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方回的诗 > 秋晚杂书·我不识渊明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晚杂书·我不识渊明

朝代:元代诗人:方回时间:2023-04-05
我不识渊明,但以菊观之。
白露化为霜,百草忽已萎。
始见南山松,青青虬龙枝。
眷此粲然英,凛有千尺姿。
撷菊酹我酒,倚松哦我诗。
二物足相配,彷佛齐与夷。
遥遥袭世胄,岂无王谢儿。
故是芙蓉花,亦得与同时。

诗人方回资料

秋晚杂书·我不识渊明作者方回

方回(1227-1305),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字万里。徽州歙县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 查看详情>>

方回古诗词作品: 《别秀亭·七载专城閒五载》 《清江濯手·属镂愤气已销平》 《送赵仁则官满西归》 《俞鉴山月歌》 《生日·势途勇退似差贤》 《送陈正之·昔在东原北》 《清湖早春·岸边老树柳犹枯》 《生日后三朝又书》 《孚舟亭新成赋十绝》 《松下茅屋图

秋晚杂书·我不识渊明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晚杂书·我不识渊明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清平乐·答索琴》 - - 邹祗谟 - - 琮琤寒玉。清调随秋竹。旧时惯弄求凤曲。莫把朝飞轻续。一弹明月轻纱。再弹夜雨梨花。莫使高山流水,三分搀入琵琶。
  • 古诗《沙尘暴骤作二章》 - - 伯昏子 - - 蜃影魑声隐隐齐,雕鞍疑出玉门西。方惊无际光明界,一刹翻看尽浊泥。
  • 古诗《句·最念春风尝酒处》 - - 宋白 - - 最念春风尝酒处,梅酸笋翠后溪头。
  • 古诗《海门古城·昔闻天祚际》 - - 释元肇 - - 昔闻天祚际,城此镇东州。坏堑寻馀镞,荒祠立故侯。荆榛无茂日,禾黍几番秋。江上寒潮水,依然到石头。
  • 古诗《和贾阁老·来朝杲日破顽阴》 - - 胡寅 - - 来朝杲日破顽阴,共指秋成喜不禁。寸碧遥岑供眺望,长空飞鸟自消沉。四时景物千钟酒,万古功名一寸心。尚愧先生游佛海,两忘轩冕与山林。
  • 古诗《冬夜寄温飞卿》 - - 鱼玄机 - -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
  • 古诗《九日·商馆冯高爽气浓》 - - 宋祁 - - 商馆冯高爽气浓,露萸千穗亚枝红。饼餐交遗嘉笾上,蕊菊争吹寿斝中。击隼厉威平隰阔,戏骖沈响故台空。何人盛继龙山集,醉帽须防谷郁风。
  • 古诗《沛丰怀古寄程雪楼御史》 - - 陈宜甫 - - 大蛇中断战旗红,一旦兴亡起沛丰。三月灰飞秦事业,四方云合汉英雄。张良虽有运筹力,项伯当全舞剑功。帝业如今何处是,歌台荒草自春风。
  • 古诗《初秋·佛桑花底坐凉飔》 - - 沈彩 - - 佛桑花底坐凉飔,正是幽闺七月时。作画应知特健药,镌书须倩伏灵芝。甘回齿颊梨拳破,碧照衣襟竹个垂。欲寄美人摇落思,芭蕉和露写新诗。
  • 古诗《重过海珠寺读旧题》 - - 张萱 - - 两岸丹枫叶叶新,重携尊酒赛江神。黄金误结依刘客,白发谁怜哭汉人。灯下僧雏休问讯,帆前鸥鸟尚相亲。旧题已付湘灵瑟,何必游人为拂尘。
  • 古诗《手机失而复得》 - - 程滨 - - 户不闭时称大同,中原久丧古人风。我闻礼失求诸野,不觉重逢海屿中。
  • 古诗《好事近·欠月初十日即事》 - - 龚自珍 - - 兰桨昨同游,今日下楼无力。嗔我凌晨来早,道不曾将息。欢容惨黛霎时并,此景最难得。别有神方持赠,为清明寒食。
  • 古诗《辄得小诗·短衣匹马气纵横》 - - 薛镛 - - 短衣匹马气纵横,无数青山管送迎。独立金鳌一昂首,此行端不负生平。
  • 古诗《咏西螺柑·踰淮化枳笑区区》 - - 黄清泰 - - 踰淮化枳笑区区,试问江南有此无。书字从甘名不愧,医人消竭病全苏。梨虽清品难为偶,蔗亦长材惜太粗。今日孙枝传遍处,丰裁不减味微殊。
  • 古诗《代潘妇寄夫子》 - - 徐搢珊 - - 妾虽未上望夫台,望子情殷自可哀。树欲静兮风不息,我郎何故不归来。
  • 古诗《寄畅园·堂构重新仰昔贤》 - - 吴圣和 - - 堂构重新仰昔贤,园林疏凿想从前。西神分得云林胜,拟把二泉当冷泉。
  • 古诗《鹧鸪天·占断雕栏只一株》 - - 辛弃疾 - - 占断雕栏只一株。春风费尽几工夫。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 娇欲语,巧相扶。不妨老干自扶疏。恰如翠幕高堂上,来看红衫百子图。  
  • 古诗《采菱歌·骛舲驰桂浦》 - - 鲍照 - - 骛舲驰桂浦。息棹偃椒潭。箫弄澄湘北。菱歌清汉南。
  • 古诗《旅次寄贾岛兼简无可上人》 - - 马戴 - - 相思边草长,回望水连空。雁过当行次,蝉鸣复客中。 壮年看即改,羸病计多同。傥宿林中寺,深凭问远公。
  • 古诗《送马判官赴安南》 - - 熊孺登 - - 故人交趾去从军,应笑狂生挥阵云。 省得蔡州今日事,旧曾都护帐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