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黄衷的诗 > 臬司索和半洲戡黎原文及翻译赏析

臬司索和半洲戡黎

朝代:明代诗人:黄衷时间:2023-04-05
晨驰露檄到江城,琼管先春报罢兵。
蜃气更无台观起,鲸波真见縠纹生。
桃根犊戏绿莎净,桑上鸮音白昼清。
自昔均劳惟将相,不妨儒化并威名。

诗人黄衷资料

臬司索和半洲戡黎作者黄衷

介绍: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 查看详情>>

黄衷古诗词作品: 《挽杨质夫学宪》 《矩洲杂咏·古木交阴水漫川》 《矩洲飓风折柳叹》 《乙巳灯夕立春力病戏笔》 《屏居·两年湖上偶垂幨》 《和絅庵遗笔·闻于习静得观颐》 《观物·争巢灌木鹰何鸷》 《和南皋春日閒居写怀》 《瀼西怀杜·向来文赋赞专能》 《秋兴和郑希大

臬司索和半洲戡黎原文及翻译赏析

臬司索和半洲戡黎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和天琴斋中遣怀》 - - 沈曾植 - - 变动周流遍六虚,兼山艮石兆何如。虞家易礼参消息,鲍氏诗篇有建除。第一义成物喻马,小千劫尽我其鱼。中黄太一今安向,剩遣更生理故书。
  • 古诗《赠孙怍庭少司马》 - - 施闰章 - - 旧好谁怜会聚难,华灯永夜接清欢。文章共信知音少,出处閒凭醉眼看。云捲岱阴孤嶂直,风高齐水一春寒。时平正切苍生望,应念东山老谢安。
  • 古诗《重过吴氏林亭》 - - 方薰 - - 踏莎湿两屩,乃知露未晞。俯行见我影,林罅来朝晖。暂祛尘壒缘,复款烟萝扉。云构缅遗躅,乔木阴成围。潜鳞暖欲上,蛰燕时还飞。悠哉感物性,及此见化机。宗游仍昼寝,任钓空苔矶。斯人已寂寞,风雅其安归。...
  • 古诗《已卯元日梦奇石幽泉之胜五更不寐赋此》 - - 张英 - - 梦里茅庵景最幽,荒山僻径小林邱。屯云怪石当轩倚,溅雪飞泉绕树流。苍藓间阶逢老衲,盘涡深涧见文鯈。山童捧出桃如瓮,髣髴西渠与共游。
  • 古诗《残秋落日·败叶如相约》 - - 陈昂 - - 败叶如相约,时时竞远飞。露浓秋欲去,寒急市先稀。天变扬沧海,山昏失翠微。鸣鸦千百点,为我送将归。
  • 古诗《赠马通伯时将南归同人饯之且为寿》 - - 夏孙桐 - - 盍簪史局数经秋,未及汗青同白头。鼙鼓渔阳今见惯,弦歌匡邑且忘忧。娟娟风露留人桂,浩浩烟波迟客鸥。一曲南飞尽尊酒,何年赤壁共扁舟。
  • 古诗《江北纪行·桐城赠方与义同年》 - - 张吉 - - 鬓根花影帽檐风,闪闪风花百醉中。欲蹑芒鞋寻别墅,今吾恐与故吾同。
  • 古诗《赠王贞元大参》 - - 彭孙遹 - - 旌棨屏藩重,山川景气明。冰壶清自映,铃阁静无声。来献千秋镜,归当万里城。台司虚左在,直接泰阶平。
  • 古诗《雪中望劈峰·劈岭高寒插剑铓》 - - 杨应奎 - - 劈岭高寒插剑铓,晚晴遥望失苍苍。千层华盖从天下,九叠屏风带雪张。影落平芜青黛掩,秀分南极白云长。他年五老能招隐,便结松巢跨石梁。
  • 古诗《集英山寺·山寺翠微界》 - - 袁嘉谷 - - 山寺翠微界,天痕挂柳梢。落花双屐软,夕霭万峰交。风度樵吹叶,云归鸟出巢。不嫌归路缓,携月下西郊。
  • 古诗《江行·潮落江平宿富阳》 - - 朱彝尊 - - 潮落江平宿富阳,船头新月下微霜。晓看乌臼红千树,树杪半山鸭脚黄。
  • 古诗《春草·不管弥天冷烧红》 - - 吴玉如 - - 不管弥天冷烧红,风温依旧碧茸茸。深幽穷巷无人迹,浓郁芳茵见化工。
  • 古诗《和清江韩伯善》 - - 王义山 - - 文章于道未为尊,求道须教造大醇。理学一门要精密,时文大病在尖新。高谈天下经纶易,谁疗目前饥馑因。拼却挂冠高蹈去,孰云林下果无人。
  • 古诗《自诸暨抵剡·秋渚涵空碧》 - - 潘阆 - - 秋渚涵空碧,秋山刷眼青。排头烟树老,扑面水风醒。上濑复下濑,长亭仍短亭。夜船明月好,客梦满流萤。
  • 古诗《别云台观同宿饶益寺与薛田联句》 - - 魏野 - - 自古人人足叹嗟,闲游得侣复堪夸。 可怜十宿无喧杂,不在僧家即道家。
  • 古诗《偶书·我来惊岁晚》 - - 黄庚 - - 我来惊岁晚,愁裹度年华。 云冻天将雪,山寒梅未花。 晓窗留客饭,午寺觅僧茶。 归路江村暝,行行及暮鸦。
  • 古诗《仲一第梅花一绝并简丘玉父》 - - 任希夷 - - 粲粲霜林白玉围,谁将红糁乱青枝。 天怜粉面太孤绝,故遣施未出一奇。
  • 古诗《正月七日雪晴》 - - 张耒 - - 西窗融雪飘如雨,故与新春作薄寒。 昨夜雁声浑向北,梦魂随去过关山。
  • 古诗《存殁口号》 - - 柳亚子 - - 神烈峰头墓草青,湖南赤帜正纵横。 人间毁誉原休问,并世支那两列宁。
  • 古诗《秋日山中寄李处士》 - - 杜荀鹤 - - 吾辈道何穷,寒山细雨中。 儿童书懒读,果栗树将空。 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 升平犹可用,应不废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