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张耒的诗 > 上元三绝·清晨谒帝大明宫原文及翻译赏析

上元三绝·清晨谒帝大明宫

朝代:宋代诗人:张耒时间:2017-11-22
清晨谒帝大明宫,拜赐归来夜过中。
一梦十年身老矣,山城风月作过从。

诗人张耒资料

上元三绝·清晨谒帝大明宫作者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 查看详情>>

张耒古诗词作品: 《都梁亭下·金塔青冥上》 《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别钱筠甫·春灯欲尽晓鸡啼》 《永宁遣兴·国破空陵墓》 《寓陈杂诗·开门无客来》 《次韵苏翰林送黄师是赴两浙》 《乞钱穆公给事丈新赐龙团》 《题东坡卜操作数后》 《二月五日折梅时经雨梅谢矣》 《冬日杂书·短景冰霜地

上元三绝·清晨谒帝大明宫原文及翻译赏析

上元三绝·清晨谒帝大明宫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画兰诗·丘壑胸中又笔端》 - - 钟惺 - - 丘壑胸中又笔端,每从捧研得相观。纵然写就疑郎代,别出心情学画兰。
  • 古诗《寄所思·淅淅竹下风》 - - 叶茵 - - 淅淅竹下风,活活桥畔水。萧萧掩柴荆,去去隐君子。夙夜劳我思,之德洵且美。瞻彼南山阿,有桂发丛蕊。奋手折其荣,怀袖香盈只。愿为灵鹊飞,递声入君耳。
  • 古诗《晚看秋山红树》 - - 李锴 - - 谁擘珊瑚树,枝枝出海云。炉锤真宰在,图画鬼工分。白水开虚照,青山设閒文。所悲摇落近,倚杖及斜曛。
  • 古诗《竹炉精舍烹茶作》 - - 乾隆 - - 到处竹炉仿惠山,武文火候酌斟间。九龙蓦遇应予笑,不是閒人强学閒。
  • 古诗《金山集古·千古金山是宝山》 - - 郭棐 - - 千古金山是宝山,空门无锁复无关。山涵水月光明里,地簇楼台岛屿间。黄鹤含芝归古洞,紫云拖影落虚坛。灵观阁上凭阑看,时有天风振佩环。
  • 古诗《老闲漫成·匆匆旧我去如飞》 - - 陈振家 - - 匆匆旧我去如飞,既往愚痴谏不归。花谢尚祈回节令,人生难盼再芳菲。能离劫厄真鸿庆,未溺风波亦妙微。喜看苍枝仍秀茁,闲将笑眼对秋晖。
  • 古诗《和马伯庸御史效义山无题》 - - 薛汉 - - 良人执戟待明光,谁与金炉共夕香。妆镜晓寒凝蝶粉,舞衣春暖卸莺黄。渡江桃叶应怜我,照水荷花似见郎。太息蹇脩无复理,空思掺手为缝裳。
  • 古诗《鹧鸪天·一夜悲风蜡泪残》 - - 杨易霖 - - 一夜悲风蜡泪残。碧云遥指路漫漫。蝉鸣不用支筇听,花好何曾带笑看。怀北固,梦长安。高丘无女觉天宽。临分枉费英雄泪,班马萧萧易水寒。
  • 古诗《送马心易被谪南还》 - - 李三才 - - 风雨金陵暮,萧然逐客舟。酬恩空一剑,去国正三秋。岸阔青枫远,江深落照愁。五湖知有兴,只此又何求。
  • 古诗《挽姜贞毅先生》 - - 王士禛 - - 曾闻碧血裹朝衣,沧海横流万事非。生已变名吴市去,死当埋骨敬亭归。空山落日鸣鶗鴂,孤墓深春长蕨薇。魂傍要离君爱弟,英灵来往怒涛飞。
  • 古诗《望夫石·夫君远行役》 - - 许恕 - - 夫君远行役,一去不回头。山头望夫处,日日大江流。望夫不来化为石,山鸟山花伴孤寂。
  • 古诗《别家·到了身安是本图》 - - 王若虚 - - 到了身安是本图,何须身外觅浮虚。谁能置我无饥地,却把微官乞与渠。
  • 古诗《海全二参政·弃舟穷走计全躯》 - - 周霆震 - - 弃舟穷走计全躯,力战凭城志扫除。身死不殊心死异,海全他日付谁书。
  • 古诗《乙未正月十四日沈仲方过我留饮即步元韵》 - - 褚廷琯 - - 雪残当户虚生白,林际微明见远山。月映中庭空似水,人如孤鹤老逾閒。梅花入坐成三绝,画舫延光荡碧湾。赢得夜深多况味,此情与子最相关。
  • 古诗《题春日南社小集图》 - - 连横 - - 婆娑洋里浪翻青,十载钟声断斐亭。三杰七贤堪踵武,文星旁见老人星。
  • 古诗《巢湖阻风·重云迷日月》 - - 刘攽 - - 重云迷日月,异县失西东。苦畏连天水,何须竟夕风。微明分白鸟,摇落望青枫。久客嗟留滞,吾生事事同。
  • 古诗《梅花画册·雪疑颜色玉疑肤》 - - 殷葆诚 - - 雪疑颜色玉疑肤,招引春魂入画图。漫道几生修得此,泪痕花影总模糊。
  • 古诗《即惠山煮茶》 - - 蔡襄 - - 此泉何以珍,适与真茶遇。 在物两称绝,於予独得趣。 鲜香筹下云,甘滑杯中露。 当能变俗骨,岂特湔尘虑。 昼静清风生,飘萧入庭树。 中含古人意,来者庶冥悟。
  • 古诗《二绝·百年摩诘阳关语》 - - 苏辙 - - 百年摩诘阳关语,三叠嘉荣意外声。 谁遣伯时开缟素,萧条边思坐中生。
  • 古诗《嘲王子夫妇怕冷》 - - 聂绀弩 - - 塞北逢春不似春,清明过勒雪霏纷。 丈夫刚胆何寅似,娘子铁腰少欠伸。 此夜四窗皆白昼。全家一炕共奇温。 无人道是南归好,只道外婆惦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