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徐渭的诗 > 内子亡十年其家以甥在稍还母所服潞州红衫颈原文及翻译赏析

内子亡十年其家以甥在稍还母所服潞州红衫颈

朝代:明代诗人:徐渭时间:2017-07-07
黄金小纽茜衫温,袖摺犹存举案痕。
开匣不知双泪下,满庭积雪一灯昏。

诗人徐渭资料

内子亡十年其家以甥在稍还母所服潞州红衫颈作者徐渭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 查看详情>>

徐渭古诗词作品: 《送府学某师推处州》 《诸友画·镜湖》 《次苏长公雪诗》 《古木悬萝图尽绕红叶鸦数十或栖或初归文待诏画也得郎字》 《宴游烂柯山·偏裨结束佩刀弓》 《女仙一躯乘云而蹈水月》 《旱祷十七韵次陈长公》 《送沈叔子南都迎母》 《春野图·北门之外多佳丽》 《武林馆中与徐仁卿同宿因赠

内子亡十年其家以甥在稍还母所服潞州红衫颈原文及翻译赏析

内子亡十年其家以甥在稍还母所服潞州红衫颈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二月山行雪中见杏花》 - - 陈子龙 - - 山楼曲曲杏花残,一月飘零雪里看。此日春风太憔悴,一时红粉不胜寒。
  • 古诗《登黄鹤楼·十里江城入望来》 - - 毛一公 - - 十里江城入望来,晴川烟树面江开。等閒折尽寒堤柳,此际何堪更落梅?
  • 古诗《栖云楼·白云自悠然》 - - 释文珦 - - 白云自悠然,幽人此栖息。去留果何心,变化了无迹。俗客不曾来,沙鸥尽相识。何处动吟情,渔村数声笛。
  • 古诗《麦绰·芟麦虽凭利刃功》 - - 王祯 - - 芟麦虽凭利刃功,柄头还用竹为笼。勿云褊量容多少,都覆黄云入笼中。
  • 古诗《长水童谣·城门当有血》 - - 无名氏 - - 城门当有血。城没陷为湖。
  • 古诗《浣溪沙·不恨离人恨柳枝》 - - 黄侃 - - 不恨离人恨柳枝。柳枝惟解送将归。年年客路泪沾衣。春去愁心随逝水,梦回幽意袅游丝。此生多是别离时。
  • 古诗《冉冉云·牡丹盛开招同官小饮赋此》 - - 卢炳 - - 雨洗千红又春晚。留牡丹倚阑初绽。娇娅姹偏赋精神君看。算费尽工夫点染。带露天香最清远。太真妃院妆体段。拼对花满把流霞频劝。怕逐东风零乱。
  • 古诗《除夜·不是催租夜打门》 - - 方岳 - - 不是催租夜打门,那知宝祐改新元。人间测度春风意,李白桃红又一番。
  • 古诗《踏莎行·荆南作》 - - 张孝祥 - - 旋葺荒园,初开小径。物华还与东风竞。曲槛晖晖落照明,高城冉冉孤烟暝。柳色金寒,梅花雪静。道人随处成幽兴。一杯不惜小淹留,归期已理沧浪艇。
  • 古诗《山居杂诗·鹭影兼秋静》 - - 元好问 - - 鹭影兼秋静,蝉声带晚凉。陂长留积水,川阔尽斜阳。
  • 古诗《长安杂题长句》 - - 杜牧 - - 晴云似絮惹低空,紫陌微微弄袖风。韩嫣金丸莎覆绿,许公鞯汗杏粘红。烟生窈窕深东第,轮撼流苏下北宫。自笑苦无楼护智,可怜铅椠竟何功。
  • 古诗《水仙·东风袅袅月粼粼》 - - 徐庸 - - 东风袅袅月粼粼,绰约仙姿见早春。尽说陈王能作赋,不妨毛颖为传神。
  • 古诗《冒风渡湖口》 - - 查慎行 - - 湖欲与江合,江犹吞吐间。浪头千点白,一点是鞋山。
  • 古诗《送闽南禅侣拟贾岛》 - - 顾峵 - - 闽南层岭外,杖锡入云飞。黯淡滩边过,鹧鸪声里归。蛮烟侵案重,海气隔林微。应忆吟诗客,其如消息稀。
  • 古诗《平谷秋兴·画角呜咽闭禁城》 - - 曾习经 - - 画角呜咽闭禁城,不堪垂泪更分明。未成报国惭儒术,宛是还乡听鼓声。一月照人愁欲绝,百年多难若为情。未知忧患犹多少,羡尔厨头老步兵。
  • 古诗《无题·最是难忘见面初》 - - 黄松鹤 - - 最是难忘见面初,鮀江人去问何如。三年剩赚双行泪,万里空归一纸书。杜若洲边悬绛帐,桃花马上曳红裾。相从跨海长征日,记否参军笑语馀。
  • 古诗《一杯咖啡中拾到的宝石》 - - 陈秀喜 - - 她的信笺是月亮月亮上面的墨水的笔迹朵朵如幽兰我就热爱这样的月亮出现敢死队的时代我的国籍观念更倔强她责我∶你为什么不能娶我面对着敢死队员我答∶因为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才胜过敢死队员爱的忠诚从此我拼命想忘却那朵朵幽兰然而却忘不了埋怨的墨水三十年后伫立已没...
  • 古诗《涤愫·贤者不饱食》 - - 郑樵 - - 贤者不饱食,何为仕与农。 圣人诡时,何为世所宗。 显晦既有因,盛衰亦偶逢。 先秋而后春,俄顷自雍容。
  • 古诗《家居自戒·世人无奈愁》 - - 陆游 - - 世人无奈愁,沃以杯中酒; 未能平磊块,已复生堆阜。 治水不治源,九载亦何有? 不如读周易,一卷常在手。
  • 古诗《春日旅次》 - - 朱庆馀 - - 林中莺又啭,为客恨因循。故里遥千里,青春过数春。 弟兄来渐少,岁月去何频。早晚荣归计,中堂会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