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郭印的诗 > 墨·笔阵须鍪甲原文及翻译赏析

墨·笔阵须鍪甲

朝代:宋代诗人:郭印时间:2023-04-06
笔阵须鍪甲,轻烟久秘藏。
犀文誇妙手,鱼腹验真方。
制就玄圭象,磨成点漆光。
东齐吾注易,谁遗一丸香。

诗人郭印资料

墨·笔阵须鍪甲作者郭印

郭印,字不详,号亦乐居士,成都双流人。宋徽宗政和年间进士。任仁寿、铜梁等地县令,左朝请大夫等。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刺史,年八十余卒。与秦桧虽曾同..... 查看详情>>

郭印古诗词作品: 《用韵·服田力穑是良农》 《次元守中秋观月韵》 《次刘子翼韵·逢迎欣晤语》 《水仙花·琉璃擢干耐祁寒》 《吐华月为题·山深隐麚麇》 《书怀·物齐人即我》 《吐华月·桃源渺何所》 《登咒土寺东台》 《冯当可游龙鹤山有诗赠安道人用韵》 《次韵仲明举西郊别墅

墨·笔阵须鍪甲原文及翻译赏析

墨·笔阵须鍪甲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即事·北海飧毡竟不降》 - - 李穑 - - 北海飧毡竟不降,丹心一点铁为腔。可怜江总今衰甚,月到天中影入窗。
  • 古诗《过至孝墓·过为世希氏》 - - 吴城 - - 过为世希氏,史牒鲜著名。孰谓吾之邦,有以至孝称。想其事双亲,诚恪通神明。身后一抔土,世犹不敢轻。乐公诚乐善,记名誓遗氓。偶读灵禽碑,得之嘉不胜。吾邦有盛德,岂宜久沉冥。恨不访遗冢,下拜涕泣零。又恨失名字,无以附汗青。自伤无赢赀,傍建旌孝亭。当使孝者见,事亲坚其诚。且令顽悖...
  • 古诗《留通商馆数日》 - - 邓深 - - 商馆非闲地,闲人偶在旁。无端声利役,有许去来忙。受雨芭蕉响,怀风䆉稏香。江郊秋易盛,早献十分凉。
  • 古诗《送柴式谷赴保定韩中丞幕》 - - 沈守正 - - 念子能迂阔,谋生拙似予。老亲须禄养,游子莫居诸。世态浮云似,高名画饼虚。无言扬得意,方始识相如。
  • 古诗《赠罗赤脚·学道由来不记年》 - - 张浚 - - 学道由来不记年,啸歌风月在前缘。身心已到无尘处,疑是人间自在仙。
  • 古诗《资阳潭石矶特奇怪艮斋赵使君招宴即席》 - - 尹台 - - 独柱支撑何大奇,资潭回抱迥逶迤。林悬石阁飞梁袅,径折峰亭曲栈垂。四海登游无此地,百年谈笑几今时。不妨扶醉留歌舞,并接凉蟾倒玉卮。
  • 古诗《立春日雨中三绝》 - - 周紫芝 - - 先自逢春老倍伤,两檐疏雨更淋浪。眼前无复新幡胜,只有寒菹照庾郎。
  • 古诗《姑苏台·当时何事太情多》 - - 贡师泰 - - 当时何事太情多,不悟危机出苧萝。一夜月明天似水,吴王台上越王歌。
  • 古诗《秋日泛舟钱塘观潮放歌》 - - 胡应麟 - - 黑风夜簸沧溟水,冯夷却走海若靡。素车白马来何方,璇室琼楼遍空起。玉龙垂地五千丈,银河驾天一百里。三军钜鹿战始酣,万甲长平溃难止。胡生此时归适越,醉挟扁舟离江渚。鼓柁初疑月窟中,旋身已入冰壶里。雪山恍见释迦坐,一苇聊将达摩拟。波翻魍魉泣,浪跋天吴语。长鲸鼓鬣如峻山,电掣...
  • 古诗《冬夜山中寻友》 - - 李频 - - 何人山雪夜,相访不相思。若得长闲日,应无暂到时。叶寒凋欲尽,泉冻落还迟。即此天明去,重来未有期。
  • 古诗《赠黄檗山僧·小缚团蕉竹涧边》 - - 罗万杰 - - 小缚团蕉竹涧边,此心何事不悠然。贪他清味耐他苦,黄檗山中住十年。
  • 古诗《五举酒用瑞麦》 - - 郊庙朝会歌辞 - - 芃芃嘉麦,擢秀分岐。甘露夕洒,惠风晨吹。良农告瑞,循吏称奇。归美英主,折而贡之。
  • 古诗《仲昭竹为湛公题》 - - 张宁 - - 萧飒秋声满渭川,深沉诗思入湘渊。遥知一径通幽日,曾共山僧听雨眠。
  • 古诗《拟唐人边庭四时怨》 - - 周永铨 - - 望断阳和到雪山,故园花月楚刀环。汉家雨露提封外,春色遥应度玉关。
  • 古诗《寄蔡君七十》 - - 毛奇龄 - - 子尼垂老着青裙,七十年来齿倍芬。西塞岩边谁是侣,南州座上每逢君。寻还宛委馀金字,望尽乡关见紫云。羡汝趋庭方入对,请缨阙下有终军。
  • 古诗《圆通至乐亭见月戏留》 - - 王洋 - - 泼黛长空月正浓,与师山路少从容。 莫贪豪侈牛心炙,来看孤圆马耳峰。
  • 古诗《水乐洞·近听千丝急》 - - 喻良能 - - 近听千丝急,遥闻一磬清。 恐伤诗肺腑,不作断肠声。
  • 古诗《登冠山次瞻叔兄壁间旧韵》 - - 魏了翁 - - 芦花朴朴雪连天,枫叶槮槮日满山。 似识游人非俗客。远峰呈露玉孱颜。
  • 古诗《金陵晚眺·金陵古形胜》 - - 傅若金 - - 金陵古形胜,晚望思迢遥。 白日余孤塔,青山见六朝。 燕迷花底巷,鸦散柳阴桥。 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
  • 古诗《废琴·丝桐合为琴》 - - 白居易 - -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