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陈献章的诗 > 木犀花下待陈秉常原文及翻译赏析

木犀花下待陈秉常

朝代:明代诗人:陈献章时间:2023-04-05
常疑楚客餐秋菊,不信唐人醉牡丹。
何处木犀香可爱,须君曾到玉台山。

诗人陈献章资料

木犀花下待陈秉常作者陈献章

生卒:1428—1500。介绍: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 查看详情>>

陈献章古诗词作品: 《追次康节先生小圃逢春之作》 《谢生得京酝以为美使致白沙开幕视之空樽而已乃因发一笑》 《偶忆梦中长髯道士用一囊贮罗浮山遗予戏作示范规》 《次韵见访·春晓不扃岩上扉》 《邹吏目书至有作兼呈吴县尹》 《寿南山翁七十》 《偶阅岳季方题商山四皓图次韵》 《谢壁间李学士和予藤蓑诗偶成奉寄》 《送罗养明还江右》 《过白塔·明月清风放两头

木犀花下待陈秉常原文及翻译赏析

木犀花下待陈秉常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凤仙·扬毳最合临秋晓》 - - 弘历 - - 扬毳最合临秋晓,弄影偏宜对月明。一种閒庭风露下,骑来定是董双成。
  • 古诗《玉堤柳·我行玉堤东》 - - 邹智 - - 我行玉堤东,静观玉堤柳。乾坤造化心,千古谁能剖。
  • 古诗《句·渔人忽惊起》 - - 刘巨 - - 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
  • 古诗《英轺杂咏·月出》 - - 唐文治 - - 海天迟月出,璀璨吐流云。雾气凝空黛,波光皱远纹。前身疑约略,旧梦感纷纭。我欲乘风去,消除万丈氛。
  • 古诗《重九日登啸卧亭》 - - 沈光文 - - 重阳节至客心悲,托兴登临酒一卮。健挽石梁看没羽,醉摩字影读残碑。当年运数终穷九,廿载忧危共此时。为问生涯在何处,黄花知以晚为期。
  • 古诗《潭溪怀古·涧溪溪水水茫茫》 - - 赵毓楠 - - 涧溪溪水水茫茫,欲问东流意转伤。万古关山总无改,千秋暮叶几苍黄。景升儿子如豚犬,曹瞒奸雄空虎狼。毕竟人和成帝业,君臣一体共流芳。
  • 古诗《三湘怨·牙樯罨画橹》 - - 范成大 - - 牙樯罨画橹,摇漾三湘浦。佳人翔绿裾,含颦为谁舞。拳拳新荷叶,愁绝烟水暮。风云忽飘荡,隐约闻箫鼓。
  • 古诗《依韵和杨尉郊外怀乡》 - - 强至 - - 策马长郊羡子真,独赢风物与诗论。惊飞雁鹜投前涧,归去牛羊识旧村。暴涨溪声闻远近,久阴山气乱朝昏。异乡我亦嗟游宦,莫说啼鹃有怨魂。
  • 古诗《寄任居士·师默修禅观》 - - 张炜 - - 师默修禅观,龙升虎自閒。眼开俱是道,心定亦无山。瘿木床三尺,蓬茅屋半间。鍊成真积力,策景到瑶关。
  • 古诗《喜见家山答守之》 - - 钱时 - - 喜见家山喜见晴,乾坤都属舞雩春。家山自是山无数,认得春风定可人。
  • 古诗《挽那邕冯教谕先生》 - - 王佐 - - 忆昔为儿未十龄,趋庭委贽拜先生。仅能雪案涂鸦舞,已许朝阳作凤鸣。寂寞荒苔封讲席,凄凉抔土闭佳城。东风吹泪看遗稿,尺许枯藤无限情。
  • 古诗《半山亭·云为衣履石为梯》 - - 顾璘 - - 云为衣履石为梯,白日青虚步可跻。天近祗疑三界合,烟开浑见四方低。寒松挂雪明前嶂,瀑水轰雷下别溪。早晚台端捐佩去,诛茆来与道人栖。
  • 古诗《闻雁·芦花淡白水微茫》 - - 郭槃 - - 芦花淡白水微茫,又听雍雍旅雁翔。几点乱云迷洛浦,数声和月起潇湘。蹉跎故国家千里,迢递乡音字两行。楚水吴山旧时路,年来何事竟忙忙。
  • 古诗《赏春·珠帘翠幕千门晓》 - - 赵祺 - - 珠帘翠幕千门晓,丽日和风万国春。乍雨乍晴虽莫测,无非天地发生仁。
  • 古诗《送区海目太史封藩》 - - 董其昌 - - 题柱才名籍,分璜使命嘉。赐衣飞昼绣,载笔落天花。云散千峰火,秋停八月槎。欲知词客贵,设醴遍王家。
  • 古诗《夜泊近渔舟有感》 - - 丘浚 - - 渔舟何处泊,浅水荻花边。风月全家乐,江湖到处田。烹鱼邀贾客,乞火与邻船。自笑谋生拙,临渊却尔怜。
  • 古诗《匡衡·说诗妙处解人颐》 - - 钱大昕 - - 说诗妙处解人颐,牢石同朝默不知。但服儒衣称酝藉,李微陈惠亦饶为。
  • 古诗《卧病·廉纖小雨湿相欺》 - - 项安世 - - 廉纖小雨湿相欺,病客无悰昼掩扉。 自转巫屏遮午枕,一窗寒梦绕亲闱。
  • 古诗《塞上曲·诸夏皇威立》 - - 王逢 - - 诸夏皇威立,三边虏气衰。 角弓分虎圈,乳酒下龙墀。 蜂午歊氛远,鼍更窟宅移。 舆图欲尽入,中道勿颁师。
  • 古诗《枭·南山万古雪》 - - 郭登 - - 南山万古雪,六月地上冰峥嵘。 况当严冬气尤洌,万物僵立不识死与生。 阳乌戢其羽,颜色惨淡无光晶。 朝朝畏寒不敢出,欲挽海水添长更。 毡裘蒙茸缩如猬,风沙断尽行人行。 老乌平时最饶舌,攒毛缩颈饥无声。 鸱鸮独何形?无乃金铁铸使成。 白日在何处,每到夜黑来飞鸣。 有时呼啸声愈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