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宋之问的诗 > 使往天平军马约与陈子昂新乡为期及还而不相遇原文及翻译赏析

使往天平军马约与陈子昂新乡为期及还而不相遇

朝代:唐代诗人:宋之问时间:2023-04-05
入卫期之子,吁嗟不少留。
情人去何处?淇水日悠悠。
恒碣青云断,衡漳白露秋。
知君心许国,不是爱封侯。

诗人宋之问资料

使往天平军马约与陈子昂新乡为期及还而不相遇作者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查看详情>>

宋之问古诗词作品: 《幸岳寺应制·暂幸珠筵地》 《奉和圣制闰九月九日登庄严总持二寺阁》 《陪王都督登楼诗》 《送杜审言·卧病人事绝》 《伤曹娘二首》 《西施浣纱篇·西施旧石在》 《宴郑协律山亭》 《绿竹引·青溪绿潭潭水侧》 《登北固山·京镇周天险》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使往天平军马约与陈子昂新乡为期及还而不相遇原文及翻译赏析

宋之问与陈子昂是很要好的诗友,他们互有酬答之作。陈子昂所写的《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一诗可以表明他们俩的友情,宋之问这首《使往天平军马约与陈子昂新乡为期及还而不相遇》也是一样。 此诗写宋之问被遣往卫地处理天平军公务时,顺便约定与好友陈子昂在卫县新乡会...

查看详情>>

注释 ⑴天平军马:指天平军,公元819年(元和十四年)唐朝分淄青节度置郓曹濮三州节度,赐号天平军,治郸州,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十五里,中和初朱瑄有其地,后并于朱全忠,宋亦置天平军节度。平,《英华》作“兵”。 ⑵卫:卫国之地,北周置卫州,治所在朝歌(今淇县),唐改设卫县。 ⑶恒碣:恒山...

查看详情>>

《使往天平军马约与陈子昂新乡为期及还而不相遇》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作品。此诗抒写作者与好友陈子昂相约而不遇的遗憾,同时表示对好友爱国精神的理解与赞赏。

查看详情>>

使往天平军马约与陈子昂新乡为期及还而不相遇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赅春园·倚槛无妨细籁披》 - - 弘历 - - 倚槛无妨细籁披,蓲阳初上上林枝。红情绿意方犹未,却是赅春正此时。
  • 古诗《山谷觞字韵诗有天教兄弟各异方不使新年对举觞之句岁暮客中甚念两弟和韵寄与各》 - - 江湜 - - 作客远抛左右手,浇愁全仗浅深觞。饥寒岂在生年了,血性不随天气凉。父叹母嗟书一寸,雨昏灯灺泪千行。更怜吾弟支门户,荒学多缘食蓼肠。
  • 古诗《醴泉帖故人谢溶所遗每一展观辄为怆然》 - - 释今沼 - - 故人遗帖留残匣,几度临书似旧时。懒拙已忘王卫法,凄凉徒有范张悲。墨痕尚忆师秦漏,石拓犹闻辨宋螭。今日清斋想奇字,玉楼天上勒新碑。
  • 古诗《寄陈汝玉都阃》 - - 谢迁 - - 漕渠归路忆联舟,转盻俄惊二十秋。老我山间虚岁月,多君阃外富谋猷。建牙旧重留都势,仗钺真分圣主忧。会际风云头尚墨,伫看勋阀擅东瓯。
  • 古诗《左翼山武侯祠》 - - 查慎行 - - 旧来忠节祠何处,丞相新堂独改营。若是此中多序爵,故应无地置渊明。
  • 古诗《晚浦归帆·估客前年去》 - - 蓝仁 - - 估客前年去,扁舟此日回。烟生全浦暝,风健片帆催。桂楫看将近,柴门认半开。邻人携酒馔,欢笑慰归来。
  • 古诗《登圣山·抠衣上圣山》 - - 詹初 - - 抠衣上圣山,徘徊四望通。下视小区邑,上视高苍穹。小者吾诚高,高者吾何从。浑浑道无极,求之不可穷。而欲穷其际,亦曰执一中。一中苟在斯,卑高大小同。
  • 古诗《春思·山映帘栊水映窗》 - - 王谊 - - 山映帘栊水映窗,浣纱人在苎萝江。年年三月梨花雨,门掩东风燕子双。
  • 古诗《猛虎·猛虎白日行》 - - 欧阳修 - - 猛虎白日行,心闲貌扬扬。当路择人肉,罴猪不形相。头垂尾不掉,百兽自然降。暗祸发所忽,有机埋路傍。徐行自踏之,机翻矢穿肠。怒吼震林丘,瓦落儿堕床。已死不敢近,目睛射馀光。虎勇恃其外,爪牙利钩铓。人形虽羸弱,智巧乃中藏。恃外可摧折,藏中难测量。英心多决烈,自信不猜防。老狐足奸...
  • 古诗《万象亭·堂后山川面面通》 - - 富直柔 - - 堂后山川面面通,向来奇观有蒿蓬。元戎小试经纶手,万象都归指顾中。雨罢捲帘凭爽气,酒酣极目送飞鸿。明年凤阁鸾台上,好寄新诗下北风。
  • 古诗《大同旅次·独宿天难曙》 - - 屈大均 - - 独宿天难曙,孤征日易曛。梦魂青冢月,涕泪白登云。书断随阳雁,笳连守冻军。代王宫咫尺,砧杵更愁闻。
  • 古诗《菩萨蛮四时闺情词》 - - 吴庆焘 - - 雨窗听罢啼莺语。语莺啼罢听窗雨。风搅落花红。红花落搅风。绿阴苔经曲。曲经苔阴绿。难见再来欢。欢来再见难。
  • 古诗《使辽作·寒日川原暗》 - - 刘跂 - - 寒日川原暗,颠风草木昏。捉襟愁肘见,语客畏声吞。旷荡疑人少,仓皇觉马奔。勿惊销髀肉,长遣节旄存。
  • 古诗《哭翁诚之·因识诗情性》 - - 徐照 - - 因识诗情性,为官亦是清。吉人天不祐,直道世难行。寄讽曾称菊,思归或上城。赠余诗一轴,追和隔今生。
  • 古诗《善权阅轩岩》 - - 沈辽 - - 古寺寄林丘,清泉高下流。山僧空自老,岩石不知秋。龙去潭水白,猿吟枫树幽。轩前一楸局,谁与汝忘忧。
  • 古诗《次韵九弟游云居》 - - 李彭 - - 禁足同僧夏,秋风倚杖前。扪萝怀鸟道,著屐到壶天。霜月悬崖腹,参旗落枕边。营诗嗟锦尽,老语不须传。
  • 古诗《桃花·照水桃花树》 - - 李处权 - - 照水桃花树,春风灼灼开。虽非天上种,何异观中栽。帝子吹笙罢,渔人信棹回。故园何处是,目尽望乡台。
  • 古诗《偶书·频年踪迹堕江湖》 - - 黄庚 - - 频年踪迹堕江湖,三径荒苔忆旧庐。 身老方知生计拙,家贫渐觉故人疏。 松薪拾去朝炊黍,渔火分来夜读书。 怨鹤惊猿应待我,台山何日赋归欤。
  • 古诗《三台词·一阵霜风乍起》 - - 胡俨 - - 一阵霜风乍起,半窗月影初斜。 宝匣烧残香篆,银缸落尽灯花。
  • 古诗《夏日途中》 - - 张又新 - - 树夹炎风路,行人正午稀。初蝉数声起,戏蝶一团飞。 日色欺清镜,槐膏点白衣。无成归故里,自觉少光辉。