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缪公恩的诗 > 漫吟·梧桐瑟瑟竹萧萧原文及翻译赏析

漫吟·梧桐瑟瑟竹萧萧

朝代:清代诗人:缪公恩时间:2023-04-08
梧桐瑟瑟竹萧萧,閒捲湘

诗人缪公恩资料

漫吟·梧桐瑟瑟竹萧萧作者缪公恩

缪公恩(1756-1841),汉军正白旗,沈阳人。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缪公恩家世代为官,曾随父亲宦游江南近20年,饱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 查看详情>>

缪公恩古诗词作品: 《晚晴·趁将落日捲西窗》 《忆旧·满眼岚光碧四围》 《梁鹤庄·海角迢迢忆索居》 《晴兰·谷风吹野养花天》 《永平怀古·负海凭山古北平》 《一月以来连绵霪雨闷中成句》 《溪上·何处桃源洞》 《题桃花双燕图》 《寄孙君水南·制锦才华老更雄》 《冬夜·杯空炉火尽

漫吟·梧桐瑟瑟竹萧萧原文及翻译赏析

漫吟·梧桐瑟瑟竹萧萧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柁·周旋规中折旋矩》 - - 弘历 - - 周旋规中折旋矩,操纵由来在柁工。首领持篙都占却,那论元气与微风。
  • 古诗《先农坛陪祀有赋》 - - 钱载 - - 鹄立天门候礼行,宗潢肃进瓣香清。绛云幄敞初阳照,翠霭林周细草生。恤谷耤田惟告稔,扶犁京尹便催耕。銮舆正问东南俗,麦陇桑畦遍圣情。
  • 古诗《远帆阁口号·冻浦何由见远帆》 - - 弘历 - - 冻浦何由见远帆,两言木额镇镌镵。却因氐父飞遥兴,快览江天景不凡。
  • 古诗《题藏经纸扇·吉云片羽遗金粟》 - - 弘历 - - 吉云片羽遗金粟,柄以和阗美玉为。妙谛清词两无似,拟将落笔又迟迟。
  • 古诗《过先师墓作·栖鹤流水近黄昏》 - - 龙岭 - - 栖鹤流水近黄昏,宿麦寒原指墓门。无事侯芭为议葬,还须宋玉与招魂。三年科目真愁种,八股文章是病根。魔障于今成了晤,三生石上忍重论。
  • 古诗《苏才翁挽辞·空馀一丹旐》 - - 王安石 - - 空馀一丹旐,无复两朱轓。寂寞蒜山渡,陂陀京口原。音容归绘画,才业付儿孙。尚有故人泪,沧江相与翻。
  • 古诗《咸阳·父老壶浆迓义旗》 - - 刘棐 - - 父老壶浆迓义旗,亡秦谁复为秦悲。不曾被虐曾蒙德,十二金人各泪垂。
  • 古诗《宿湖中·水天向晚碧沉沉》 - - 白居易 - -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 古诗《竹庄·麻丘老翁真不俗》 - - 江源 - - 麻丘老翁真不俗,胸中渭川千顷绿。所以不喜红紫态,结屋开轩种修竹。千竿万竿成茂林,风雨潇潇洒寒玉。直干偏淩冰雪多,虚心不受烈暑触。千年蒋翊同襟期,不待词人咏淇澳。罗浮仙子秦大夫,昨日书来期卜筑。乐哉此翁谁得知,日憩清阴坦吾腹。春风满地长儿孙,日报平安靡荣辱。竹庄竹庄何...
  • 古诗《戊午二月九日》 - - 张问陶 - - 夔万巴渠鸟路长,通秦连楚斗豺狼。天如有意屠边徼,我忍无情哭故乡。八口艰虞犹剑外,一身飘忽又陈仓。风诗已废哀重写,不是伤心古战场。
  • 古诗《陇西七夕和秦文卿二尹韵》 - - 严金清 - - 露重云轻碧落空,银河波漾鹊桥风。红楼离思天涯梦,此夕情怀两地同。
  • 古诗《辞陵绝句·曾从銮辂出边陲》 - - 李时勉 - - 曾从銮辂出边陲,掳得名王奏凯归。从此沙场无战斗,至今远塞震皇威。
  • 古诗《太白山·终南列万山》 - - 朱铎 - - 终南列万山,孤巅入云里。雪花点翠屏,秋风吹不起。
  • 古诗《重游阴那寺·十载重来谒上方》 - - 翁思佐 - - 十载重来谒上方,依稀犹似旧僧堂。当时猿鹤如相迓,今夜随人明月乡。
  • 古诗《次韵答俞君实廉访》 - - 丘逢甲 - - 五百四峰无限好,天南留滞莫言归。人间那有閒田地,抱瓮青山许息机?
  • 古诗《闻计孺子殇寄甫草》 - - 汪琬 - - 笔冢累累砚欲穿,每将文字苦雕镌。著书也被天公恼,不使童乌与汝玄。
  • 古诗《天宁寺同谢山人茂秦章行人景南李比部于鳞饯李伯承明府分韵得花字》 - - 王世贞 - - 长安三月芳意赊,习习柔风黄鸟斜。春社虎溪能远送,暮云凫舄未堪遮。城闉倦借支公马,江路吟逢潘令花。去住即看同幻迹,向来离合不须嗟。
  • 古诗《女冠子·山房寒思》 - - 曹尔堪 - - 吴船来往,爱听画眉停桨。冷红飞,石丑犹称丈,花娇却字妃。伫看千药绽,空忆四腮肥。松鼠檐前落,已忘机。
  • 古诗《水调歌头·中秋,用坡公韵》 - - 吴昌绶 - - 万里一明月,秋思满长天。古今人事代谢,流照自年年。才放澄辉大地,又被微云障翳,珠斗夜光寒。沧海横流际,风雨合离间。感乌踆,悲兔缺,惊虬眠。萍蓬身世输指,乡梦几回圆。便拟泛槎归去,只恐尘缨涴我,清福未能全。此曲谁与和,低唱付婵娟。 ...
  • 古诗《投郭主簿·白骡代步若奔云》 - - 罗点 - - 白骡代步若奔云,闲人所至留诗迹。 欲知名姓问源流,请看郴阳山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