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释函是的诗 > 秋夜坐竹下口占示净成诸子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夜坐竹下口占示净成诸子

朝代:明代诗人:释函是时间:2023-04-05
开径岂容易,搴萝赖汝曹。
閒时须得趣,忙里莫辞劳。
竹月筛空地,松风走怒涛。
纵观尘世苦,无过住山高。

诗人释函是资料

秋夜坐竹下口占示净成诸子作者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 查看详情>>

释函是古诗词作品: 《十五咸·颗颗骊珠月欲函》 《江南·江南有羁客》 《春日倩闇道者入山》 《九日·观水水初涸》 《孝山太守入丹霞阻雨建封滩》 《庚申初春得尘异去冬书》 《培牡丹·名花逊牡丹》 《一先·灞桥春色早》 《大云寺监院睹者五十一》 《寄雷峰诸衲·白头遥望万峰低

秋夜坐竹下口占示净成诸子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夜坐竹下口占示净成诸子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桃林坪·姬氏谁复知》 - - 严雁峰 - - 姬氏谁复知,红雨无今古。欲證武成篇,石人不能吐。
  • 古诗《感秋·会稽八月秋始凉》 - - 陆游 - - 会稽八月秋始凉,梧桐叶落覆井床。月明缟树绕惊鹊,露下湿草啼寒螀。丈夫行年过六十,日月虽短志意长。匣中宝剑作雷吼,神物那得终摧藏。君不见昔时东都宗大尹,义感百万虎与狼。疾危尚念起击贼,大呼过河身已僵。...
  • 古诗《书李元亮真牧堂赋后》 - - 谢薖 - - 挥翰眼中元亮,牧牛何处癯仙。公择如今不泯,当家诸子俱贤。
  • 古诗《再寄阿谁·三百年来一老臣》 - - 释函可 - - 三百年来一老臣,蹁跹双袖白纶巾。数茎霜雪留前代,半幅江山付后人。诸祖传灯能共證,满庭流水未全贫。遥知桥畔梅花发,极目寒边欲寄春。
  • 古诗《洞山十咏·镜池》 - - 岑安卿 - - 镕铸匪炉冶,寒液凝不裂。虽无磨淬工,俯视香奁揭。能湔百虑空,了不见生灭。水鉴惟外形,心渊湛秋月。
  • 古诗《春夜·新篁风韵夜窗幽》 - - 姚霓 - - 新篁风韵夜窗幽,好梦惊回惹旧愁。一瞬春光归去也,子规啼月下西楼。
  • 古诗《九月初一日回銮至博罗河屯见菊花盛开》 - - 乾隆 - - 几种金英傍砌隈,临风恰迓翠华回。寒香盈把陪青案,素萼摇姿点绿苔。最爱三秋经雨洗,定知重九冒霜开。何曾王勃工诗句,朵朵都擎送客杯。
  • 古诗《豫章东湖宋谦甫黄存之酌别》 - - 戴复古 - - 湖边长记昔年游,生怕清波照白头。杨柳萧疏多困雨,芰荷憔悴早惊秋。无功及物谈何益,有酒开怀醉即休。江上买舟犹未定,明朝尚可为君留。
  • 古诗《侠客·跃马青门道》 - - 宋登春 - - 跃马青门道,酣歌击玉壶。腰间藏匕首,谈笑入秦都。
  • 古诗《留别寄元裕·耳熟英声相见晚》 - - 李新 - - 耳熟英声相见晚,解颜一笑尽天真。有鱼待客不妨醉,无玉藏花初厌贫。疏竹已留清夜月,好风先断过江尘。幽居莫薙庭前草,枕葄他时有故人。
  • 古诗《送太常李楼云守磁州》 - - 黄廷用 - - 论诗喜及黄花暮,告别愁闻白雁声。明日星轺云树隔,相思宁似故人情。
  • 古诗《重修水绘园卷子为冒文学鸣作》 - - 洪亮吉 - - 人物当年胜永和,时时觞咏杂笙歌。更阑偶向楼头望,天上星无座客多。
  • 古诗《留别南陵屈明府君赐》 - - 施闰章 - - 频年书到宛陵城,良会疏梅带雪清。客病多惭投辖饮,官烦偏重絷驹情。论才物色空逢掖,得算安居过甲兵。雨后试听春谷水,潺湲时送夜琴声。
  • 古诗《送颜子中使广州》 - - 王翰(明) - - 使君捧檄度南关,远布天威广海间。为问故人孙内史,翩翩剑佩几时还。
  • 古诗《九逵期人日会城中既而不至作诗见怀奉荅》 - - 文征明 - - 人日故人偏入望,洞庭烟水隔苍苍。不教缕菜传纤手,空复题诗寄草堂。老鬓金花谁斗胜,古梅残雪自吹香。寻常佳节多惆怅,何况差池负酒觞。
  • 古诗《仲钦寄民为重斋诗和答》 - - 张孝祥 - - 斋中寒日影珑葱,斋外参天十八公。二十四州民乐否,莫教一物怨途穷。
  • 古诗《舟中·扁舟东去几时还》 - - 张孝祥 - - 扁舟东去几时还,身寄云涛泱漭间。一夜橹声鸣到晓,觉来满眼是它山。
  • 古诗《杨花·一天雪片乱春晴》 - - 陈德荣 - - 一天雪片乱春晴,风里杨花自在行。萍叶纵横成后劫,麴尘恍惚悟前生。黏帘坠溷知何处,流水行云共此情。希逸朝衣寿阳额,也教点点著人轻。
  • 古诗《咏风诗·飘飖散芳势》 - - 萧纲 - - 飘飖散芳势,泛澜下蓬莱。传凉入镂槛,发气满瑶台。委禾周邦偃,飞鹢宋都回。亟摇故叶落,屡荡新花开。暂舞惊凫去,时送蕊香来。已拂巫山雨,何用卷寒灰。
  • 古诗《人物吟·人盛必有衰》 - - 邵雍 - - 人盛必有衰,物生须有死。 既见身前人,乃知身后事。 身前人能兴,身后事岂废。 兴废先言人,然后语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