唤我来。客舍更堪秋乍入,鬓毛无奈老相催。重阳共醉滕王阁,此观人间亦伟哉。
  • 古诗《赋周畏知寓斋》 - - 张栻 - - 知君随寓即能安,久矣家山咏考盘。 幕府漫游从鬓秃,竹作寄傲有书观。 此身讵可忘三省,世路何妨阅万端。 俯仰周旋皆实理,未应只向寓中看。
  • 古诗《题画诗·细路小桥人独往》 - - 雷鲤 - - 细路小桥人独往,落花流水燕飞忙。 松阴匝地沾衣湿,空翠满身风露香。
  • 古诗《次韵题高斋》 - - 空室禅师 - - 高斋寂寂俯清池,瓦鼎香浮十二时。 天晓定回松下石,藓痕青上布伽黎。
  • 古诗《奉和鲁望招润卿博士辞以道侣将至之作》 - - 皮日休 - - 瘿木樽前地胏图,为君偏辍俗功夫。 灵真散尽光来此,莫恋安妃在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