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黄锦的诗 > 失题·脾何处泻原文及翻译赏析

失题·脾何处泻

朝代:明代诗人:黄锦时间:2023-04-05
□脾何处泻,高辟水云间。
但得景中趣,何辞忙里閒。
□□□□日,落水淡宜山。
不尽酣歌意,移舟向月湾。

诗人黄锦资料

失题·脾何处泻作者黄锦

黄锦(一五七二-一六五四),字孚元,号絅存、絅庵。饶平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由庶常授检讨,与修《神宗实录》,主制诰。时魏忠贤当道,乃乞外任。思宗即位,始以少詹充日讲官。..... 查看详情>>

黄锦古诗词作品: 《哀桂孙十绝·前解愁》 《庚辰元夕李二何三郎得隽李晓湘姚谷神都中得雄挂灯会馆越夕再会庆灯伍铁庵有诗步韵二律》 《黄冈竹枝词·黄鱼紫蟹错登筵》 《失题·绿野方逃暑》 《送夏力庸亲家自户郎请告归义安集杜》 《和吴生韵·谈经声教溢桥门》 《落花·春光骀荡日迟迟》 《访五子山无用禅师》 《黄冈竹枝词·瓮城东望势崔嵬》 《落花·无数花飞点客窗

失题·脾何处泻原文及翻译赏析

失题·脾何处泻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山水·诗人散步竟何之》 - - 王恩诰 - - 诗人散步竟何之,曳杖行吟绝妙辞。忽向山亭天际望,远峰出没影参差。
  • 古诗《折杨柳·一折一断肠》 - - 胡奎 - - 一折一断肠,再折再回首。平生故人泪,并落尊中酒。
  • 古诗《终南精舍月中闻磬声诗》 - - 吕温 - - 月峰禅室掩,幽磬静昏氛。思入空门妙,声从觉路闻。泠泠满虚壑,杳杳出寒云。天籁疑难辨,霜钟谁可分。偶来游法界,便欲谢人群。竟夕听真响,尘心自解纷。
  • 古诗《孟子·枉尺直寻》 - - 陈普 - - 计利无非患得心,谁能枉己直于人。既甘隐忍无羞恶,气馁如何更复伸。
  • 古诗《腊日寄铨儿·汝妇能承顺》 - - 钟令嘉 - - 汝妇能承顺,无时离膝前。居然兼子职,久已得姑怜。生育宜佳气,平安似昔年。传声语夫婿,孤馆减忧煎。
  • 古诗《满江红·送梁汾弟北上适中庭杏花盛开》 - - 顾贞立 - - 梦草池塘,拟重续谢庭佳咏。又早是离愁满载,片帆风顺。千缕柳丝难挽住,一枝红杏聊为赆。看明年此际日边开,宫袍衬。频酌酒,须拌饮。重话别,言难尽。怕归来庭院,故人多病。风日长途珍护好,春城寒食应相称。倩双鱼先寄与平安,泥金信。...
  • 古诗《道场独坐·整顿衣巾拂净床》 - - 白居易 - - 整顿衣巾拂净床,一瓶秋水一炉香。不论烦恼先须去,直到菩提亦拟忘。朝谒久停收剑佩,宴游渐罢废壶觞。世间无用残年处,祗合逍遥坐道场。
  • 古诗《让糺曹上乐使君》 - - 贾岛 - - 战战复兢兢,犹如履薄冰。虽然叨一掾,还似说三乘。瓶汲南溪水,书来北岳僧。戆愚兼抱疾,权纪不相应。
  • 古诗《四月十二日偕范中林易仲实罗达衡往庐山晚登泰西船别武昌》 - - 陈三立 - - 小雨疏镫江上舟,涛声真挟九州游。高旌城垒飞鸦尽,暗柳亭台落雁愁。已有天风悬独梦,应逢海月照閒讴。几人心事名山在,去住犹能狎一鸥。
  • 古诗《长安为谷永楼护号》 - - 无名氏 - - 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喉舌。
  • 古诗《为傅沅叔题徐湘蘋水墨写生册》 - - 夏孙桐 - - 残缣世守拜经楼,凭吊名园句并留。为底披图人易感,沧桑剩影在心头。
  • 古诗《寄题南山王隐居》 - - 许浑 - - 近逢商洛客,知尔住南塘。草阁平春水,柴门掩夕阳。随蜂收野蜜,寻麝采生香。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床。
  • 古诗《句·吏道官官恶》 - - 杨符 - - 吏道官官恶,田家事事贤。
  • 古诗《感事·白简彷徨寻所之》 - - 王世贞 - - 白简彷徨寻所之,入山不深复何辞。世人煮鹤宁一事,而我雕虫亦少时。多闻比邱结未断,求名菩萨缘当迟。怨生转作善知识,咀口谶却波罗夷。
  • 古诗《即事有赠·欲从铃阁借前筹》 - - 王世贞 - - 欲从铃阁借前筹,姑衍条支一剑收。尔自虎头飞食肉,不教猿臂羡封侯。
  • 古诗《胡诚甫朝散挽歌辞》 - - 葛胜仲 - - 学擅敷门邃,年跻赐几尊。降崧钟秀气,游岱返英魂。宰树黄岩拱,房祠赤绂昏。密章行胙国,有子大公门。
  • 古诗《浣溪沙·刀閜甘瓜琥珀黏》 - - 黄之隽 - - 刀閜甘瓜琥珀黏。檀犀和液浸春纤。寒瓤还傍块冰拈。荔肺沁来频解渴,樱唇沾处已消炎。脂香添取一痕甜。 
  • 古诗《病起杂诗·夜起微茫水月空》 - - 李洸 - - 夜起微茫水月空,萧萧四壁更吟蛩。万灵随处能生灭,坚白何缘有异同。
  • 古诗《和三司蔡君谟内翰麞猿芦雁屏》 - - 王珪 - - 江芦初老度新鸿,谁所高情吒画工。 索索西风刷寒羽,萧萧残日伴疏丛。 渔膛欲下滩声急,谈尘重挥暑气空。 身在计庭归未得,每将秋思入图中。
  • 古诗《春夕直左掖怀周侍御》 - - 刘炳 - - 晚雨池上晴,逶迤淡将夕。 金茎华月生,绮树流云湿。 窗虚漏声永,幔卷炉烟袭。 忆我同袍人,何由共瑶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