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黄公绍的诗 >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原文及翻译赏析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朝代:宋代诗人:黄公绍时间:2023-04-06
年年社日停针线。
怎忍见双飞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
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
点点行行泪痕满。
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诗人黄公绍资料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作者黄公绍

黄公绍,生卒年不详。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中进士,受职架阁官。邵武人李南叔收录严羽的诗和评辑为《沧浪吟》,黄公绍为这本书撰写序言,极力推荐,使这部名著特别是《沧浪诗话》得以广泛流传,蜚声中外。宋亡..... 查看详情>>

黄公绍古诗词作品: 《莺啼序·吴江长桥》 《潇湘神·贺灵鼍》 《潇湘神·踏青青》 《竞渡棹歌·棹如飞》 《竞渡棹歌·驾灵鼍》 《念奴娇·山围宽碧》 《竞渡櫂歌·月明中,月明中》 《明月棹孤舟/夜行船·木樨》 《潇湘神·绣周张》 《念奴娇·月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原文及翻译赏析

这首无名氏的作品,写的是游子春日感怀。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社日是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社与秋社,《统天万年历》云:“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这里指春社。每逢社日,妇女有停针线的习惯,《墨庄漫录》云:“唐宋妇人社日不...

查看详情>>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之一,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又名《横塘路》、《西湖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 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 停针线:《墨庄漫录》说:“唐、宋社日妇人不用针线,谓之忌作。”唐张籍...

查看详情>>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是宋代词人创作的一首抒写游子思乡情怀之词作。上片写游子在深山溪桥边,遥念家乡社日,看到双双飞燕而自伤孤单;下片写游子长期飘流在外,春衫已破,满是泪痕,却还不知归期。末尾连用三个“无人”,点出不仅赏花、饮酒都无心情,甚至醉了也...

查看详情>>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过中山府。感仓唐事》 - - 李齐贤 - - 仓唐何为者,魏国一陪臣。敦诗又说礼,幽语皆中伦。一言悟人主,远子复相亲。古今竹帛上,谁其君与邻。至诚说狄相,纯孝称封人。愿令四海民,共祠此三仁。一见一感发,天理不胥沦。 ...
  • 古诗《回春药局联·回仙授秘》 - - 于君彦 - - 回仙授秘;春帝延厘。
  • 古诗《作五诗致谢·细读石屏记》 - - 戴复古 - - 细读石屏记,多君才思清。南山数峰碧,北斗七星明。风土钟奇秀,文章到老成。待看黄鹄举,唾手取功名。
  • 古诗《送邹舜咨回乡》 - - 赵抃 - - 经岁别亲闱,于今咏式微。捐繻成后约,拭袂重言归。脱叶迷官道,酸风中客衣。新文满珍笥,去去有馀辉。
  • 古诗《挽张之洞联·国而忘家》 - - 李宝琛 - -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亦犹行古之道也;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岂不诚大丈夫哉。
  • 古诗《天后庙联·神为德其盛乎》 - - 周煌 - - 神为德其盛乎,呼吸回天登彼岸;臣何力之有也,忠诚若水证平生。
  • 古诗《寓金陵感秋·俯仰周旋强作颜》 - - 陈琛 - - 俯仰周旋强作颜,将心能得几时安。读书尽说居官易,得路方知涉世难。三径西风黄菊瘦,一天秋水白鸥寒。易图元有真消息,姤复中间子细看。
  • 古诗《永安山居·显学在都邑》 - - 施蛰存 - - 显学在都邑,弦歌出华屋。自非避寇乱,何事到岩谷。山神土主庙,焕然成庠塾。此来亦胜缘,化育践耕读。秋登喜大有,师徒助收谷。牛从宁戚饭,豕效承宫牧。多能贵鄙事,贻讥昧麦菽。励志勤四体,流风继白鹿。...
  • 古诗《芭蕉·小雨昨宵听已歇》 - - 梁以壮 - - 小雨昨宵听已歇,当檐清响又飔飔。丹心在抱难舒展,碧袂临风易见知。水气昼阴肥石藓,烟痕秋静逗花篱。多情垂落为书用,却待何人解赠诗。
  • 古诗《记岁·买臣四十八》 - - 梅尧臣 - - 买臣四十八,犹苦行负薪。我免以樵给,贫居年与均。道上不讴歌,妻亦无恚嗔。三者固异彼,异同双朱轮。
  • 古诗《次韵李萧远送叶少协赴官陈州》 - - 赵鼎臣 - - 簿领动移日,尘埃纷满城。空令牛马走,坐见鄙吝生。文章虽小技,不激安能鸣。邂逅得之子,接语意已惊。谈锋苦豪放,心地实坦平。凛如君北斗,嘒然吾小星。忽闻补吏去,曾不与我评。长啸登扁舟,心远气甚英。先师仲尼父,昔尝泥此行。寄声陈父老,君盖何当倾。须知此客佳,馆谷幸少宏。富贵亦土...
  • 古诗《次韵叔骥兼呈伯瑞》 - - 赵蕃 - - 晚作临邛客,相如真倦游。又成悲卒岁,及此问归舟。共隐期他日,相逢记此州。江湖有来雁,可以谢书不。
  • 古诗《登华岳·落雁凌松桧》 - - 张云翼 - - 落雁凌松桧,呼吸自通天。昔拜蓬莱下,今踞芙蓉巅。是时秋方中,爽气何澄鲜。明月升足底,坐久素光圆。玉露泻杯斝,松涛叶管弦。酒母骑茅狗,为我呼子先。饮余不遽卧,东看沧海烟。金缕拥阳乌,跃出羲和鞭。...
  • 古诗《和硕恭亲王福晋挽歌》 - - 郑孝胥 - - 去国捐环佩,从亡护棣华。遗言薪胆恻,逝影镜尘遮。贤孝辉彤管,仙游望落霞。东平正深念,保乂重王家。
  • 古诗《赵姬墓·何缘生死亦离居》 - - 廖衷赤 - - 何缘生死亦离居,芳草埋香哭少姬。几度西风明月夜,孤桐细雨续青丝。
  • 古诗《泊杨港·龙华寺北板桥平》 - - 董嗣杲 - - 龙华寺北板桥平,几户淮民结屋成。屡向封疆窥版籍,独游淮海陋功名。去年过此曾寻胜,今日逢人似隔生。怀抱激昂无可制,埋篷心折听江声。
  • 古诗《诉衷情·题春晖社选三集》 - - 高燮 - - 辛勤蓄艾历三年。三起复三眠。良医肱经三折,似三叠奏哀弦。三舍避,卷绵绵。腹便便。三株树媚,三峡源长,三秀芝联。
  • 古诗《信国鲁夫人挽诗》 - - 陈元晋 - - 曾是王珪坐上人,孰知孟母德无邻。 长怀就养板舆日,一笑能回县春天。 诗感棘风知痛苦,歌翻薤露亦酸辛。 送车千两瑶塘路,奔走无从愧负薪。
  • 古诗《巫山下作》 - - 唐求 - - 细腰宫尽旧城摧,神女归山更不来。 唯有楚江斜日里,至今犹自绕阳台。
  • 古诗《凫·飒沓睢阳涘》 - - 李峤 - - 飒沓睢阳涘,浮游汉水隈。钱飞出井见,鹤引入琴哀。 李陵赋诗罢,王乔曳舄来。何当归太液,翱集动成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