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赵孟頫的诗 > 秋日锦樱为继卿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日锦樱为继卿作

朝代:元代诗人:赵孟頫时间:2023-04-05
灼灼庭下花,霜馀发春妍。
众卉方具腓,秾芳独嫣然。
主人远方来,一笑清尊前。
植物岂无情,有开容必先。
造化寓深意,嘉与后人传。

诗人赵孟頫资料

秋日锦樱为继卿作作者赵孟頫

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至元..... 查看详情>>

赵孟頫古诗词作品: 《赠脱帖木儿总管》 《题彦敬越山图》 《万年欢·阊阖初开》 《论书·右军潇洒更清真》 《题耕织·仲夏苦雨干》 《题耕织·大家饶米面》 《早春·溪上春无赖》 《题高彦敬树石图》 《宫中口号·殿西小殿号嘉禧》 《因禅师挽诗·作糜活饿夫

秋日锦樱为继卿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日锦樱为继卿作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再酬·万卷无书道用归》 - - 释重显 - - 万卷无书道用归,闲文公也未须知。倚天长剑如重战,更有龙头复是谁。
  • 古诗《题红叶寄人·夕照香山红欲烧》 - - 吴世昌 - - 夕照香山红欲烧,经霜犹自恋寒条。冲寒采得灯前寄,万水千山逐梦遥。
  • 古诗《赠别张西叔之丰城》 - - 释绍嵩 - - 有客功名累,萧萧逐转蓬。丰城千里外,茅屋万山中。杨柳萦桥绿,秋梨绕地红。登临虽未并,谈笑会当同。
  • 古诗《谢允文招饮江楼》 - - 何巩道 - - 乌衣公子旧相思,呼酒江楼识面时。阅尽江山同有泪,坐残风雨岂无诗。高才久羡登坛早,短褐空伤卖赋迟。若使晚霞能返照,故人应不负心期。
  • 古诗《落叶·昨夜窗前叶有声》 - - 张葆谦 - - 昨夜窗前叶有声,飘来飒飒响柴荆。凉随烟堕萤兼度,迟共云飞鸟不惊。落日樵踪迷古径,半天鸦点散荒城。洞庭遥忆波痕动,瘦到君山景倍清。
  • 古诗《闺晚·红裙委塼阶》 - - 元稹 - - 红裙委塼阶,玉爪剺朱橘。素臆光如砑,明瞳艳凝溢。调弦不成曲,学书徒弄笔。夜色侵洞房,春烟透帘出。
  • 古诗《送萧玄圃太史册封淮藩》 - - 于慎行 - - 天家同姓建诸王,岁岁绨函出尚方。三殿云霞分玺绶,九河箫鼓动帆樯。宾筵漫赋淮山桂,使橐聊携汉署香。欲问江乡应未远,鄱湖南去是潇湘。
  • 古诗《进英莪门·重关申画郊圻分》 - - 乾隆 - - 重关申画郊圻分,煌煌祖制千秋遵。围阹背指行历尽,举头喜见英莪门。结绳列栅金城固,休养善守深意存。入关树叶尚馀绿,灵占地气心通神。筑场纳稼率已毕,连村额庆多高囷。犹道今秋才半熟,不知苗硕农情真。我进英莪凡两度,兴京近矣怀生欣。桥山指日此敬谒,周甲思慕焉能申。...
  • 古诗《出宣威关·秋声先报出关期》 - - 黄衷 - - 秋声先报出关期,小驻荒亭看旧诗。只有鬓毛非往日,不妨行李似来时。山攒下上群蛮宅,路析东西独客悲。茅屋一间诸葛庙,千年禁戒未曾衰。
  • 古诗《寄友·与君倾盖二毛初》 - - 史鉴 - - 与君倾盖二毛初,别后无由数寄书。江上无人问消息,红庄随马射游鱼。
  • 古诗《铜元局联·饥不能食》 - - 吴恭亨 - - 饥不能食,寒不能衣,道在前人利用;天地为炉,阴阳为炭,效呈物质文明。
  • 古诗《书倪氏屋壁·水娇草媚掩山路》 - - 贯休 - - 水娇草媚掩山路,睡槎鸳鸯如画作。春光霭霭忽已暮,主人刚地不放去。
  • 古诗《夫妇岩·不信人间有望夫》 - - 张汉英 - - 不信人间有望夫,双双对影在蓬壶。说来痛哭贾生策,不识此君点头无。
  • 古诗《过山家·榆柳阴阴覆短墙》 - - 朱诚泳 - - 榆柳阴阴覆短墙,绕畦黄蝶菜花香。山翁睡起浑无事,坐弄儿童笑夕阳。
  • 古诗《负薪·清晨随众出》 - - 成鹫 - - 清晨随众出,薄暮负薪归。渐觉钟磬近,远看云树稀。长林连野烧,落木带霜威。忆昔樵苏地,不知今是非。
  • 古诗《四世承欢·昔时无子今有孙》 - - 王立道 - - 昔时无子今有孙,含饴兼复助晨昏。庭萱含露春风满,三十年来贞孝门。
  • 古诗《浣溪沙·和清真韵》 - - 姚华 - - 恬碧娇红闹远香。深更襟袂水风凉。桐阴竹影欲秋光。罢听蝉吟要月露,未妨鸥睡梦池塘。欲成诗句自商量。
  • 古诗《生查子·烟雨不多时》 - - 黄人杰 - - 烟雨不多时,肥得梅如许。早有点儿酸,诮没星儿苦。 飞燕恶禁持,又待衔春去。容著水精盐,觅个调羹处。   
  • 古诗《寄陈孟容·先生湖海士》 - - 喻良能 - - 先生湖海士,馀子讵能班。 正始清谈近,黄初美句还。 相望半舍外,契阔数年间。 何日衡茅底,匏樽一破颜。
  • 古诗《素梅·夷石心肠满面霜》 - - 王冕 - - 夷石心肠满面霜,岁寒吾计未全荒。 相逢休问春何处,定是调羹到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