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敦煌曲子的诗 > 失调名·八、多悭戒原文及翻译赏析

失调名·八、多悭戒

朝代:唐代诗人:敦煌曲子时间:2023-04-05
诸菩萨。
莫多悭。
多悭积宝纵似山。
见有贫穷来乞者。
一针一草不能拌。
贪心不识知厌足。
当来空手入黄泉。

失调名·八、多悭戒原文及翻译赏析

失调名·八、多悭戒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寄诗送颜运生之任兴化》 - - 刘大观 - - 作宰淮南韵事饶,知君此去是仙僚。扬舲载鹤看红叶,指塔寻僧趁晚潮。郭外有花皆映水,秋来无夜不闻箫。诗人惯做周旋事,定买鲈鱼祭板桥。
  • 古诗《访李松峰维翰》 - - 缪公恩 - - 水映霞光浪影红,伊人门在夕阳东。兴来不用山阴棹,芳径携筇趁晚风。
  • 古诗《初寒·欲雨还晴又作阴》 - - 杨万里 - - 欲雨还晴又作阴,添衣已减却重寻。绝知不晚新寒到,更用先来破客心。
  • 古诗《春晓·轻寒觉透薄罗帷》 - - 乾隆 - - 轻寒觉透薄罗帷,寂寂琴斋春晓时。半榻清閒聊复尔,一天韶丽付伊谁。禽声不辨间关语,花色才添四五枝。我是宵衣筹治者,那能高枕镇吟诗。
  • 古诗《和答刘有之韵》 - - 贡奎 - - 寄迹南冈四十年,平生书榻膝曾穿。骅骝正待王良御,杞梓宁期匠石捐。挥麈春风长满座,穷经白雪已盈颠。弊裘典尽囊羞涩,犹向邻家贷酒钱。
  • 古诗《客庐山道中寄中上座》 - - 李彭 - - 溪山轩豁逐时新,草树欣欣雨后春。弄水看山添野兴,可怜鱼鸟自相亲。
  • 古诗《黔阳即事口号》 - - 查慎行 - - 土产丹砂及水银,若论
  • 古诗《罔极篇十四章》 - - 林恭祖 - - 移乾曾就湿,舐犊竟难忘。生我虽凡骨,教儿以义方。饥餐慈母泪,饱读孝经章。往事皆成忆,徒增风木伤。
  • 古诗《得天台命·奉祠得请向天台》 - - 刘子翚 - - 奉祠得请向天台,清梦先寻紫翠堆。借问刘晨今在否,云间应见耳孙来。
  • 古诗《感白发·吾年昔始冠》 - - 谢薖 - - 吾年昔始冠,已有一发白。作赋数百言,嘲骂等戏剧。只今寻旧作,一字不复忆。恍然如梦寐,了不见往迹。但有鬓间丝,冉冉如堪织。南方地平湿,壮岁多老色。行年四十二,发鬒那容惜。洗苏将拔白,讳老嗟何益。一染复星星,此语记阿客。人生光景促,倏忽如敲石。诗成亦寤语,感叹初无得。后应不识...
  • 古诗《陈思王赠友·五臣熙帝载》 - - 郑学醇 - - 五臣熙帝载,多士为周祯。古昔圣哲后,束帛礼贤英。家皇匡世难,秉钺事徂征。中原盛麟凤,济济以云蒸。眷我二三子,辞义溢丹诚。析圭緤长组,接景登承明。投分谐金石,千载扬休声。虞周媲盛美,小儒安足称。...
  • 古诗《题仿水墨大痴画》 - - 董其昌 - - 雪浪云堆势可呼,移将点缀草堂图。谁知王宰剪江手,却是初平叱石符。
  • 古诗《平都山·福地何萧爽》 - - 李流谦 - - 福地何萧爽,真祠自杳冥。栋梁传曩昔,草木带仙灵。雾市朝仍合,云扉夜不扃。天风吹玉磬,应是诵黄庭。
  • 古诗《即事·江梅玉立故清妍》 - - 孙应时 - - 江梅玉立故清妍,心友猗兰弟水仙。终日相看静无语,一时风味也堪怜。
  • 古诗《端午书事·火云方炽又风薰》 - - 白子仪 - - 火云方炽又风薰,谁柅天边午日轮。靖郭所生为贵子,灵均已死作忠臣。朝衣耻立鸡争地,宾幄难量狗盗人。休语前书忧喜事,浴兰角黍是良辰。
  • 古诗《玉连环·彀中游羿》 - - 王夫之 - - 彀中游羿,莫漫惊宠辱浪生规避。原自有万里清空,可无影而藏,不飞而至。黑白两端,算都是龙泉轻试。但涂中曳尾,刃发新硎,全牛皆废。无涯有涯交累,唯饵香药作,不黏滋味。消彼此百种聪明,向白日青天鼾...
  • 古诗《霜叶飞鸿·社成立志感用梦窗韵》 - - 王蛰堪 - - 篆烟移绪。疏窗外峻寒凋尽丛树。怆怀能贮许多愁,况是闲风雨。怅断雁排天奋羽。画图谁识江山古。但月满平沙,嫩迹印泥新,雪爪为传丹素。遥想楚客登楼,陈王临水,冷落词笔难赋。只将幽恨托冰弦,等是空中语。漫更续零丝剩缕。箫魂兰魄凭来去。伴梦边宵深后,一烛残红,泪痕啼处。 ...
  • 古诗《踏冰入省·匹马泛冰泽》 - - 孔武仲 - - 匹马泛冰泽,海阔难经过, 玉浪来溟溟,云涛起峨峨。 投泷若投岸,避冻如避涡。 蹄脆复参差,覆舟在中河。 碎身须臾间,不殊葬鼋鼋。 飘逢白日东,涉险奈远何。 屯云犹沧溟,何时纵阳和。 畏途正渺渺,浩然商声歌。...
  • 古诗《次高二季迪留别韵》 - - 徐贲 - - 柴门村径带溪桥,来往因君岂惮遥。 浅水不波仍漾漾,疏林无雨自萧萧。 樯留夕照人将别,江作新寒酒易消。 明日秋风重怅望,还将离思托归潮。
  • 古诗《帘·徒云逢剪削》 - - 杜牧 - - 徒云逢剪削,岂谓见偏装。凤节轻雕日,鸾花薄饰香。 问屏何屈曲,怜帐解周防。下渍金阶露,斜分碧瓦霜。 沉沉伴春梦,寂寂侍华堂。谁见昭阳殿,真珠十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