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方岳的诗 > 入村·宿雨初晴晓日晶原文及翻译赏析

入村·宿雨初晴晓日晶

朝代:宋代诗人:方岳时间:2017-12-04
宿雨初晴晓日晶,弥川满谷白云平。
灿银堆裹素螺髻,画出江潮万里横。

诗人方岳资料

入村·宿雨初晴晓日晶作者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字元善,号秋崖,又号菊田。徽州祁门(今属安徽)人,一说台州宁海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 查看详情>>

方岳古诗词作品: 《三禽言·不如归》 《清明日舟次吴门》 《山中·溪村杨柳好藏鸦》 《山行·住世间须出世间》 《次韵山居·孤亭危受众峰朝》 《次韵叶兄云崖》 《瓜洲晚渡·天地中间一叶舟》 《次韵程兄投赠》 《守邵阳·吾道一而已》 《道中即事·春泥滑滑欲溅裾

入村·宿雨初晴晓日晶原文及翻译赏析

入村·宿雨初晴晓日晶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补博士弟子纪事》 - - 陈肇兴 - - 岁岁风檐里,文章困数奇。空存天下志,才作秀才时。卖赋怜身贱,缄书慰母慈。鲤庭遗训在,回首一凄其。
  • 古诗《王封君挽诗·儿在客》 - - 边贡 - - 儿在客,父在床。平生颜色不得一相见,虽有汤药何由将。父在殡,儿在野。生前不受豸史封,空见龙光贲泉下。雪林山头高筑坟,花烟漠漠愁青春。请看阡畔行啼者,半是当年怀惠人。
  • 古诗《访隐者不遇·道人入山访道人》 - - 吴子文 - - 道人入山访道人,山深俗朴鸡犬驯。道人不见道人去,
  • 古诗《初秋与门人周生陪谢明府及黄梁二广文祈神海上俯瞰大湖环视石壁漫有短述以纪其事》 - - 林大春 - - 锦石缤纷俨翠翘,神功天凿障秋潮。云梯直下三千尺,铁缆斜牵五十条。伏虎弯弓应错认,非熊垂钓可须招。山童报道灵湫出,伫看甘霖下九霄。
  • 古诗《滦京杂咏·圣祖初临建国城》 - - 杨允孚 - - 圣祖初临建国城,风飞雷动蛰龙惊。月生沧海千山白,日出扶桑万国明。
  • 古诗《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 - 孟浩然 - -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平生复能几,一别十馀春。
  • 古诗《谒夷齐庙·为仰风流百世希》 - - 唐顺之 - - 为仰风流百世希,长歌招隐坐渔矶。昔人何处群麋鹿,此地深秋尚蕨薇。征诛揖逊有今古,饿显禄隐无是非。但使斯人皆可侣,不妨到处坐朝衣。
  • 古诗《移居·聊凭梵宇作行窝》 - - 黄洪冕 - - 聊凭梵宇作行窝,一榻依然万卷罗。深巷故人通屐少,小楼明月得秋多。避兵赁屋堪容膝,借竹遮檐当补萝。慧剑破除烦恼去,高情只许契维摩。
  • 古诗《骤雨·乍觉尘成敛》 - - 赵蕃 - - 乍觉尘成敛,旋闻土亦香。沟渠勇飞溅,竹树返青苍。既使雷先戒,还资风助狂。未充田父望,聊益病夫凉。
  • 古诗《点绛唇·独立苍茫》 - - 刘鹏年 - - 独立苍茫,家乡万里空凝睇。夕阳天际。掩映长江水。烂醉酣歌,难遣辛酸意。归无计。海风凄厉。冷透心儿里。
  • 古诗《题蒋文肃画花卉卷》 - - 翁同龢 - - 矮纸曾题字数行,旁人怪我语苍凉。湖山自是幽人福,漫与前贤并较量。
  • 古诗《蠡湖即景·山压平湖水拍天》 - - 芮麟 - - 山压平湖水拍天,秋云淡淡渺如烟。白鸥不管人间事,芦荻滩头翘翅眠。
  • 古诗《春日偶成·孤筇随所之》 - - 汪精卫 - - 孤筇随所之,窈窕至林谷。泉声流不断,凄怆动心曲。山径隐薜萝,攀陟气才属。微生寄片石,千里集吾目。初阳被绿草,天气清且淑。繁花何茫茫,红紫自成簇。飞鸟既睍睆,游人亦雍穆。大块富文藻,当春更蕃沃。势如决巨浸,万物尽淹覆。奇愁定何物,百计不可逐。惘惘情未甘,靡靡行已足。欲语苦口...
  • 古诗《明堂侍祠·肸蛮丰融富媪百》 - - 杨简 - - 肸蛮丰融富媪百,班回长乐奉愉怡。休嘉最易生安逸,翼翼当如未祼时。
  • 古诗《蜘蛛·一丝挂得虚空住》 - - 释普济 - - 一丝挂得虚空住,百忆丝头杀气生。上下四维罗织了,一无漏纲话方行。
  • 古诗《和白雪老禅二偈》 - - 郑清之 - - 檐铎吟风月半凹,黄金布地欠诛茅。 三更出日真光景,大好钦身正笠包。
  • 古诗《别三十弟彦臣》 - - 梅尧臣 - - 朝辞都城里,暮止汴堤头。 满目非相亲,寂默对河流。
  • 古诗《叠前韵·愁城欲藉酒杯开》 - - 丘逢甲 - - 愁城欲藉酒杯开,中有周王避债台。 搜尽黄金空铸泪,谤深白骨易成灰。 龙蛇起陆宁关运,鸡犬登天各自才。 欲就麻姑同语海,等閒清浅到蓬莱。
  • 古诗《棠梨幽鸟》 - - 张以宁 - - 扬州旧梦隔天涯,曾醉春风阿那家。 幽鸟岂知人事恨,依然啼杀野棠花。
  • 古诗《登观音台望城》 - - 白居易 - -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