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曾丰的诗 > 七月二十五日为广州蒲涧节巩帅相招坐上默营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七月二十五日为广州蒲涧节巩帅相招坐上默营两诗

朝代:宋代诗人:曾丰时间:2023-04-06
石激幽泉响,风排古木号。
离城未多远,去地不胜高。
出处向来误,是非何处逃。
安期相领略,回首付儿曹。

诗人曾丰资料

七月二十五日为广州蒲涧节巩帅相招坐上默营两诗作者曾丰

曾丰(1142-1224),字幼度,号樽斋,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桥西人。南宋知名文学家、诗人。乾道五年进士及第,授永州教授,历任赣县县丞,义宁、浦城县令,广东经略司曹,德庆知府,湖南参帅,朝散大夫等职。嘉泰四年,..... 查看详情>>

曾丰古诗词作品: 《寄题黄舜卿双溪阁》 《出清远峡·水石三过峡》 《题南康吕丞哦松轩》 《曲江值欧阳伯起舟行至封川》 《至汉滩访陈梗臣》 《陈伯纪列岫·一塔数椽崖半腰》 《逆旅书怀·吾生宜客不宜家》 《爱山堂·南有刺竹》 《揭以清心·岁月不饶与》 《寻春触兴·乾坤无计啬春妍

七月二十五日为广州蒲涧节巩帅相招坐上默营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七月二十五日为广州蒲涧节巩帅相招坐上默营两诗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尾声·谗痕妒迹无沾嵌》 - - 汤显祖 - - 谗痕妒迹无沾嵌。向凤凰池洗净征衫今后呵。。海外山川长则是画屏风边际览。
  • 古诗《题贮清书屋·屋因贮石云贮清》 - - 弘历 - - 屋因贮石云贮清,其故向屡言之矣。一番来有一番会,试问今来会何旨。大清天下亿万年,我以一心贮如是。孰大孰小孰为要,岂徒玩景耽乎此。
  • 古诗《点绛唇·雨中故人相过》 - - 王恽 - - 谁惜幽居,故人相过还晤语。话余联步。来看花成趣。春雨霏微,吹湿闲庭户。香如雾。约君少住。读了离骚去。
  • 古诗《宿溪馆·投宿溪头馆》 - - 赵汝燧 - - 投宿溪头馆,途长主仆饥。湿薪难便著,恶米更须筛。风细帆来稳,山高月上迟。客怀正悽恻,渔笛蓼洲吹。
  • 古诗《惜双双令·天外断虹收宿雨》 - - 王时翔 - - 天外断虹收宿雨。残梦醒萧郎何处。心折归舟路。雁沙细认屏山谱。落梧庭院西风度。愁病在恹恹微步。自绕黄花暮。淡烟翠人秋衫缕。
  • 古诗《醉花阴·暮春日谨步家慈原韵》 - - 宗婉 - - 覆地绿云圆又碎。花比人憔悴。小语问东君,一片红情,夕照能留未。闲愁黯黯窗纱闭。悔识诗中味。若不为聪明,明岁春归,省却伤心泪。
  • 古诗《课儿联·幼秧全发白》 - - 梁鼎芬 - - 幼秧全发白;老柏自坚苍。
  • 古诗《访岑梵则蓝田道中书事》 - - 王邦畿 - - 晓起雨初停,篮舆出远坰。曝晴鸠喙翼,立水鹤观形。路扑杨花白,棚垂瓠蒂青。望深村树里,渐见故人亭。
  • 古诗《适意·右倾老瓦盆》 - - 赵汝燧 - - 右倾老瓦盆,左持离骚经。一杯读一句,既醉还复醒。好月飞入坐,伴饮到天明。林下乐如许,钟鼎鸿毛轻。
  • 古诗《客许惠木犀而花殊未开三绝》 - - 周紫芝 - - 旧日江南路,霜裘晓树间。无香供晏坐,有梦到秋山。
  • 古诗《句·夜梵通云窦》 - - 释惠崇 - - 夜梵通云窦,秋香满石丛。
  • 古诗《记梦·渺渺东西南北路》 - - 龚璛 - - 渺渺东西南北路,扁舟重载老侵寻。夜凉破梦秋虫语,一笑平生万里心。
  • 古诗《西江月·贻刻书人张姓,其人茹素好饮》 - - 赵尊岳 - - 半世枣梨儒雅,平生钻椠风流。菜根自是胜珍羞。滋味士林消受。南国从容瞻部,东方突兀神州。莫嫌老去见花羞。且引长春斗酒。
  • 古诗《国子尼·师资郑康成》 - - 梁鸿志 - - 师资郑康成,交友邴根矩。危时此国器,避乱挈俦侣。辽民俗鄙僿,赖子知好古。讲学栖山岩,乱定还故土。一官典屯田,千家实仓庾。馀智辨谤书,俗吏谁敢伍。
  • 古诗《简唐先生谷·藩篱落日鸟雀闹》 - - 章甫 - - 藩篱落日鸟雀闹,江湖西风鸿雁高。病躯已厌秋夜永,农事更伤终岁劳。穷愁满眼未容遣,俗物败意时相遭。隐芝庵中有高士,拄杖请来同出邀。
  • 古诗《嘉定严希德请赏梨花命妓行酒》 - - 郑洪 - - 潇洒东阑一树春,雪肤冰骨玉精神。 朝云著处迷诗梦,暮雨来时想玉人。 华屋洗妆歌小小,银屏推枕唤真真。 紫薇花下华繁处,芍药荼皞总后尘。
  • 古诗《谢荣绪惠贶鲜鲫》 - - 黄庭坚 - - 偶思暖老庖玄鲫,公遣霜鳞贯柳来。 虀臼方看金作屑,鱠盘已见雪成堆。
  • 古诗《吟再赋·麾下偏裨尽拜侯》 - - 刘克庄 - - 麾下偏裨尽拜侯,执俘已漆月氐头。 饮江马去黄旗捷,巢幕乌来黑眚收。 上不解衣常北顾,公宜归衮勿东留。 几时四野狼烟息,烂醉花间秉烛游。
  • 古诗《僊游阁·张公一去二百载》 - - 陆游 - - 张公一去二百载,杰阁依然横霭中。 徙倚看碑仍看画,时闻柏子落秋风。
  • 古诗《感事·浊河从北下》 - - 高蟾 - - 浊河从北下,清洛向东流。 清浊皆如此,何人不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