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宋庠的诗 > 三月晦日夜坐有感原文及翻译赏析

三月晦日夜坐有感

朝代:宋代诗人:宋庠时间:2018-01-03
城头吹角乱昏鸦,坐敞空楼感岁华。
遥电不知何处雨,狂风还送一年花。
洛桥禊席随流水,箕岭仙巢倚暮霞。
出处半生虽未决,归心常傍故侯瓜。

诗人宋庠资料

三月晦日夜坐有感作者宋庠

宋庠(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宰相,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天圣二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 查看详情>>

宋庠古诗词作品: 《寄题职方周员外庐山笑台》 《赠驸马都尉李和文公挽词》 《甲戌冬属疾赐告》 《晏岁·晏岁无情晚》 《河阳秋思·关外山河阔》 《见寄·隐几铃斋咀道腴》 《送黄昱赴太平州理掾》 《临秋·兀坐临秋水》 《送安陆朱通判赴召兼过许田别墅》 《对雪有寄·芳历峥嵘岁

三月晦日夜坐有感原文及翻译赏析

三月晦日夜坐有感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春日偕小女永祯公园看梅》 - - 吴圣和 - - 教鞭助执且偷闲,小涉名园共往还。恰放梅花两三树,香风掠鬓一开颜。
  • 古诗《赠杜咨秘校·唐代诗人杰》 - - 强至 - - 唐代诗人杰,家居世杜陵。祖风今不坠,君学善相承。气直横秋鹗,文雄绝汉鹏。风骚如命将,坛复让谁登。
  • 古诗《访纪伯紫隐居》 - - 王士禛 - - 闲踏春泥著屐来,烟波百曲孝侯台。柴门径僻少人迹,门外野棠花乱开。
  • 古诗《绮怀二叠·不须身世祈通灵》 - - 姚佳 - - 不须身世祈通灵,一片浮云在画屏。为客功名终潦倒,引人痴梦最丁宁。抛来幻女花难落,洒得襄王雨易停。悟到人生俱大造,碧天如水见明星。
  • 古诗《零卉集·衾枕温存未是孤》 - - 陈永正 - - 衾枕温存未是孤,此身随意到华胥。梦中始觉吾仍在,歌哭旁人管得无。
  • 古诗《九月望夕散步日月湖观社火归而有作得四章》 - - 姚燮 - - 碧眼胡僧唱楚些,大倾秘露散无遮。九莲地府祅神火,七宝天门帝女车。独艳凄然生古怨,回风霎已捲轻沙。炎沟久涸思甘澍,知否枯鱼泣万家?
  • 古诗《弋阳县江上书触目》 - - 陆游 - - 县前奇哉一江水,日暮风吹碧鳞起。客恨征尘忽如洗,不用金篦刮眸子。丹枫岸边雪色芦,下有老翁方捕鱼。欲求妙思貌画图,王维郑虔今世无。
  • 古诗《十六字令·和美方》 - - 金问泗 - - 嗟。关吏居然一纸哗。添烦恼,毕竟是他家。
  • 古诗《见山冈诗·高冈胜虚阁》 - - 李廌 - - 高冈胜虚阁,晚景澄寥廓。遥潢浸广野,危峰柱碧落。云过半山阴,蝉声夕阳薄。勤勤学飞仙,海上寻黄鹤。
  • 古诗《听八十有五罗翁琴》 - - 屈大均 - - 十五抱琴眠,弹琴七十年。梅花无数曲,弟子几人传。挥手向遗老,知音怀古贤。新声纷满耳,唱叹欲潸然。
  • 古诗《悼陈提刑·耆旧嗟零落》 - - 王十朋 - - 耆旧嗟零落,南来识太丘。有年兼有德,无怨亦无求。清室遗风在,新桥雅志酬。谁知灯火散,身世隔明幽。
  • 古诗《丑奴儿·船窗坐雨兼闻雁声》 - - 易顺鼎 - - 影儿守著灯儿坐,风太无聊。雨太无聊。欺负侬家是此宵。相逢吴楚孤篷路,人也魂销。雁也魂销。愁水愁山一样遥。
  • 古诗《送元上人过长芦》 - - 释正觉 - - 阿祖江滨插苇枝,丛林蕃茂果臻斯。师门昆仲知名旧,缘法东西得面迟。沙上盟寒鸥怪晚,屋头字草雁来时。月明古渡清铺练,千里同风不隔丝。
  • 古诗《潭上·落叶寒潭上》 - - 释永颐 - - 落叶寒潭上,秋风钓艇閒。片云移晚渡,孤浪兀晴山。败栅寒芜拥,高枫夕照还。一鸥飞起处,烟霭暮溪湾。
  • 古诗《送月空上人·云山归去扫烟萝》 - - 孙承恩 - - 云山归去扫烟萝,行役都忘岁月过。尽敛从来雄烈性,蒲团终日礼弥陀。
  • 古诗《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 - - 柳宗元 - - 几年封植爱芳丛,韶艳朱颜竟不同。从此休论上春事,看成古木对衰翁。
  • 古诗《舟出滥口作》 - - 屈大均 - - 开帆从滥口,倏忽尽空冥。水底鱼云黑,沙头蚌月青。夜生南海日,秋见老人星。大虎门开阖,波涛撼玉屏。
  • 古诗《淮安上船·厌听铃声爱入舟》 - - 查慎行 - - 厌听铃声爱入舟,只应洗耳向清流。瓣香夜谒淮神庙,梦稳江南第一州。
  • 古诗《舟行至湖口作》 - - 吕锦文 - - 谁向风前吹竹箫,箫声呜咽还飘摇。我从南武过湖口,肖我离思为写描。晚来湖畔行人少,惟有湖边双白鸟。箫声渐远风篁来,篁杂水声鸣未了。湖边隐者谁家宅,门对澄湖映寒碧。水竹之间客卜居,征人愿此开荆栅。...
  • 古诗《梦野亭在景陵集仙王君为郡日所创》 - - 宋祁 - - 州堞巑岏迥势回,一翚斜翥四轩开。 晴光猎草雄风度,晓气浮江赤日来。 望极长天閒倚杵,醉残严角暝休梅。 须知故楚多馀感,剩费登高作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