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刘商的诗 > 上巳日两县寮友会集时主邮不遂驰赴辄题以寄方寸原文及翻译赏析

上巳日两县寮友会集时主邮不遂驰赴辄题以寄方寸

朝代:唐代诗人:刘商时间:2023-04-05
踏青看竹共佳期,春水晴山祓禊词。
独坐邮亭心欲醉,樱桃落尽暮愁时。

诗人刘商资料

上巳日两县寮友会集时主邮不遂驰赴辄题以寄方寸作者刘商

刘商,字子夏,徐州彭城县人。唐代诗人、画家。大历(766年-779年)年间进士。能文善画,诗以乐府见长。官虞部员外郎。后出为汴州观察判观察判官。后辞官从事自己喜欢的诗画创作事业,刘商的诗歌作品很多,代..... 查看详情>>

刘商古诗词作品: 《谢自然却还旧居》 《题山寺·扁舟水淼淼》 《不羡花·惆怅朝阳午又斜》 《上崔十五老丈》 《铜雀妓·魏主矜蛾眉》 《早夏月夜问王开》 《酬道芬寄画松》 《题黄陂夫人祠》 《送人往虔州·莫叹乘轺道路赊》 《春日卧病·楚客经年病

上巳日两县寮友会集时主邮不遂驰赴辄题以寄方寸原文及翻译赏析

上巳日两县寮友会集时主邮不遂驰赴辄题以寄方寸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秋夜感怀·皇天启我宋》 - - 李崇仁 - - 皇天启我宋,帝运升文明。异人乃间出,埙篪迭相鸣。濂溪发源深,河洛分派清。卓哉紫阳翁,起主斯文盟。上以继往圣,下以开大平。九京如可作,执鞭终吾生。
  • 古诗《建宁竹枝词·山城游女半吴妆》 - - 钱澄之 - - 山城游女半吴妆,岳庙新秋花满廊。闻道昔年秋更盛,过桥争进广南香。
  • 古诗《鲍老催·净》 - - 徐元 - - 净:前日我孩儿和兄弟。出郊巡历去打围。
  • 古诗《半儿曲·朝饭宁戚牛》 - - 阮大铖 - - 朝饭宁戚牛,暮切季鹰脍。夜行疑石虎,挽弓射之碎。驰骤金陵都,何有灞陵尉。
  • 古诗《造舟行·造舟造舟何处祃》 - - 弘历 - - 造舟造舟何处祃,乃在铜壁关外野牛坝。缅匪险据老官屯,必资水军顺流下。先是屡敕预刳木,率以难成中止罢。经略尽心博访咨,得地得材命工价。犹然边外岂异区,事在人为语非假。野人效顺气爽凉,颇觉炎瘴轻往夏。忠诚天佑有如斯,我亦为之额手谢。舁至蛮暮乃入江,诸事从公堪奖藉。闽人使...
  • 古诗《书墨竹·何处动秋声》 - - 王恭 - - 何处动秋声,摵摵筼筜玉。遥夜清不眠,怀人在空谷。
  • 古诗《讨源书屋秋晓》 - - 乾隆 - - 蝉响蛩音各有情,树间淅沥重凄清。自从读罢欧阳句,有兴无须更赋声。
  • 古诗《拟枚乘杂诗·飘风即云厉》 - - 曹家达 - - 飘风即云厉,不扬湛水尘。河伯固滔虐,不溺陆地人。世事苦相累,缘合各有因。澹冲寡营息,畴是无怀民。生无针芥性,凝静希大纯。努力爱尺璧,所贵在履新。
  • 古诗《诗·曹娥庙貌枕江湄》 - - 史温 - - 曹娥庙貌枕江湄,南北行人合孝思。有智不争三十里,千年黄绢一厅碑。
  • 古诗《登乌石山·绝巘分青霭》 - - 徐熥 - - 绝巘分青霭,高台接绛霄。钟声多近寺,墨迹半前朝。径小疑藏洞,山穷忽遇桥。凭栏时纵目,沧海望中遥。
  • 古诗《儒隐林君挽辞》 - - 林大春 - - 嗟君高义薄层丘,一诺能轻万户侯。锦里家声推甲第,朱门客散几春秋。老来犹记雕虫句,梦去应随化蝶游。今日登堂馀一哭,四山风雨暗沧洲。
  • 古诗《题读书林·诸君著意读书林》 - - 邹輗 - - 诸君著意读书林,好去鸢鱼个里寻。不必浪浮空记诵,且须识取各人心。
  • 古诗《夜雨·湘帘悄悄下银钩》 - - 费墨娟 - - 湘帘悄悄下银钩,烧尽沉檀一缕浮。秋景催人眠不得,况教寒雨滴楼头。
  • 古诗《竹石双清次吴鼎仪先生韵为太守拙戒兄题》 - - 吴希贤 - - 吾家老兄好种竹,昔年住在澄塘曲。兴来赤脚踏海石,明月清风过楚泽。湘君怜尔抱雅材,天吴紫凤缤纷来。酒酣鼓瑟遗苍佩,鹧鸪飞下西日颓。回看俗士甘软美,此竹真堪与兄比。夜窗风雨不知年,客里相逢故如此。...
  • 古诗《送周教授兼简刘左史薛寺丞》 - - 释居简 - - 霜趁残秋肃,寒侵薄暮生。帆开吴浪急,鸿挟楚云横。客里常加饭,人归得寄声。为询刘与薛,江汉几长城。
  • 古诗《皇后词·宝殿开宁德》 - - 张扩 - - 宝殿开宁德,弥文更日新。俭勤垂壸则,慈惠配皇仁。脱屣尧何圣,补天娲亦神。伤心东越路,画翣暗龙輴。
  • 古诗《送钱国博知坊州》 - - 魏野 - - 遥为坊民贺一方,寿星偏去照光芒。 解携朋友龙三处,随侍儿孙雁两行。 芳草路中车突兀,落花风里旆悠飏。 眠云客恨难陪从,空遣吟魂倍惨伤。
  • 古诗《夜坐偶成》 - - 孙介 - - 堕甑谁能顾,虚舟进所如。 无涯身世事,有味圣贤书。 发短犹禁栉,园荒可废锄。 莱衣幸无恙,何必问其余。
  • 古诗《喜雨口号·雨早些时打麦残》 - - 杨万里 - - 雨早些时打麦残,雨迟许日即秧乾。 阿谁会得天公意,只道今年乞雨难。
  • 古诗《别孙村老人》 - - 元稹 - - 年年渐觉老人稀,欲别孙翁泪满衣。 未死不知何处去,此身终向此原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