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苏轼的诗 > 南堂·江上西山半隐堤原文及翻译赏析

南堂·江上西山半隐堤

朝代:宋代诗人:苏轼时间:2017-10-31
江上西山半隐堤,此邦台馆一时西。
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

诗人苏轼资料

南堂·江上西山半隐堤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南堂·江上西山半隐堤原文及翻译赏析

组诗的第一首开头二句描绘临皋亭依傍西山,俯临长江的地理形势。接着用特写镜头刻画南堂窗含大江,极目远眺的景色:只见江中千帆停泊,江面一片烟波渺茫。淡淡几笔,勾勒出一幅景物寥廓的画面。...

查看详情>>

注释 ⑴南堂,在临皋亭,俯临长江,是作者贬谪黄州后居住的地方。 ⑵西山:即樊山,在今湖北武昌西,与赤壁隔江相对,上有苏园,为苏轼贬居黄州时的读书处。 ⑶此邦:指黄州。台馆:楼台馆阁。 ⑷浅溪:谓浅滩,近岸水浅处。 白话译文 江上西山遮掩了一半江堤,此地的亭台楼阁一时间全都朝西,独有南...

查看详情>>

《南堂五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此组诗围绕置身于南堂的种种感受而写,立意各自不同,五首分列开来,独立成篇,但又相互联接,组成一幅精美的山水人物画,表现了清静而壮美的自然环境,表达了悠闲自得的感情,创造出一种清幽绝俗的意境。 这组诗作于元丰六年(1083...

查看详情>>

南堂·江上西山半隐堤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潮汕寒花·入俗名虽恶》 - - 幻庐 - - 入俗名虽恶,经时味益辛。粉墙常一探,尤傍野行人。
  • 古诗《醉太平·朱门掩重》 - - 易顺鼎 - - 朱门掩重。朱帘卷重。小楼痴立东风。悄无人伴侬。衫儿醉松。鬟儿睡松。海棠落了轻红。是愁中梦中。
  • 古诗《逾限被议自蜀旋里留别诸同寅》 - - 江昶荣 - - 空橐难言赎罪愆,浮沉身世总凭天。戎旃从事回闽日,宦海翻波入蜀年。此别亲朋留后约,他时山水认前缘。梁间燕子营巢稳,伫盼归鸿破晓烟。
  • 古诗《云谷为玉笥道人赋》 - - 邓雅 - - 幽意在云谷,高风怀考亭。东西虽异地,复此托嘉名。杳霭翠峰合,氤氲佳气生。窗虚白日晚,衣润暑天清。坐石对仙客,焚香观道经。松花宜酒味,泉响当琴声。窈窕绝尘鞅,逍遥违世情。何当托栖遁,服食致遐龄。...
  • 古诗《荅朱文粲·南风送好音》 - - 曾爟 - - 南风送好音,珍重比南金。寂寞经年别,凄凉万里心。弊裘仍恋体,华发已盈簪。谁识乡关念,时时动越吟。
  • 古诗《静观斋·云岩寺侧几间屋》 - - 乾隆 - - 云岩寺侧几间屋,羲画昭回岁月深。丝管丛中山水趣,观辞敬识圣人心。
  • 古诗《六月初一日漱芳斋听戏》 - - 陈宝琛 - - 一曲何戡触旧悲,卌年看举寿人卮。相公亦是三朝老,宁见椒风受册时?
  • 古诗《梅花下作·相将山喜鹊》 - - 屈大均 - - 相将山喜鹊,花作一春粮。梅片兼残雪,清冷齿颊香。
  • 古诗《证无为·悟则归常乐》 - - 敦煌曲子 - - 悟则归常乐。住在法王家。一乘深法没拦遮。乐者请除邪。
  • 古诗《石桥别·爱此白石梁》 - - 文嘉 - - 爱此白石梁,况对桥上月。携手素心人,而于此中别。归来明月还照我,光湿瑶阶露华堕。疏钟不鸣偶回顾,严城层层巳深锁。
  • 古诗《蝉·本以高难饱》 - - 李商隐 -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汎,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古诗《题陈涉江画册》 - - 黄彭年 - - 佛岩颇似广元道,画笔直追王晋卿。石骨崚嶒云气定,不施句勒自生成。
  • 古诗《香积池观鱼·丛筱乔柯夏亦秋》 - - 王元铸 - - 丛筱乔柯夏亦秋,池塘水阔景偏幽。乐鱼之乐谁知我,恍在濠间濮上游。
  • 古诗《哀杨伯仲词·鸿雁南北飞》 - - 张弼 - - 鸿雁南北飞,万里相追随。鄞江有杨氏,兄弟不相违。伯兄富文学,早被名迹羁。廿年走京国,一命官海涯。禄薄不自给,季弟力又持。中道遽沦谢,肺肝为之摧。仲兄守弃梓,奄奄就衰颓。努力理门户,力尽不言罢。弟也乃如此,岂特情怡怡。遂令乡邦重,亦感皇大知。天知锡遐寿,遐寿过期颐。孰谓彼卒...
  • 古诗《小诗·水已平堤柳已线》 - - 李之仪 - - 水已平堤柳已线,洞房犹记锁婵娟。彩云易散春常在,啼鸟留人尚可怜。
  • 古诗《贺新凉·癸丑九月答黄申甫留别》 - - 魏元戴 - - 此会君能说。是死生西山孤竹,南阳诸葛。一卷农书题野老,恨未髯霜鬓雪。叹末路千钧一发。破碎山河闲甲子,能几番收泣谈风月。送君去,秋萧瑟。悲欢付与河梁别。极苍茫风掀海立,云低宙合。孤楫江心愁士雅,难肉中原白骨。姑勿许虞弦响绝。五季沙陀存正朔,怅销沉莫数铮铮铁。且袖手,看...
  • 古诗《戏赋·夏日崦嵫尽》 - - 伯昏子 - - 夏日崦嵫尽,溽风犹疾嫖。章台柳谁折,株野事无聊。徒恨魂将灭,教寻梦里招。长安道相问,忆否董逃谣。
  • 古诗《云掩月·游云纷扰混太清》 - - 詹初 - - 游云纷扰混太清,苍茫万里晦月明。 岂是贞明能为改,却缘外面纵且横。 纵横云霭尽能拨,一轮即见当天发。 当天皎皎月照人,今古何曾人照月。 千江万江月尽圆,千人万人谁知焉。 李白江头捉月死,尽笑李白醉而颠。 江中那有月可捉,举首独立空茫然。 空茫然,月在天,古来只有一心传。 休教...
  • 古诗《春日思家》 - - 蔡羽 - - 经旬不出畏春泥,狼籍风光上苑西。 江柳初摇客未发,山花欲落鸟频啼。 故乡头绪愁中草,野寺栖迟石上梯。 暮色苍然人倚阁,秣陵东去白云低。
  • 古诗《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 - - 宋之问 - - 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