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卢青山的诗 > 欺上瞒下术·政策来时有对策原文及翻译赏析

欺上瞒下术·政策来时有对策

朝代:现代诗人:卢青山时间:2023-04-05
政策来时有对策,公家万事不伤神。
岿然我自排排坐,急煞何须遍遍文。
半闭半睁千里眼,如违如奉两头人。
只消报告三张纸,便下光荣百镒金。

欺上瞒下术·政策来时有对策原文及翻译赏析

欺上瞒下术·政策来时有对策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赐山东巡抚富明安》 - - 弘历 - - 承宣久佐方伯治,安抚遂教幕府开。能继前规重本务,勤求诸吏举清裁。繁滋户口诚庶矣,宜异古今其远哉。齐鲁大邦小无数,一人可具颍阳材。
  • 古诗《啄木儿·华堂启》 - - 汪廷讷 - - 华堂启。瑞雪飞。瑶岫琼林都从毛颖挥。生:水晶宫移向人寰。白玉楼隐在帘衣。小生:既无车马纷纭至。又将市井喧嚣避老旦:只与。豪客真僧世外期。
  • 古诗《书斋即事·径暖落红积》 - - 杨圻 - - 径暖落红积,读书花屋深。春光在庭牖,容我惜分阴。啼鸟久不去,林端酬好音。蒙庄与苦李,商略遂初心。
  • 古诗《春日闲居·奉使谈经日》 - - 李攀龙 - - 奉使谈经日,单车西入关。抡才牛口下,得士凤毛间。白雪千人失,黄河万里还。即今高卧处,犹不减商山。
  • 古诗《送赣州曾庭闻孝廉移家宁夏》 - - 吴伟业 - - 十年走马向天涯,回首关河数暮鸦。大庾岭头初罢战,贺兰山下不思家。诗成碛里因闻雁,书到江南定落花。夜半酒楼羌笛起,软裘冲雪踏鸣沙。
  • 古诗《杂感·洚水初平时》 - - 陆游 - - 洚水初平时,草木充九州。禽兽孳育繁,与人为敌雠。于时圣人作,日夜为民忧。思有以胜之,食肉而服裘。然后人奠居,禾黍岁有秋。岂知千载后,戕杀无时休。一食刀几赤,百味供膳羞。豪侈方相誇,哀哉非始谋。...
  • 古诗《咏嚬·毛羽敛愁翠》 - - 温庭筠 - - 毛羽敛愁翠,黛娇攒艳春。恨容偏落泪,低态定思人。枕上梦随月,扇边歌绕尘。玉钩鸾不住,波浅石磷磷。
  • 古诗《昌山·嶙峋峭壁武溪东》 - - 李渤 - - 嶙峋峭壁武溪东,耸起昌文叠秀峰。空谷流声浑管籥,断云出岫倚崆峒。依稀玉韫含辉晓,烂熳花飞点翠融。自是山灵开淑气,遥看拱璧郁青葱。
  • 古诗《宿大庙峡营下作》 - - 湛若水 - - 寂寂不闻更鼓声,荒荒茅屋十馀楹。江风滚滚从天下,咄咄书空大庙营。
  • 古诗《杂诗·灿灿桃李花》 - - 黄淮 - - 灿灿桃李花,离离松与柏。肖形居两间,所志将安适。岂不乐华妍,民彝有常则。疏越縆朱弦,椫杓不采饰。遐哉圣贤心,敛衽三叹息。
  • 古诗《自大敷溪至清浪滩长四十里上有马伏波祠》 - - 王昶 - - 天公欲游戏,骇此远行客。截彼浮云根,掷为揵水石。高者矗寻余,倭鬌亦数尺。大或径连亩,小乃展片席。摺叠类衣裾,剡锐等圭璧。行次别堂斧,合离成蜀峄。紞紞三门开,浩浩九逵辟。横磨十万剑,一一与水敌。水跌忽成洼,急起复相射。幻师作幻技,信手妙抟埴。持以恐诗魂,且洗见闻窄。毛发森欲...
  • 古诗《失调名·多情到了多病》 - - 柳永 - - 多情到了多病。
  • 古诗《经杜樊川水榭故基》 - - 周砥 - - 落花风里酒旗摇,水榭无人春寂寥。何许长亭七十五,野莺烟树绿迢迢。
  • 古诗《送馀干李少府》 - - 梅尧臣 - - 作尉古来清,况于干越城。舟中雨新足,溪上水初生。苍獭出还没,素鸥飞且鸣。休将五色棒,欲取洛阳名。
  • 古诗《汉祖天师口诀》 - - 无名氏 - - 铅抽髓,髓抽精,精髓相合丹必成。一斤水银十七两,一两变化是铅精。将此铅精作大丹,老子九转入生研。一两水银特牛刀,服之令人貌若仙,貌若仙兮筋骨坚。筋骨坚强返枯槁,截舌人间不须道。未能隐显出没藏,切须慎口莫颠狂。若教上界天神怒,恐遭非横及刀光。...
  • 古诗《崇福庵·秋晴行到水晶山》 - - 韩淲 - - 秋晴行到水晶山,山近岚光起灭间。应有幽禅在其寺,避人甘占一生閒。
  • 古诗《和贞壮中秋前一夕同过社园韵》 - - 黄节 - - 今朝与子共明月,忽漫十年回首看。何止昨宵晴雨异,不胜华发雪霜盘。照人柏换秋来色,在水凫休梦处寒。莫更团圞叹遥夜,一时圆缺且相安。
  • 古诗《泛湖·君才切玉刀》 - - 周邦彦 - - 君才切玉刀,一举成两段。我如抟沙砾,放手辄星散。传闻紫贝阙,薜荔充帷幔。楚吟尚多亡,君诗补其半。
  • 古诗《送范漕赴召八绝》 - - 洪咨夔 - - 天道频年说好还,到今胡壒没天山。 延英为奏平戎策,只在人心国势间。
  • 古诗《题竹·独行湘江浔》 - - 庄昶 - - 独行湘江浔,见此丛篁幽。 风雨日冥晦,万雀声啁啾。 垂垂正结实,恐为鹓雏谋。 岂无九苞羽,飞下十二楼。 延伫久不见,此意良悠悠。 我因王者瑞,极意垂鸿猷。 采之欲往食,道路阻以修。 问之在何所,乃古西康州。 西康有西伯,已矣三千秋。 至尊应昌运,致此能无由。 清时一再睹,咄哉何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