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王士祯的诗 > 秦淮杂诗·傅寿清歌沙嫩箫原文及翻译赏析

秦淮杂诗·傅寿清歌沙嫩箫

朝代:清代诗人:王士祯时间:2017-06-23
傅寿清歌沙嫩箫,红牙紫玉夜相邀。
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

诗人王士祯资料

秦淮杂诗·傅寿清歌沙嫩箫作者王士祯

王士祯(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 查看详情>>

王士祯古诗词作品: 《凤阳鼓楼楹联》 《冶春·今有东风太狡狯》 《高邮雨泊》 《秦淮杂诗·旧院风流数顿杨》 《题烟江叠嶂堂》 《点绛唇·春词》 《初春济南作》 《题吴历画·蟹舍渔湾入杳冥》 《秋柳·桃根桃叶镇相连》 《题述鹿轩诗二绝句

秦淮杂诗·傅寿清歌沙嫩箫原文及翻译赏析

秦淮杂诗·傅寿清歌沙嫩箫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韵琴斋·斋压平溪倒影连》 - - 弘历 - - 斋压平溪倒影连,冻开溪口落飞泉。瑶琴设以相比拟,恰是春温理大弦。
  • 古诗《明远楼次韵·徙倚层楼眺晚霞》 - - 孙承恩 - - 徙倚层楼眺晚霞,奎光午夜映文华。薄寒犹见燕台雪,微雨将催内苑花。云气荡胸扶日上,雁行决眦度空斜。万年文运当兹会,四海车书正一家。
  • 古诗《高芬阁·延楼连属贮羲文》 - - 乾隆 - - 延楼连属贮羲文,相映罘罳瑞色氲。那更名言藉司马,早应此阁号高芬。
  • 古诗《次韵赵提学见寄》 - - 陈献章 - - 蒿莱封径不腰镰,长夏山斋睡正甜。风送歌声满天地,惊回残梦雨廉纤。
  • 古诗《登元故城和程处士》 - - 庄昶 - - 人间万事只阴阳,草树空城果自荒。夷夏君臣天地老,春秋正统古今长。乾坤乍启文明运,边塞才清烽火埸。处处弦歌当圣世,九重宫阙正垂裳。
  • 古诗《赠任元祥妻联》 - - 待考 - - 一卷刻成名士集;十年费尽美人心。
  • 古诗《香魂·依稀笑靥浅深颦》 - - 范诗银 - - 依稀笑靥浅深颦,飘渺香魂近远音。三界渡心桥太少,相思唯向梦中寻。
  • 古诗《得世卿诗·笑颜别后几回开》 - - 陈献章 - - 笑颜别后几回开,诗到衰翁辄举杯。击壤狂歌千首在,一春无计寄君来。
  • 古诗《四月十三日晓梦入试枕上口占》 - - 苏泂 - - 百花开尽蝶蜂去,绕屋团团杏叶阴。除却平生我与我,世上谁人识此心。
  • 古诗《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 - - 苏颋 - - 尚书列侯第,外戚近臣家。飞栋临青绮,回舆转翠华。日交当户树,泉漾满池花。圆顶图嵩石,方流拥魏沙。豫游今听履,侍从昔鸣笳。自有天文降,无劳访海槎。
  • 古诗《酬从弟惠连诗》 - - 谢灵运 - - 暮春虽未交,仲春善游遨。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嘤鸣已悦豫,幽居犹郁陶。梦寐伫归舟,释我吝与劳。
  • 古诗《委任·统军帅》 - - 易静 - - 统军帅,不可妄行刑。莫以军威行杀戮,人生一失永无生,误损命天嗔。
  • 古诗《赠别梁六入京》 - - 欧大任 - - 梁君善画兼善诗,渡江别我游京师。是时九月霜已落,河桥把袂无柳枝。君为太师之孙子,胸中万卷蟠经史。十载閒居隐旧山,一朝徒步干明主。马卿未遇家故贫,狗监片言能致身。上林游猎不足数,早为君王奏大人。...
  • 古诗《贺侯理庭母90寿联》 - - 严保庸 - - 开上寿初筵,九十曰耄;后重阳一日,八千为秋。
  • 古诗《江上·寒飙吹落日》 - - 邵堂 - - 寒飙吹落日,江上雁先知。黄叶怀人地,青山载酒时。风声凉在水,秋色瘦于诗。对景成孤往,翛然契所思。
  • 古诗《题映雪读书画》 - - 王弘诲 - - 玉树琼枝照眼明,寒窗披卷梦魂清。夜来堪与君王对,半部当年致太平。
  • 古诗《佛镫歌·钟鼓寂寂银河残》 - - 李鼎元 - - 钟鼓寂寂银河残,佛镫将现僧呼观。大被缠腰出殿后,罡风刺骨重裘单。或高在山低在麓,或远在江近在谷。万人列炬上山来,阴火磷磷断还续。疑是元宵锦城烛,又疑星陨如珠联。濯以甘露光逾鲜,太乙杖藜朝普贤。化身散作千金莲,烛龙衔耀照重泉。见大光明有如此,真耶幻耶谁所使。蛮君鬼伯争...
  • 古诗《水调歌头·山颂千秋节》 - - 白敦仁 - - 山颂千秋节,海庆万年欢。红日一轮高照,光焰满人寰。五岳嵩华泰岱,四渎江淮河汉,星火忆当年。从来多少事,只争朝夕间。挥赤帜,清玉宇,挽狂澜。更裁昆仑三截,世界等凉炎。六亿神州尧舜,四海翻腾云水,日月换新天。共献无疆寿,长酌幸福泉。 ...
  • 古诗《诗赠之·文命力能平水土》 - - 李师中 - - 文命力能平水土,阿衡功亦格皇天。 形容不上麒麟阁,当日君臣任自然。
  • 古诗《静庵·知动以为幻》 - - 文同 - - 知动以为幻,既知即非静。 名庵以静者,无乃自起争。 为语庵中人,勿以静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